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涵闸工程施工期混凝土温度监测系统与水化热参数反演

发布时间:2018-09-19 14:09
【摘要】:针对涵闸工程混凝土温控防裂需要,研制了全自动化数字测温系统。该系统的硬件部分由数字式温度传感器、采集单元、GPRS DTU组成,软件部分包括中心服务器软件和客户端软件。系统实现了GPRS公用无线网络覆盖范围内无人值守、多测点远程测量和数据实时共享,具有体积小、无需布线、运行稳定、精度高等特点。经过实际工程多次应用,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达到预期性能。基于以上系统的测量数据,结合三维非稳定温度场数值计算,对特定工程的水化热参数进行了反演。规范给出普硅42.5水泥水化热参数为m=0.69,n=0.56;而根据实测数据反演的结果为m=1.85,n=0.79。根据两组参数分别进行了三维温度应力计算,得到完全不同的计算结果,前者温度应力未超标,后者多处超标需要采用温控防裂措施才能保证结构防裂安全。因此对实际工程进行温度监测和水化热参数反演是非常必要的。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need of concrete temperature control and crack prevention in culvert engineering, a fully automatic digital temperature measuring system is developed. The hardware part of the system is composed of digital temperature sensor, acquisition unit and DTU. The software includes central server software and client software. The system realizes the GPRS public wireless network coverage unattended, multi-point remote measurement and real-time data sharing, with small volume, no wiring, stable operation, high precision and so on. After many practical applications, the system runs stably and reliably, and achieves the expected performance. Based on the measured data of the above system and the numerical calculation of 3D unstable temperature field, the hydration heat parameters of a specific project are inversed. The hydration heat parameter of Pu Si 42.5 cement is 0.56, and the inversion result of measured data is 0.79. According to the two groups of parameters, the three-dimensional temperature stress is calculated and the results are completely different. The former temperature stress does not exceed the standard, and the latter needs to adopt temperature control and crack prevention measures to ensure the structure crack prevention safety.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temperature monitoring and inversion of hydration heat parameters in practical engineering.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力学与材料学院;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基金】:江苏省2015交通科技项目 江苏省2015水利科技项目资助~~
【分类号】:TV5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段绍辉;张晨;李小顺;;锦屏一级拱坝施工期混凝土温度监测及自动化监控系统[J];水电与新能源;2015年12期

2 申宇;王滋元;谢朝晖;周智;;大体积混凝土无线温度监测系统开发及应用[J];工业建筑;2015年10期

3 段绍辉;张晨;胡书红;;拱坝混凝土施工期温度自动化监控系统研究与应用[J];大坝与安全;2015年05期

4 张越;;水工涵闸墩墙混凝土结构裂缝及其防裂措施探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年11期

5 叶志强;焦生杰;张亚川;叶敏;;混凝土大坝分布式温度监测系统应用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14年02期

6 华耀沛;张仲华;;水工涵闸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24期

7 朱群峰;王晓芳;黄磊;;基于DS18B20的多路温度采集系统[J];船电技术;2009年02期

8 尹三春;;水工涵闸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分析[J];硅谷;2009年01期

9 黄河;;基于DS18B20的单总线数字温度计[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王振;李长青;安葳鹏;;基于DS18B20的多点温度巡检系统的研究[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云丽;秦忠国;黄天;;涵闸工程施工期混凝土温度监测系统与水化热参数反演[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7年03期

2 周双喜;邓芳明;魏永起;喻乐华;吴翔;付智辉;;基于无源RFID的混凝土温度监测技术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7年03期

3 罗浩;刘勇;郑江;;锦屏一级水电站工程安全监测信息化建设与实效[J];人民长江;2017年02期

4 王瑾;袁战军;李小斌;;智能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6年08期

5 官涛;;码头胸墙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防裂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6年15期

6 王磊;;道路桥梁建设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分析[J];交通世界;2016年13期

7 朱嵘涛;徐爱钧;;单总线传感器AM2302温湿度测控系统原理及应用[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16年04期

8 申宇;王滋元;谢朝晖;周智;;大体积混凝土无线温度监测系统开发及应用[J];工业建筑;2015年10期

9 王芳;凌宏江;;基于Proteus的多点测温系统仿真[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4年07期

10 孙菲;戴健;;基于单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的油罐多点温度测量系统[J];石油化工自动化;2009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嘉贶;黄朝;;高温环境下大体积混凝土温控仿真分析[J];水电与新能源;2015年03期

2 邹建文;徐伟;;超大体积承台混凝土温升形变影响因素应用研究[J];结构工程师;2009年06期

3 张小梅;;混凝土施工中的温度与裂缝控制[J];科技信息;2009年25期

4 吉顺文;朱岳明;蒋一鸣;;平原地区水工混凝土裂缝成因与防裂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5 朱群峰;王晓芳;黄磊;;基于DS18B20的多路温度采集系统[J];船电技术;2009年02期

6 刘金培;;水工混凝土裂缝的处理[J];中国水利;2009年02期

7 黄河;;基于DS18B20的单总线数字温度计[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8 刘高平;杨如祥;秦一涛;;光纤温度传感器在水库水位监测中的应用[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8年05期

9 张金凯;李守义;吴忠明;谷振东;;考虑昼夜温差的碾压混凝土坝温度场仿真分析[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10 张越;张炎;赵延军;;基于DS18B20温度传感器的数字温度计[J];微电子学;2007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兴才;;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的控制[J];福建建筑;2011年11期

2 陈剑灿;赵维汉;马龙美;;大体积砼水化热的控制方法及效果分析[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07期

3 陈辉;;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控制技术研究及实践分析[J];交通标准化;2012年08期

4 任文杰;流溪河小幨水电站拱X閄樘迦斯だ淙磰算[J];水力发电;1958年15期

5 项翥行;;混凝土中水化热的预测方法[J];建筑技术;1993年10期

6 赵文觉;赵维汉;;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的控制方法及效果[J];公路;2007年02期

7 雷宇;赵雷;罗红革;;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水化热分析[J];中国港湾建设;2007年03期

8 杨波;;浅析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施工注意要点[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35期

9 杨惠先;;CALVET量热仪和C_3S-Na_2SO_4-H_2O水化热动力学的量热分析[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1990年01期

10 赵五一;;水化热琐谈[J];建筑工人;1995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马保国;张平均;许婵娟;张莉;;微矿粉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水化热及抗裂分析[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水泥基材料论文集(下册)[C];2003年

2 陈斌;石永燕;米发吉;;预应力混凝土宽箱底板纵向裂缝成因分析[A];第十七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吴远根 通讯员  卫应臣 袁煊;科技撑起“第一梁”[N];中国建设报;2006年



本文编号:22503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22503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2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