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河流洲头浅险滩群水流特性及整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4 11:33
【摘要】:长江上游重庆至宜宾河段航道等级从Ⅲ级提升到Ⅱ级,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加快上游地区发展的必然趋势。水师坝滩位于长江上游白沙水道,是集枯水浅滩、险滩为一体的分汊型浅险滩群,滩段水流条件复杂,碍航成因多变。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对水师坝浅险滩群水流特性、整治参数及整治措施进行计算了分析,可为山区河流洲头浅险滩群的整治方法提供参考。论文的工作内容和研究成果主要有:(1)收集了丰富的滩段地形和水文资料,分析了水师坝河段河床演变规律及水文泥沙特性。结合滩段水位、流速及浮标流向等实测资料对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计算,给出了适合研究河段的基本参数。(2)基于概化水槽模型,通过数模计算和分析提出了流线漂距与横流、流量等的经验关系式以及航槽允许横流的计算式,给出了适合于水师坝河段的横流取值范围为0.5~0.7m/s。基于水师坝天然河段,通过密集工况的水流特性计算分析,给出了断面系数、航道流速、航槽比降、消滩判数等的沿程分布,结果表明,水师坝河段为分汊河道浅险滩群,即洲头上游水浅碍航,和对夹石与洲头对峙形成强烈夹堰水而成险。(3)通过多种坝型、坝长、坝轴线走向、坝位以及流量等众多工况的单因素和多因素计算分析,得到了水流速度、横流强度等变化规律,提出洲头顺坝比岸边丁顺坝更适合洲头险滩的整治;分析洲头坝坝头绕流特性,提出洲头坝横向位置的经验计算式;同时分析主汊河宽比推算洲头坝位置,两种方法相互得以验证并运用于航道整治。(4)本文提出的极速控制法推求整治线宽度,从泥沙起动和上滩流速两个方面控制滩段水流条件,紧密结合滩段实际,比常规的水力学法、造床流量法等传统方法更加符合实际,是一种确定山区河道浅滩整治参数的可靠方法。(5)提出了浅滩筑坝束水攻沙,险段炸礁及筑洲头坝调整流态、减缓横流的整治思路,经过多个整治方案的数值模拟和优化,得到的推荐方案基本能达到整治目的,可为实际工程的设计和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V147
【图文】: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水路运输由于低廉的成本得到了注和重视,船舶也朝着大型化、高速化的方向发展,对水路的通航质量益提高。建国以后,我国对境内主要干流进行过多次整治,特别是川江险众多,水流条件复杂,船舶在航行中往往因为躲避不及碍航地形,如被无法克服的险恶水流推向岸边而撞坏,或被险恶流态如漩水所卷沉,的海损事故[1]。长江干线是我国最繁忙的水运通道,近年来,国家为振实施了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措施。水运无疑是经济发展体,目前我国西部地区交通设施不完善,一直是经济发展的短板,加强游的航道整治,对实施国家战略十分必要。前,宜宾到重庆朝天门码头之间的航道等级是Ⅲ级,在枯水期要求的航航深 2.7m、航宽 50m、航槽弯曲半径 560m(下同)。重庆港上游天然河到充分的利用,难以满足长江上游河段日益增长货物出口的需要,沿线要求提升长江上游航道通航质量。因此,在“十三.五”期间,交通运输宜宾至重庆间航道等级提升,航道尺度从 2.7m×50m×560m 提升到 3.500m。
群或者导流坝稳定边滩,适当疏浚,并应该小于上段浅滩,是因为加强下游浅滩槽淤积。丁坝挑流,以减小弯道环流的影响,适况适当疏浚。为洲头的阻水作用造成上游流速减缓,洲头和洲尾应采用不同的整治方法,在尾部出口处应适当修建尾部导流坝平顺加浅滩输沙能力,并使得航槽水深能够水流泥沙条件,国内外对浅滩的整治主要施。但这些方法要结合不同类型的浅滩建筑物,其重要功能有调整河道宽度、达到保护堤岸的目的等[6]。有利
本文编号:2712722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V147
【图文】: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水路运输由于低廉的成本得到了注和重视,船舶也朝着大型化、高速化的方向发展,对水路的通航质量益提高。建国以后,我国对境内主要干流进行过多次整治,特别是川江险众多,水流条件复杂,船舶在航行中往往因为躲避不及碍航地形,如被无法克服的险恶水流推向岸边而撞坏,或被险恶流态如漩水所卷沉,的海损事故[1]。长江干线是我国最繁忙的水运通道,近年来,国家为振实施了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措施。水运无疑是经济发展体,目前我国西部地区交通设施不完善,一直是经济发展的短板,加强游的航道整治,对实施国家战略十分必要。前,宜宾到重庆朝天门码头之间的航道等级是Ⅲ级,在枯水期要求的航航深 2.7m、航宽 50m、航槽弯曲半径 560m(下同)。重庆港上游天然河到充分的利用,难以满足长江上游河段日益增长货物出口的需要,沿线要求提升长江上游航道通航质量。因此,在“十三.五”期间,交通运输宜宾至重庆间航道等级提升,航道尺度从 2.7m×50m×560m 提升到 3.500m。
群或者导流坝稳定边滩,适当疏浚,并应该小于上段浅滩,是因为加强下游浅滩槽淤积。丁坝挑流,以减小弯道环流的影响,适况适当疏浚。为洲头的阻水作用造成上游流速减缓,洲头和洲尾应采用不同的整治方法,在尾部出口处应适当修建尾部导流坝平顺加浅滩输沙能力,并使得航槽水深能够水流泥沙条件,国内外对浅滩的整治主要施。但这些方法要结合不同类型的浅滩建筑物,其重要功能有调整河道宽度、达到保护堤岸的目的等[6]。有利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亮;许光祥;何艳军;;倒顺坝坝头绕流特性及其在航道整治中的应用[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15年02期
2 喻涛;王平义;陈里;杨成渝;;不同结构型式丁坝稳定性试验研究[J];人民长江;2013年24期
3 何艳军;马李伟;何旭;杨祥飞;;单纯疏浚技术在长江上游卵石浅滩整治中的应用[J];水道港口;2013年03期
4 王川;;二维数学模型在分汊河道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J];硅谷;2012年22期
5 原辉;梁秀忠;赵琼娟;;山区河流航道整治方法综述[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1年11期
6 李瑞杰;董德信;郑俊;张伟一;;近岸水流挟沙力探讨[J];泥沙研究;2011年05期
7 许光祥;曾锋;;急滩消滩水力指标的合理表达式[J];水运工程;2010年11期
8 闫军;曹志先;刘怀汉;;长江中下游五类典型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经验总结[J];水道港口;2010年05期
9 张秀芳;彭凯;尹崇清;;山区航道泡漩水成因与碍航特性分析[J];科技信息;2010年28期
10 于普兵;潘存鸿;;钱塘江涌潮一维数值模拟[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10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韩玉芳;丁坝的造床作用研究[D];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段周平;库区急滩整治措施—潜桩群水流特性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127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2712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