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空间布局与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6-07-12 20:00

  本文关键词: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空间布局与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南财经大学》 2014年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空间布局与发展研究

李勤  

【摘要】:以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使用为推手的信息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由于信息技术产业具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污染少等特点,信息技术产业已成为许多发达国家争相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政策优惠的红利和人口劳动力过剩的红利,中国已成为了“世界工厂”,很多制造业的生产环节向中国转移。电子信息产业中的制造业也不例外,这一时期也造就了东莞、深圳以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经济腾飞。然而,这种生产环节仅仅是产业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浪潮下,中国如何把握本轮信息产业升级的时机,快速摆脱“中国制造”的发展帽子,走向“中国创造”,是我国目前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目的之一。 重庆市作为我国内陆地区唯一一个直辖市,也是我国内陆地区重要的国家中心城市,近些年来重庆市的经济发展速度一直位居全国前列。其中,电子信息产业作为重庆市重要的产业发展类型,已经成为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化工、材料、能源和消费品工业“6+1”现代工业体系中的第一大产业门类。因此,研究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的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对于探讨重庆市产业发展体系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上述的背景下,本文以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综合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比研究等分析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沿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构建了本文的研究框架,共包括6章内容。 第1章,绪论。阐述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的技术路线等。 第2章,文献综述与研究基础。就本文研究的研究进展、理论基础等内容进行了简要阐述,为后文定性分析提供了研究支撑;接着按照国内电子信息产业的统计口径,明确电子信息产业的分类;最后,说明本研究所使用数据的基本情况,作为后文实证分析的基础。 第3章,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空间布局状况与发展特征。本章主要是为了把握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空间布局与发展的基本态势。首先,阐述重庆市总体发展概况,包括区位特征、经济概况、主要的工业产业门类等;其次,分析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空间演进的基本规律及主要特征;再次,结合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发展历程,对比分析重庆市信息产业的主要发展特征。本章为探索电子信息产业空间分布与电子信启、产业发展的内在关系提供分析基础。 第4章,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空间布局与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本章从计量分析的角度对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包括:采用1958-2012年注册在重庆的电子信息企业数据,采取变异系数分析重庆电子信息产业空间分布的集中程度,分析电子信息空间分布的发展态势;通过投入产出的分析方法分析电子信息产业在重庆产业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识别电子信息产业未来在重庆产业体系中可承担的发展地位。通过本章的计量分析,为后文提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提供定量支撑。 第5章,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空间布局与发展中的存在问题及其解决对策。分析重庆电子信息产业在总体发展上、空间布局上、产业发展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第6章,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阐明论文的结论与研究展望。 本研究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一是在研究视角方面,本文以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国际与国内电子信息产业转移为背景,以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培育和发展方向,本文选择产业空间布局及其产业发展内在关系研究为视角,分析了电子信息产业在重庆产业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空间布局特征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合理布局及其发展的措施。二是在理论分析方面,对电子信息产业空间布局相关理论与原理进行了初步探索,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加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方面的探索,有利于从理论上探索电子信息产业空间布局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丰富新兴产业在中国西部地区的布局演变、产业发展及基本规律的认识;三是在实证研究方面,选择重庆作为案例,通过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分析,采用产业集中指数、投入产出等定量分析方法,论述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空间布局及产业发展的基本态势,并指出存在的问题,为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决策提供研究参考。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在明确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以一般产业空间布局的相关理论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空间布局的理论基础,探究电子信息产业合理布局与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内在关系,通过对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形成演变及其作用的研究,有利于丰富区域经济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与发展的理论研究,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本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重庆市最为重要的产业门类,但是针对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较为单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冲击、区域产业结构雷同等问题,需要分析并明确电子信息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路径和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49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牛艳华,许学强;高新技术产业区位研究进展综述[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03期

2 苟仲文;;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能力测度与分析[J];电子学报;2006年S1期

3 邓景毅,罗伟其,郑欣;广东省信息产业投入产出初步分析[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02年05期

4 郑小波;;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力研究[J];商业时代;2011年25期

5 高新才;张婷婷;;产业区位选择因素研究综述[J];中国流通经济;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杨洋;;合芜蚌汽车配套产业集群运行机制与结构升级研究[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廉同辉;;基于灰色层次决策理论的合芜蚌试验区产业效应分析[J];安徽工程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3 宋华;陈天宇;;安徽省科学研究事业投入产出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6期

4 师学萍;龚红梅;姚新华;;西藏林芝地区特色产业选择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2期

5 林辉辉;;招商引资在县域产业结构优化中的作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03期

6 王波;牛亚菲;;京郊民俗旅游村深度开发的思考——以密云为例[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杨猛;宋飞;户涛;;新疆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J];北方经济;2010年10期

8 史晓瑜;;资源禀赋、竞争优势与新疆产业结构优化战略[J];北方经济;2011年18期

9 高宇列;沈月琴;黄坚钦;王慧琴;;中国山核桃产业成长阶段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李骁天;王莉;;我国体育用品产业市场垄断与竞争分析——以市场行为为切入点[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慧;;我国信息安全产业的SCP理论分析[A];2007年全国第十一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张驰;顾成友;;基于供需结构视角下的重庆市产业结构优化之路[A];第二届中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论坛暨纪念建国六十周年高层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王刚;;海滨城市主导产业选择与区域经济发展——以秦皇岛为例[A];经济、技术与环境——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靳共元;杨振东;;因地制宜 趋利避害 突出特色——简论西部工业化道路[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郑磊;;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政策对跨国公司投资的影响[A];生产力理论创新与社会实践--中国生产力学会第15届年会暨世界生产力科学院(中国籍)院士研讨会文集[C];2010年

6 曹力维;何波;廖婴露;;城乡统筹下产业耦合研究的思考[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朱俊凤;;沙产业理论与内涵[A];中国治沙暨沙产业研究——庆贺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成立10周年(1993-2003)学术论文集[C];2003年

8 朱俊凤;;沙产业的形成与发展[A];中国治沙暨沙产业研究——庆贺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成立10周年(1993-2003)学术论文集[C];2003年

9 朱俊凤;;沙产业的经营与管理[A];中国治沙暨沙产业研究——庆贺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成立10周年(1993-2003)学术论文集[C];2003年

10 武云亮;李佩;;上海及其周边地区产业集聚协同定位对安徽服务业发展的启示[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冀勋;区域开发中的主导产业选择与绩效评估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刘青;广东经济可持续发展调控体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3 屈超;信息产业核算方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叶宏伟;国际市场势力与出口商品结构升级[D];浙江大学;2011年

5 罗光强;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及其实现机理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6 黄向春;我国煤炭产业环境综合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7 郑洪涛;河南省地质勘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8 卜小平;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途径与前景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9 孟庆丰;我国矿企海外矿业项目投资决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10 严晓建;江苏省沿海潮间带风电产业综合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曙;湖北省淡水渔业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2 席亚军;我国排污权交易对市场结构影响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颖;南宁市旅游业发展对扩大内需的效应评价[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朱悦;中国外向型经济增长方式对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郭琳琳;国际产业转移与重庆市制造业升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曹梅玲;中国大蒜出口贸易发展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7 裴丽杰;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宋志博;我国证券业市场结构、行为与绩效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魏巍;辽宁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顾红;基于SCP范式的葫芦岛市旅游产业组织及政策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代碧波;;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电子政务信息安全评估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8期

2 任晶,袁树人;东北区高新技术产业及其区位优化研究[J];东北亚论坛;2004年02期

3 王缉慈,王可;区域创新环境和企业根植性——兼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开发区的发展[J];地理研究;1999年04期

4 宋秀坤,王铮;上海城市内部高新技术产业区位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1年04期

5 魏守华;集群竞争力的动力机制以及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10期

6 阎小培;信息产业的区位因素分析[J];经济地理;1996年01期

7 魏江;企业技术能力研究的发展与评述[J];科学管理研究;2000年05期

8 肖静华,谢康,江辉煌;广州市信息经济测度与比较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1999年02期

9 覃成林;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特征分析[J];人文地理;2003年05期

10 贺铿;;关于信息产业和信息产业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方法[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89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芳;吉林省电子信息产业经济效益分析[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台湾电子信息产品降价声声[J];电子产品世界;2001年06期

2 董云庭,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邵皓萍;美国经济放缓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影响分析[J];电子产品世界;2001年10期

3 ;挖潜创新 提升核心竞争力──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高层论坛在深圳举行[J];电子质量;2001年12期

4 ;北京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01年01期

5 顾钱江;从“西进潮”看台湾电子信息产业的危机与出路[J];经济世界;2001年10期

6 陈艳华;以信息整合为目标 优化企业集成管理系统──华星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业务追求[J];中国信息导报;2001年06期

7 陈雅兰,雷德森;入世后闽台电子信息产业合作趋势研究[J];发展研究;2001年02期

8 ;从数字看我国电子信息产业[J];领导决策信息;2001年32期

9 李敏;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透视[J];情报杂志;2002年05期

10 ;2002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继续快速增长[J];电子产品世界;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辉;游劲松;;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电子信息人才[A];跨入新世纪——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之路[C];2005年

2 王新川;程煜;;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与合作研究[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周子学;;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思路[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4 李晓辉;游劲松;;面向21世纪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电子信息人才[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年

5 吴艳霞;党兴华;;加速西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思考[A];建设小康与高技术产业化——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第35分会场论文集[C];2003年

6 王秉科;;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与展望[A];21世纪中国电子仪器发展战略研讨会文集[C];2004年

7 张庆忠;;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现状分析和出路研讨[A];促进信息通信科技进步与产业发展专家论坛资料汇编[C];2005年

8 吴艳霞;党兴华;;加速西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思考[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9 康灿华;阮飞;;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研究初探[A];第十二届中国小电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李晓辉;孙玉法;朱军;;电子信息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与建设[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宝同 马继亮;[N];蚌埠日报;2007年

2 新华;[N];电子报;2007年

3 陈斯;[N];福建日报;2007年

4 主持人: 晁毓山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记者  嘉 宾: 闻 库 信息产业部科技司司长 倪光南 中国工程院院士 怀进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常务副校长 龚 克 清华大学副校长 徐智群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

5 王杰;[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6 夏似飞;[N];湖南日报;2007年

7 ;[N];计算机世界;2006年

8 记者 廉士传;[N];四平日报;2006年

9 记者 江领;[N];商务时报;2007年

10 龚砚庆;[N];河南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邓永翔;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江西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2 周新;淫秽电子信息犯罪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伟;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发展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2 张希荣;全球价值链下上海市电子信息产业升级的影响因素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3 朱文飞;四川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4 徐福曼;四川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5 曹洪亮;哈尔滨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趋势及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6 孙慧玲;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结构分析与评价[D];吉林大学;2004年

7 李杰;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8 梁倩茜;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环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9 张文杰;成都重庆两市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10 何悦;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空间布局与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697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697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0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