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环形腔结构的种子注入式太赫兹参量振荡器
本文关键词:基于环形腔结构的种子注入式太赫兹参量振荡器
【摘要】:报道了一种基于环形腔结构的种子注入式太赫兹参量振荡器的运转特性,非线性晶体为MgO:LiNbO3,太赫兹波采用垂直表面耦合的输出方式,斯托克斯环形腔由3个腔镜和MgO:LiNbO3晶体的全反射面构成。抽运源为调Q脉冲激光器,其输出波长为1064.2nm,脉冲宽度为7.5ns。当抽运脉冲能量为105.5mJ、斯托克斯光输出镜的透过率为20.1%时,获得的太赫兹波脉冲能量使得示波器的输出电压为3.3V,对应的斯托克斯光脉冲能量为16.1mJ,抽运脉冲能量阈值约为10mJ。在相同的抽运条件下,将基于环形腔结构的种子注入式太赫兹参量振荡器、种子注入式太赫兹参量产生器与环形腔结构的无种子注入式太赫兹参量振荡器的输出能量和抽运脉冲能量阈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环形腔结构的种子注入式太赫兹参量振荡器具有较高的输出能量及较低的抽运脉冲能量阈值,当抽运脉冲能量较小时,其在输出能量方面的优势更明显。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省激光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475086,61475087)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4FM024) 山东大学自主创新项目(2015JC041)
【分类号】:O437
【正文快照】: 1014001-1are compared with that of a ring-cavity terahertz parametric oscillator without seed injec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the injection-seeded ring-cavity terahertz parametric oscillator based on ring-cavity configuration has higher outputenergy and l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三种光参量振荡器的实验研究[J];激光与红外;1980年06期
2 友清;;高效光参量振荡器[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91年12期
3 柳强,王月珠,王骐;发展中的光参量振荡器技术[J];激光杂志;1999年02期
4 刁述妍;;温度调谐宽波段光参量振荡器的实验研究[J];激光技术;2009年03期
5 ;关于四光子参量振荡器[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76年10期
6 宪法;;光参量振荡器[J];激光与红外;1974年04期
7 戎瑞;;光参量振荡器[J];激光与红外;1975年S1期
8 朱振和;谈谈关于光参量振荡器和光参量发生器某些容易弄错的问题[J];物理;1981年01期
9 吴路生,鲁士平;光参量振荡器中的多频振荡[J];中国激光;1984年06期
10 宗仁鹤,李公普,郝红一;光参量振荡器调谐曲线的理论计算[J];量子电子学;198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观峰;张辉荣;;参量振荡器用铌酸锂系列晶体调谐角θ_m的计算[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2 凌文;;基于腔相位匹配的微片光参量振荡器[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3 刘兆军;王青圃;张行愚;孙文佳;白芬;李雷;万学斌;陶绪堂;孙友轩;;3.4W中红外KTA光参量振荡器[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张伟南;韦小明;徐善辉;杨中民;;铒镱共掺磷酸盐光纤环形腔脉冲激光器[A];低碳技术与材料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张存林;牧凯军;;太赫兹波谱与成像[A];第八届全国光学前沿问题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6 张敏;权润爱;阮双琛;梁华伟;苏红;;连续太赫兹波在产品分布检测中的应用[A];200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7 李喜来;徐军;曹付允;朱桂芳;侯洵;;太赫兹波军事应用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张存林;赵国忠;;太赫兹波的应用[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张存林;赵国忠;沈京玲;张岩;;太赫兹波谱与成像[A];第七届全国光学前沿问题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赵国忠;梁卫华;张存林;杨国桢;;太赫兹波传播特性及成像研究[A];第七届全国光学前沿问题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本报记者 江世亮 邱德青 实习生 王禹;太赫兹:又一场“前沿革命”[N];文汇报;2006年
2 常丽君;太赫兹脉冲可提高砷化镓电子密度[N];科技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缪琴;神奇“太赫兹”改变你生活[N];成都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波;基于周期性畴极化反转掺镁铌酸锂晶体的宽调谐高功率光参量振荡器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2 陈滔;基于准相位匹配技术的高性能光参量振荡器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3 董延涛;大功率中红外参量振荡器的理论模拟与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4 宋金岩;基于半导体激光器和环形腔的强度检测光学传感器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5 王伟涛;新型太赫兹参量源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6 黄海漩;基于二元光学矢量理论的太赫兹亚波长功能器件研究[D];深圳大学;2015年
7 李辉;基于连续太赫兹波检测人体呼吸运动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8 苟君;基于氧化钒辐射热计的室温太赫兹探测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9 赖伟恩;太赫兹时域光谱与新颖太赫兹薄膜器件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10 王蓉蓉;大气水凝物中THz波和红外波的辐射传输特性[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奇志;飞秒光参量振荡器的腔内倍频[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2 苏新武;THz波参量振荡器产生THz波理论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3 肖炅;太赫兹参量振荡器的研究和晶体受激发射截面的测量[D];山东大学;2014年
4 李晓磊;Ho:YAG晶体环形腔再生放大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5 吕正兵;光纤环形腔结构中置入新型器件特性研究[D];苏州科技大学;2016年
6 陈礼林;光纤线性与环形腔对入射脉冲激光的响应研究[D];长江大学;2014年
7 孙志培;可调谐掺铒光纤环形腔的实验研究[D];安徽大学;2002年
8 潘红;光纤环形腔衰荡光谱测量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9 胡守岩;准分子激光器线宽压窄模块与环形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马欣然;木材的太赫兹波光谱特性及参数提取算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2674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1267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