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三维流动数学模型研究进展
本文关键词:河口三维流动数学模型研究进展
【摘要】: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河口与海岸三维水动力学数学模型研究的新进展 ,着重讨论了三维水动力学数学模型研究中的若干基本问题。对河口三维潮流和密度流问题而言 ,其基本方程已经基本解决 ,但是在风暴侵袭期间 ,多种尺度的动力因素同时存在 ,建立其合理的流动模型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尽管已有一些成功的河口三维流动数学模型 ,但是寻求基于并行计算技术的数值模拟系统将是值得努力的方向。此外 ,河口大规模动边界和漫滩水流的模拟仍有待作进一步研究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上海200030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上海200030
【基金】: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 98QG14 0 44) 上海市重点学科资助项目
【分类号】:TV131
【正文快照】: 河口与海岸环境中的流动具有明显的空间三维特性 ,从理论上讲 ,可以从 RANS方程 ( Reynolds Aver-aged N- S equations)出发建立三维水动力学数学模型。尽管有各种湍流模式或大涡模拟 ( LES)技术可用 ,但是由于受计算机容量和速度的限制 ,对这类大水体的运动进行精细的三维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宋志尧,薛鸿超,严以新,茅丽华;潮汐动力场准三维值模拟[J];海洋工程;1998年03期
2 沈焕庭;中国河口数学模拟研究的进展[J];海洋通报;1997年02期
3 李孟国;伶仃洋三维流场数值模拟[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1996年03期
4 窦振兴,杨连武,J.Ozer;渤海三维潮流数值模拟[J];海洋学报(中文版);1993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洪涛,万庆,周成虎;流域水文模型研究的进展[J];地球信息科学;2000年04期
2 梁瑞驹,仲金华;太湖风生流的三维数值模拟[J];湖泊科学;1994年04期
3 远航,于定勇;潮流与泥沙数值模拟回顾及进展[J];海洋科学进展;2004年01期
4 孟宪伟;刘焱光;王湘芹;;河流入海物质通量对海、陆环境变化的响应[J];海洋科学进展;2005年04期
5 宋元平,胡方西,谷国传,徐钧涛,张九超;长江口口外海滨盐度扩散的分层数学模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4期
6 孔俊,宋志尧,陈秀华;海岸河口水域流速分离方法初探[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5期
7 宋志尧,严以新,朱勇;河口涨潮沟形成水动力机制初探[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8 华祖林,卞华;开敞性水域水流三维数值模拟[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6期
9 李孟国;海岸工程中实用三维流场数学模型研究[J];海洋通报;1995年06期
10 沈焕庭;中国河口数学模拟研究的进展[J];海洋通报;199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邵利民;俞聿修;;海洋工程发展的新领域—数值海洋工程[A];1998大连国际海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一卷)[C];199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杰;河口粘性泥沙输运数值模拟[D];河海大学;2005年
2 王惠中;浅海与湖泊三维环流及水质数值模拟研究和应用[D];河海大学;2001年
3 吴华林;器测时期以来长江河口泥沙冲淤及其入海通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唐士芳;桩和桩群的水流阻力及其在潮流数值模拟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5 姜海萍;河口富营养化及其与赤潮生态关系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6 龚政;长江口三维斜压流场及盐度场数值模拟[D];河海大学;2002年
7 李培良;渤黄东海潮波同化数值模拟和潮能耗散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2年
8 于宜法;海平面变化对东中国海工程水位推算影响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9 董壮;三维水流盐度数学模型[D];河海大学;2003年
10 翟宜峰;黑龙江省防洪决策支持系统关键技术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月华;干支流交汇河段水流特性计算研究[D];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007年
2 王逸晨;码头附近潮流场及工程泥沙问题的数值模拟[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3 范学平;基于Coherens模型的近海三维水流及物质运数值模拟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4 刘兴盛;太湖风生流及物质输运三维数值模拟[D];河海大学;2005年
5 张学庆;胶州湾三维环境动力学数值模拟及环境容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6 向文英;啊哈水库水环境预测分析[D];重庆大学;2001年
7 王志谦;淮河入海水道河口段水流数值模拟及分析[D];河海大学;2001年
8 刘玉玲;复杂边界河道流场及污染物输移数值模拟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2年
9 徐洪磊;海上溢油动态数值模拟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10 王大志;长江口非均匀推移质输移及其数值模拟[D];浙江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焕庭;中国河口数学模拟研究的进展[J];海洋通报;1997年02期
2 方国洪,杨景飞;渤海潮运动的一个二维数值模型[J];海洋与湖沼;1985年05期
3 李身铎,顾思美;杭州湾潮波三维数值模拟[J];海洋与湖沼;1993年01期
4 方国洪;潮流垂直结构的基本特征——理论和观测的比较[J];海洋科学;1984年03期
5 曹德明,朱耀华,王新怡;杭州湾潮波运动的一个三维数值模型[J];海洋科学;1992年06期
6 林秉南,韩曾萃,孙宏斌,周志德,何少苓,王连祥;潮汐水流泥沙输移与河床变形的二维数学模型[J];泥沙研究;1988年02期
7 张世奇;二维动边界潮流输沙及河床变形计算[J];泥沙研究;1988年04期
8 赵棣华,谭仁忠,谭维炎;长江口南支河段悬移质含沙量计算模型[J];泥沙研究;1990年02期
9 李芳君,黄其山;潮汐河口推移质输沙数学模型[J];泥沙研究;1990年02期
10 徐金环,李国臣;一种新型潮流模型试验方法的研究[J];泥沙研究;1992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建华;赵升伟;刘玮yN;陶静;缪世强;;三峡水库对长江河口北支咸潮倒灌影响探讨[J];水科学进展;2011年04期
2 ;知识窗[J];山西水利;2011年04期
3 沈萍萍;方立刚;;咸潮入侵预警预报信息系统的设计与仿真[J];计算机仿真;2011年07期
4 徐雪松;陈星;张新周;;射阳河挡潮闸闸下冲淤特性分析[J];人民黄河;2011年08期
5 李景宜;;黄河小北干流洪水倒灌渭河风险评估及其影响[J];地理科学;2011年08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桦;何友声;;河口三维流动数学模型研究评述[A];第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1999年
2 陈静;严小冬;金建德;;2004年贵州省汛期旱涝预测评述[A];2005年泛珠三角气象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5年
3 杨金艳;于东生;;ELCIRC模型在长江口应用研究[A];第十四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4 王若;王妙月;;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数据的反演方法[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三学术论文汇编·第三卷(地球环境·工程地质与灾害)[C];2003年
5 杨大卓;许海东;曹世文;;大辽河汛期平均高潮潮位趋势分析[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二卷)[C];2010年
6 李超;杨守业;许斐;;长江下游悬浮沉积物不同相态铁的季节性变化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州政府办秘书二科;两河口水电站下达封库令[N];甘孜日报(汉文);2009年
2 记者 宋文 通讯员 田长英;走进两河口[N];恩施日报;2009年
3 记者 陈鹏;到沙河口做创业的挑战者[N];大连日报;2009年
4 炉峰;两河口电站道孚雅江两县实物指标调查结束[N];甘孜日报(汉文);2010年
5 本报记者 熊芙蓉;东河悲歌 千秋绝唱[N];广元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姜澎;三峡工程减少下游泥沙淤积[N];文汇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赛花;河口冲刷的理论与数值模拟[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金艳;ELCIRC模型在长江口的应用[D];河海大学;2006年
2 王玉成;黄河调水影响下河口区盐度分布的观测与模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苏继琨;FY-3 MERSI河口泥沙监测方法与业务化系统开发[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4 吴桢;海岸工程作用下海床冲淤演变预测与应用[D];浙江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656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ysx/1165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