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数学论文 >

数学建模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7-12-05 10:41

  本文关键词:数学建模的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数学模型 数学建模 应用


【摘要】:数学模型是一种培养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在实践中树立建模的思想对综合素质发展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对数学建模过程进行分析,应用数学求解实际问题。数学建模在社会各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用越来越大,本文举例说明了利用数学建模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单位】: 青海民族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分类号】:O242.1
【正文快照】: 1数学模型与数学建模甲乙两地相距120km,船从甲到乙顺水航行需4h,从乙到甲逆水航行需6h,问船速、水速各为多少?解设x,y分别代表船速和水速,可以列出方程4(x+y)=1206(x-y)=120解之得:x=25y=5实际上,这组方程就是上述航行问题的数学模型。列出方程,原问题已转化为纯粹的数学问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成修,羿旭明,刘国,时向东;数学建模的教学、竞赛与创新教育[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1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天华;;高等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2 王慧娟;吴月红;;高校研究生业务素质综合评价体系及其数学模型[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3 储成顶;储梦媛;刘飞;;局部给药长效缓释的药代模型初探[J];安徽医药;2006年02期

4 姚仲明;恒等式证明的概率模型法[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5 曾庆黎;数学建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6 曾庆黎;数学建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8年S1期

7 王若鹏;基于线性不等式组的选课模型[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8 孙致平,张翠英,谭芳,吴春霞;露天矿生产的车辆调度模型[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9 贺祖国,王晓霞;谈数学建模活动的开展与高等数学的教学[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10 李宝健;开展数学建模活动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伟;中国税收宏观调控的数理分析与实证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2年

2 朱健梅;西南地区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3 蔡睿;技能主导类非测量性项群竞技表现及其条件极值[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4 史宏达;港区堤防布置的数值模拟与优化[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5 马徐发;道观河水库渔业资源、环境和生态学管理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6 倪深海;半湿润地区水生态环境恢复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7 周勇;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支持的土水资源分类、评价与预测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1997年

8 周轩伟;群体决策和多目标决策的若干理论和方法[D];上海大学;2004年

9 丛宪冬;弯曲木成型加工机器人控制系统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10 王睿;实现复方剂量配比优化的ED-NM-MO三联法[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伟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系统分析与动态模拟[D];西安理工大学;2000年

2 张珍;草坪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0年

3 张德伟;《案例》:论组织结构与组织沟通的权变过程——广东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增发A股案例分析[D];暨南大学;2001年

4 高建华;能源结构改变对兰州市大气污染的影响[D];甘肃工业大学;2001年

5 董庆蓉;工作团队的激励机制和绩效测评体系[D];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6 狄向华;材料环境协调性评价的标准流程方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1年

7 张宝塔;中学数学建模及其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8 王庆江;跳板跳水的数值分析与计算机仿真[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9 刘旭华;区域时空信息与时空过程模型的GIS表达[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余群;缆索起重机的仿真与优化设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华;沈健;;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工科高等数学教学的实践和体会[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2 乔涛涛;;数学模型在结构设计过程中的应用[J];才智;2011年18期

3 李祖亮;;浅谈如何走出数学建模误区[J];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11期

4 刘竞;;雇佣人员安排的数学模型[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4期

5 程浩;丁建东;孙田;;重物落水后运动过程的数学建模[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1年14期

6 陈海卫;张秋菊;范圣耀;夏学勤;戴刘杰;尹丹;;数学建模——大学生工程训练的重要环节[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孔森;刘征官;盛智芝;;与封堵溃口有关的重物落水后运动过程的分析[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1年14期

8 辜承慰;李彬;颜刚;;浅谈数学建模在医科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西北医学教育;2011年03期

9 何家莉;王培;;浅谈数学建模中预测方法的教学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07期

10 李长青;吴伟志;张野芳;;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学建模思想的探索与实践[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斌艳;Matthias Ludwig;;中德学生数学建模能力水平的比较分析——以中国上海和德国巴登符腾堡州学生为例[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廉海荣;赵俊芳;褚宝增;;在“常微分方程”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的探讨[A];城市空间结构理论与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中国科协第224次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李俊兵;倪福川;黄敏;;基于类比方法的数学建模中研究[A];先进制造技术论坛暨第二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4 张硕;石俊娟;;关于数学建模与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研究[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刘睿琼;;高职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A];2011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刘丽华;;建模中Lingo软件的快速掌握[A];第十一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9年

7 万萍;;高职数学建模活动模式的实践与探索[A];国土资源职教改革与创新[C];2009年

8 邢春峰;戈西元;王信峰;袁安锋;;关于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的再认识[A];北京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2005-2007)[C];2008年

9 魏嵬;;高职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的认识与实践[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10 党耀国;刘思峰;叶耀军;;农业产业化经营评价指标体系及数据模型[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徽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教授 陈华友;重视数学建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记者 王春;专家呼吁: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数学类主干课程[N];科技日报;2011年

3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天津赛区组委会;实施数学建模教学工程 高效培养综合创新人才[N];天津教育报;2008年

4 上海海成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韩洪宇;“数学模型”在投机交易中的应用[N];期货日报;2007年

5 John Kay 朱冠华;风险能用数学模型确定吗?[N];期货日报;2006年

6 邓微微;三位一体打造建模竞赛常胜之师[N];广西日报;2010年

7 记者 陶艺音;在数学和应用间构筑桥梁[N];上海科技报;2006年

8 特约记者 王握文邋通讯员 汪莹;数学建模竞赛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启示[N];科技日报;2008年

9 胡作玄;不确定世界的确定的数学[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10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叶其孝;数学:科学的“王后”和“仆人”(下)[N];中国教育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贵斌;资本资产出清问题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2 宋洋;苏帕河流域梯级水电站联合优化调度模型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3 杨已青;若干自由边界问题的适定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4 田丰;商业银行信贷市场的非对称信息博弈及基于Agent的SWARM仿真[D];贵州大学;2008年

5 代琦;生物序列、结构比较中若干数学模型研究及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6 孙昕;厂网分开后输电网扩容投资及运营管理优化的理论、数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7 于瑞林;混合动态系统的最优控制理论与应用[D];山东大学;2009年

8 胡宗义;投资选择及资产定价数学模型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9 刘刚;社区灾害风险的评价模型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10 陶凤梅;对应分析的数学模型[D];吉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娟;五年制高职数学建模初探[D];苏州大学;2008年

2 沙旭东;学生数学建模能力评价体系及应用实例[D];山东大学;2011年

3 刘娟;数学建模对文化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1年

4 孙晓辉;常微分方程在数学建模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9年

5 赵启峰;从大学生就业看大学数学教育[D];吉林大学;2007年

6 胡玉梅;高师院校数学建模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7 李占光;马尔可夫骨架过程的两个应用[D];中南大学;2006年

8 杨林;国内苯乙烯价格的影响因素分析与价格预测[D];天津大学;2007年

9 姜冠成;分批排序问题和资源约束排序问题[D];苏州大学;2005年

10 赵洋;席位分配及课堂点名模型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2545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ysx/12545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c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