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泰国蒙河流域水沙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2021-03-20 06:00
  水沙变化是影响泰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湄公河支流蒙河流域下游乌汶水文站1980—2014年径流量和输沙量监测数据,运用线性回归、Mann-Kendall及小波变化等方法分析了水沙序列的演变规律,探讨了流域水沙变化的驱动力。结果表明:研究期间,蒙河流域年径流量呈微弱增加趋势,输沙量呈减少趋势;2000年以前,输沙量与径流量保持同步变化,但2000年以来输沙量显著减少;汛期径流量和输沙量均呈下降趋势。水沙突变点的发生年份不完全一致,径流量的突变点分别发生在1999、2006和2011年,而输沙量的突变点为1986、1999和2011年。径流量变化的主周期依次为14、8和4年,输沙量的主周期依次为32、12、9及4年,除输沙量32年变化周期外,水沙变化周期基本一致,均与南方涛动、地极移动、太阳黑子活动等因素有关。月径流量与输沙量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海-气作用和人类活动是流域水沙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与流域降雨关系密切,并直接影响流域水沙变化。2000年以来,流域内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林地面积减少,流域产流能力提高,而水库大坝的建设导致流域汛期径流量和输沙量减少,抵消了林地... 

【文章来源】:应用生态学报. 2020,31(0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泰国蒙河流域水沙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


径流量(a)及输沙量(b)M-K突变点检验

序列,事件,地极,输沙量


图6 径流量(a)及输沙量(b)M-K突变点检验蒙河流域35年来径流量与输沙量序列都存在一定的周期性变化特征。南方涛动的周期为3~5年[23],这与蒙河流域水沙变化的4年短周期一致。此外,地极变化时,会引起地球离心力的变化,造成大气环流和空气质量输送的变化,进而影响降水及水文要素的变化。蒙河水沙8和9年的周期变化与地极移动的波动周期7~9年一致。另外,有研究发现,地极移动存在35年左右的周期[24],这可能是引起输沙量32年周期变化的重要原因。太阳黑子为太阳活动的核心角色,它存在的11年变化周期,与流域水沙14和12年周期变化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因此,蒙河流域水沙的周期性变化可能是受海气相互作用下的大气环流、太阳黑子和地极移动等共同作用的影响。

空间分布,土地利用,空间分布,高程


根据流域已有水文站点分布情况(图1b),考虑数据精确性及序列连续性,选择蒙河干流下游的乌汶站(15°13′18″ N,104°51′42″ E)的水沙数据研究蒙河流域的水沙变化特征,其中,水、沙数据时间序列分别为1980—2014和1980—2013年,由泰国自然资源和环境部水资源司提供。为减少水沙序列的非平稳性及噪声对小波分析的干扰,对径流量和输沙量进行0~1标准化处理。为了评价土地利用对流域水沙的影响,本研究收集了流域2000—2013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图1c),分辨率为90 m。选取流域内及邻域13个站点的气象数据(图1b)。为了分析修建水库对水沙变化产生的影响,搜集了泰国水库的库容、数量数据(表1,http://www.thaiwater.net/v3/)。1.3 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ies on streamflow and sediment load in the Pearl River basin[J]. Chuangshou Wu,Changchen Ji,Benwei Shi,Yaping Wang,Jianhua Gao,Yang Yang,Jinbin M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 2019(04)
[2]长白山生态功能区气候变化特征[J]. 刘雅各,袁凤辉,王安志,吴家兵,郑兴波,尹航,关德新.  应用生态学报. 2019(05)
[3]泰国北部山区土壤侵蚀调查报告[J]. 张加琼,马波,税军峰,李玉茹,赵春敬,王颢霖,曹晓萍,李锐,焦菊英.  水土保持通报. 2019(01)
[4]西北干旱区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水沙运移的影响——以小南川流域为例[J]. 王蕊,姚治君,刘兆飞.  应用生态学报. 2018(09)
[5]气候变化及人为活动对湘江流域径流和输沙的影响[J]. 张晓艳,刘梅先.  水土保持研究. 2018(01)
[6]密云水库上游径流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J]. 秦丽欢,周敬祥,李叙勇,曾庆慧.  生态学报. 2018(06)
[7]基于小波分析的黄河上游水沙多时间尺度特征[J]. 郭彦,侯素珍,王平,景林艳.  干旱区研究. 2015(06)
[8]近60年来黄河入海水沙通量变化的阶段性与多尺度特征[J]. 任惠茹,李国胜,崔林林,何蕾.  地理学报. 2014(05)
[9]1954-2011年间珠江入海水沙通量变化的多尺度分析[J]. 吴创收,杨世伦,黄世昌,王珊珊.  地理学报. 2014(03)
[10]黄河与长江流域水资源变化原因[J]. 王雁,丁永建,叶柏生,FengJing LIU,王杰,王杰.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3(07)



本文编号:30905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30905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4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