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数学论文 >

城市地震灾害风险评价的数学模型

发布时间:2017-11-15 16:08

  本文关键词:城市地震灾害风险评价的数学模型


  更多相关文章: 地震灾害学 地震危险性评估 数学模型 模糊系统方法


【摘要】:本文用模糊集方法建立了城市地震灾害风险评价的数学模型,是文献[1,2]所述风险模型在地震灾害分析中的具体应用。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确定模糊超越率μ_z(y,x)的途径,并提供了计算承灾体灾害程度可能性分布POSS(l,y)的方法。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
【基金】:国家教委八五重点科学技术项目资助
【分类号】:P315
【正文快照】: 1 引言 地震致灾因子风险的评估,通常称为地震危险『生分析,小区划是将这种分析做得更细一些。传统上,用来处理地震危险性分析中不确定因素的主要方法是概率统计方法。承灾体受灾分析,一般也叫做震害预测,往往由历史震害资料的分析和承灾体特性的研究来实现。用来处理震害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贞荣;关于地震烈度与地面加速度峰值的模糊关系的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82年03期

2 徐祥文,黄崇福;结构动力反应与震害关系的模糊识别[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89年02期

3 黄崇福,史培军,张远明;城市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的一级模型[J];自然灾害学报;1994年01期

4 黄崇福,史培军;城市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的二级模型[J];自然灾害学报;199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奚立平;;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大坝渗流量预测模型研究[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孔位学,陆新,郑颖人;简单信息分配法预估强夯有效加固深度[J];地下空间;2001年S1期

3 张劲峰,汤永净,侯学渊;模糊信息技术在地下连续墙变形预测中的应用[J];地下空间;2004年02期

4 冯建春,胡正寰;确定楔横轧工艺参数的模糊推理方法[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5 徐春广,王信义,邢济收;刀具切削状态模糊性及识别方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6 杨春华;;模糊聚类分析在大学生综合素质评定中的应用[J];保山师专学报;2009年02期

7 张春森;;管网信息系统空间数据质量的模糊评判[J];测绘标准化;1998年01期

8 刘洁;张剑清;邓非;徐佳;;序列影像的高置信度数字识别[J];测绘通报;2006年01期

9 王秀珍;抽象思维过程的模糊推理模型[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2期

10 刘锡荟,王孟玫,汪培庄;模糊烈度[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8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宽海;张宽权;;论工程结构不定性及其量度[A];工程结构可靠性——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结构可靠度委员会全国第二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198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波;云南旅游地质景观类型与区划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2 陈晓川;并行工程中面向成本的设计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3 李群;不确定性数学方法研究及其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4 周建中;基于模糊—神经元的抗震结构智能混合控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5 邓苏;C~4ISR系统建模与分析技术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0年

6 侯召成;水库防洪预报调度模糊集与风险分析理论研究与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7 林春艳;多种环境下的证券投资组合优化及其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8 谢全敏;滑坡灾害风险评价及其治理决策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9 李勇;双向模糊管理与双向模糊管理安全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刘大健;模糊模式识别在模拟驾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阳小芽;城市灾害综合风险评价[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2 周振拓;生产核心型供应链风险评估研究[D];北京物资学院;2011年

3 宁绪成;典型石油化工装置火灾和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评价程序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4 辛平;黄土填方路堤稳定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0年

5 尹如军;公路工程投标计算机辅助管理专家系统研究[D];长安大学;2001年

6 李巧珍;公路工程投标报价策略研究[D];长安大学;2001年

7 张结魁;区域旅游资源开发评价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8 翟俊;水污染控制规划地理信息系统模型库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9 丁宁;基于DSM的峰谷时段划分及分时电价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10 倪永明;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以陕西省米脂县为例[D];西北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德益,楼世博,林命周,顾瑾平,钟廷姣,陈化成;模糊数学方法在烈度评定中的应用[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82年03期

2 刘贞荣;关于地震烈度与地面加速度峰值的模糊关系的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82年03期

3 杨玉成,杨柳,高云学,杨亚玲,陆锡蕾,杨桂珍;现有多层砖房震害预测的方法及其可靠度[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82年03期

4 刘锡荟,王孟玫,汪培庄;模糊烈度[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83年03期

5 田启文;地震烈度与震害指数的模糊关系[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83年03期

6 王光远;地震烈度的二级模糊综合评定[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84年01期

7 刘锡荟,陈一平,张卫东,汪培庄;建筑物震害预测的落影贝叶斯原理的应用[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85年01期

8 黄崇福,徐祥文;震害预测的模糊贴近类比方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88年03期

9 徐祥文,黄崇福;结构动力反应与震害关系的模糊识别[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89年02期

10 胡聿贤,陈汉尧;地震危险性估计中不确定性的概率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1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崇福;信息扩散原理与计算思维及其在地震工程中的应用[D];北京师范大学;1992年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才军;江国焰;汪建军;刘洋;龚正;;基于多种大地测量资料的活动断层地震危险性评估系统[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贾利民;张锡第;谢肇桐;;多变量模糊系统的一个快速算法[A];1995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C];1995年

3 陈薇;孙增圻;;二型模糊系统综述[A];2003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3年

4 黄健熙;许晶玉;张晓东;苏伟;;基于GIS的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电气信息与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分会科技与教育专委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C];2010年

5 陈世权;;智能化管理信息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发展[A];第12届全国模糊系统与模糊数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李玉江;陈连旺;詹自敏;李妍;;汶川地震的发生对周围断层的影响[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胥广银;高孟潭;俞言祥;王健;;地震震源深度分布模型的统计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8 黄秀铭;;建立地震危险性的动态评估系统[A];中国地震学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9 赵志新;徐纪人;;小区划地震灾害评估与地质结构调查和地面运动模拟[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杨峰;黄金莉;;基于多种资料构建首都圈地区三维速度模型[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记者 李丽云;日本大地震给我国防震减灾的警示[N];科技日报;2011年

2 记者 徐健;日本建筑抗震术[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谷国梁;基于三维GIS技术的地震灾情模拟系统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12年

2 刘升;山西洪洞地区强地震地质遗迹与地震危险性评估[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3 丁丹萍;T-S模糊模型可辨识条件及其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903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ysx/11903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8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