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数学论文 >

火电机组热经济性分析的统一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

发布时间:2016-09-16 13:09

  本文关键词:火电机组热经济性分析的统一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 相关文章 (12)

  • 全文: (240 KB)   (0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摘要 为实现火电机组节能降耗的目的,以质量平衡方程和能量平衡方程为基础,首次建立了火电机组热经济性分析的统一物理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火电机组热经济性分析的基础数学模型,即比内功方程、循环吸热量方程和汽水分布方程。统一物理模型的形式规范简明,数学模型形式简单统一、物理意义明确, 能够适用于各种形式的火电机组。通过实例计算,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为通用的热经济性在线或离线分析系统的开发奠定了基础,也为一般的热经济性分析、机组的变工况分析和制定热经济分析与能耗计算的统一标准提供了新的理论工具。

    服务

    E-mail Alert

    RSS

    收稿日期: 2007-10-18     

    ZTFLH: TK 284  

    通讯作者: 闫顺林     E-mail: yanshunlin@126.com

    引用本文:   

    闫顺林 胡三高 徐鸿 李永华. 火电机组热经济性分析的统一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8, 28(23): 37-41 . YAN Shun-lin HU San-gao XU Hong LI Yong-hua. Research on the Unified Physical Model and Mathematic Model of Heat-economic Analysis for the Coal-fired Power Unit. Proceeding of the CSEE, 2008, 28(23): 37-41 .

    链接本文:  

         或     

    [1] 王宁玲,杨勇平, 杨志平. 多变边界条件下火电机组能耗基准状态诊断[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3, 33(26): 1-7.

    [2] 徐钢,袁星,杨勇平,陆诗原,黄圣伟,张锴. 火电机组烟气脱硫系统的节能优化运行[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2, 32(32): 22-29.

    [3] 冉鹏 李庚生 张树芳 王松龄. 基于图论的火电机组热经济性定量分析方法[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2, 32(14): 20-26.

    [4] 李树山 李刚 程春田 范祥莉 孙斌 林成. 动态机组组合与等微增率法相结合的火电机组节能负荷分配方法[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1, 31(7): 41-47.

    [5] 王志杰 王广军 陈红. 基于逆模型的火电机组自适应解耦控制[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1, 31(29): 118-123.

    [6] 丁剑 邱跃丰 孙华东 周汉成 马世英 王筑 申洪 李波 宋云亭. 大规模风电接入下风电机组切机措施研究[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1, 31(19): 25-36.

    [7] 张晓鲁 汪建平 孙锐 董建勋 詹扬 柴靖宇. 火电机组直接空冷系统优化设计方法研究[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1, 31(11): 1-5.

    [8] 冉鹏 李庚生 廖丹 朱伟平. 先进型沸水堆核电机组热经济性矩阵分析方法[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0, 30(5): 71-75.

    [9] 刘强 段远源. 超临界600 MW火电机组热力系统的火用分析[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0, 30(32): 8-12.

    [10] 闫顺林 徐鸿. 火电机组热力系统的自适应汽水分布状态方程[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7, 27(8): 54-58 .

    [11] 朱小良 邹泉. 一种基于贝叶斯理论的电站模拟量数据融合诊断方法[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6, 26(19): 117-120.

    [12] 万健如 陈超 王硕禾 戴春芳. 一种灵敏度最小化的电能质量同步补偿方法[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6, 26(19): 76-80.


      本文关键词:火电机组热经济性分析的统一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63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ysx/1163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f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