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液混输泵复合导叶优化及内部流动特性研究
【学位单位】:兰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E974.1;TV136.2
【部分图文】:
气液混输泵复合导叶优化及内部流动特性研究轮毂进口叶片角:11 11tantany yhdnDD (3.12)轮毂出口叶片角:11 22tantany yhdnDD (3.13)轮缘翼型安放角:1 22y ycy (3.14)轮毂翼型安放角:1 22h hch (3.15)叶片轮缘包角:cos=360cylt z (3.16)动叶片轴向长度和动导叶间矩
22b) 动叶 c) 导叶图 3.2 增压单元实体结构示意该三级气液混输泵是由吸入室、动叶轮、复合导叶、压出室组成。这些过流件的结构对整机综合性能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流线法的设计思想,利用 Pro/件对三级气液混输泵进行水体建模,过流部件水体模型的扭曲状况、光顺度以与真实模型的近似程度都会影响到流场数值模拟的精确度[54]。同时使用该软件装配功能将各个过流部件装配在一起组成一个整体。然后转换成 ICEM 可以接的文件格式进行网格划分,为数值模拟做好铺垫。
气液混输泵复合导叶优化及内部流动特性研究第 4 章 混输泵数值模拟与复合导叶叶片数优化化方案与计算域模型气混输泵复合长短导叶叶片数的恰当选择是提高多相泵综合性能的重要此本章内容依据前几章的理论基础以及优化建模方法,通过三维建模软建立长导叶叶片数 Z1和短导叶叶片数 Z2分别为 Z1=7,Z2=7;Z1=8,Z2=8Z2=9 等三种方案。导叶翼型选择 NACA4412 翼型,其他设计参数不变使用专业流场分析软件 Fluent 在不同工况下进行全流场数值模拟分析。算域模型如下图 4.1 所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金亚;蔡淑杰;李泳江;周鑫;张永学;;Optimization design of multiphase pump impeller based on combined genetic algorithm and boundary vortex flux diagnosis[J];Journal of Hydrodynamics;2017年06期
2 刘清;;三级轴流式油气混输泵内流场压力脉动特性[J];水电能源科学;2017年09期
3 李国华;;多相流热物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智库时代;2017年05期
4 王润轩;王路;郑朋;;油气混输泵的研究现状[J];化工管理;2017年06期
5 孔祥领;吕杨;高进伟;曹杉;朱宏武;;螺旋轴流式多相泵多级可压缩模拟研究[J];石油机械;2016年05期
6 张金艳;张金龙;王瑞奎;;我国油气混输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建议[J];新疆石油科技;2016年01期
7 李润富;刘佳;;油气储运技术发展趋势探讨[J];化工管理;2016年03期
8 张金亚;蔡淑杰;朱宏武;;叶片式混输泵入口段气液两相流场可视化试验[J];机械工程学报;2015年18期
9 张人会;郭荣;杨军虎;李仁年;;基于CFD的空间导叶内部流场分析及优化设计[J];排灌机械工程学报;2015年09期
10 马希金;张贞贞;侯yN华;;多级油气混输泵轴向间隙变化对其性能的影响[J];流体机械;2015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龙军;基于传感器数据融合的小通道气液两相流参数测量新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2 苗长山;多相泵增压单元的工作理论与设计方法[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胡全友;螺旋轴流式油气混输泵气液两相瞬态流动特性研究[D];西华大学;2017年
2 宋悦;用于气液两相流参数测量的新型非接触式电阻抗传感器[D];浙江大学;2017年
3 马亚鹏;基于CFD的离心泵内部三维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7年
4 李选玉;螺旋轴流式油气混输泵的研制及实验[D];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
5 倪鹏博;动静叶轮轴向间距对轴流式油气混输泵性能的影响[D];兰州理工大学;2014年
6 胡忠辉;叶栅稠密度对多相泵效率影响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7 柴翔;基于OpenFOAM对两相流动的数值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8 曲鑫;多相泵叶轮几何参数分析与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148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2814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