跨流域水库群最优调供水过程耦合研究
本文选题:跨流域调水 + 水库群 ; 参考:《水利学报》2016年07期
【摘要】:为了有效描述和求解跨流域水库群最优调供水过程,本文建立了基于0-1规划方法的水库群最优化调度模型,统一考虑并最终确定了最优调供水过程。为减少模型单次求解的变量数目,同时增加算法全局搜索的能力,本文借用逐步优化算法思想,对传统粒子群进行改进,提出了逐步优化粒子群算法(PRA-PSO)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通过中国北方某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实例研究分析了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最优调供水过程的确定不仅可为采用隐随机优化方法确定跨流域水库群调水规则和供水规则提供最优化样本过程,而且对跨流域调水工程调度运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In order to effectively describe and solve the optimal regulation and water supply process of cross-basin reservoir group, this paper establishes the optimal operation model of reservoir group based on 0-1 programming method, and considers and finally determines the optimal water supply proces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variables solved by single time and increase the ability of global search, this paper uses the idea of stepwis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to improve the traditional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and proposes a stepwise optimization PSO (PRA-PSO) algorithm to solve the model. Finally, the rationa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model are analyzed by an example of a large water transfer project in the north of China. The determination of optimal water supply process can not only provide the optimal sample process for determining the water transfer rules and water supply rules of cross-basin reservoir groups by using implicit stochastic optimization method, but als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operation evaluation of cross-basin water transfer projects.
【作者单位】: 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09282,71171151) 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2014M550772) 特别资助项目(2015T80108) 中央财政资助项目(12621400000151002)
【分类号】:TV69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超,邢毅,,黄子平;水库群开发多指标评价层次分析模型及应用[J];水利水运科学研究;1996年02期
2 吕颖;水库群管理体制的实践与探索[J];水利科技;1997年04期
3 杨大卓;小型水库群蓄水变量的计算方法[J];东北水利水电;2003年04期
4 董福平;浅论日本h木县那珂川水系水库群的管理[J];浙江水利科技;2005年02期
5 宋文树;;人类活动对水文效应的影响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下半月);2007年07期
6 伍宏中;白以昕;;水电站水库群长期运行优化模型和应用[J];水力发电;2008年01期
7 冯本凡;苏镭;吕美华;洪宝祝;王志艺;;汀溪水库群综合整治对策与措施[J];水利科技;2008年02期
8 陈广才;;长江干支流水库群综合调度的多利益主体协调框架探讨[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1年12期
9 温进化;张松达;夏梦河;;水库群和河网联合调度模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6期
10 张立明;刘文军;马秀梅;万太斌;国洪琴;;水库群防洪联合调度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苏镭;;汀溪水库群防洪保安措施的探讨[A];福建省第十三届水利水电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2 冯本凡;苏镭;吕美华;洪宝祝;王志艺;;汀溪水库群综合整治对策与措施[A];福建省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水利分会论文集[C];2008年
3 冯本凡;吕美华;苏镭;洪宝祝;王志艺;;浅谈汀溪水库群综合整治的对策与措施[A];福建省第十一届水利水电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4 陈智;;大型水库群防汛抗旱优化调度网络系统[A];中国水利学会2003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张松达;温进化;夏梦河;;水库群以及水库与河网联合调度实践与探讨[A];中国原水论坛专辑[C];2010年
6 张金良;;黄河中游水库群水沙联合调度所涉及的范畴[A];中国水利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水旱灾害风险管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殷磊;汀溪水库群综合整治拉开帷幕[N];厦门日报;2008年
2 于安民 李亚龙 郑占奎 黑龙江省黑河水文局;水库群怎样蓄放水最优?[N];中国水利报;2008年
3 特约记者 付彬 通讯员 王孟;百余领导专家学者共谋长江保护与发展[N];人民长江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朱俊君 周瑾 特约通讯员 廖鸿志;“短板”之虑[N];人民长江报;2011年
5 记者 魏星;强化责任做足预案科学调度 全力做好今年防汛各项工作[N];江西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孙平;改进蛙跳算法及水库群优化调度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2 范继辉;梯级水库群调度模拟及其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2007年
3 裴哲义;大型流域水电站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及风险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4 顾巍;基于分布估计算法的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5 王德智;供水库群优化调度的计算智能方法及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6 彭安帮;跨流域水库群引水与供水联合优化调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7 彭勇;中长期水文预报与水库群优化调度方法及其系统集成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8 欧阳硕;流域梯级及全流域巨型水库群洪水资源化联合优化调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9 徐炜;考虑中期径流预报及其不确定性的水库群发电优化调度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兰婷;基于径流模拟的水库群联合供水风险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狄艳艳;融江流域水库群调度运行系统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3 杨立疆;基于周期序贯决策的水库群多目标优化调度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5年
4 黄程鹏;龙王山水库群洪水预报方法研究与应用[D];武汉大学;2005年
5 周苗菲;小水库群梯级联合调度研究与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6 何振锋;通用型水库群优化调度系统分析与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赵明华;牡丹江流域水库群优化调度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8 代琼;玛纳斯河灌区水库群优化调度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9年
9 蔡龙山;塔里木灌区水库群优化调度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6年
10 张琦;面向生态的辽河流域水库群与引水工程联合调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605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1960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