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数学论文 >

陕北特低渗透油藏注氮气提高采收率数值模拟研究

发布时间:2016-10-19 09:28

  本文关键词:多孔介质中泡沫流动等效数学模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安石油大学》 2012年

陕北特低渗透油藏注氮气提高采收率数值模拟研究

任波  

【摘要】:陕北油田属于低渗透和特低渗透油田,油藏物性复杂,非均质性强。尽管采取了注水等一系列有效措施,但注水水质标准要求高,处理难度大,成本高,注水压力高,从而水井发生套变、套损现象比较普遍,水井利用率低,有的油藏甚至根本注不进水;另外,低渗油藏泥质含量高,,水敏感性强,容易造成不可恢复的地层伤害,这样仍有大部分原油残留在地下采不出来。综合考虑,目前只有气驱最适合低渗透油藏,气驱方法因采用的注入气不同,其驱油机理和效果也有较大差别,无疑CO_2混相驱和注烃气混相驱效果最好,但资源的不足限制了这些方法在油田的应用和推广。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N_2的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无腐蚀,无污染等独特优越性,使得N_2驱已成为注气开发的新技术、新趋势,特别是对注水困难的低渗透油藏、凝析气油藏和构造油藏,注N_2的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油藏数值模拟技术从50年代开始研究至今,已发展成为一项较为成熟的技术。在油田开发方案的编制和确定,油田开采生产措施的调整和优化,以及提高油藏采收率方面,已逐渐成为一种主要研究手段,相对于现场实验成本低、风险小。因此,探索注N_2提高采收率方法对提高陕北特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推动陕北油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章探索陕北特低渗透油藏注氮气提高采收率技术,结合陕北油藏地质条件,选取西区旦八区块长4+5下油藏,以生产历史数据为基础,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进行研究。在储层地质特征研究地基础上,对氮气和地层原油混相压力进行了研究,并对氮气和原油做了PVT实验。在以上基础上,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并选用合适模拟器对水气交注和纯气驱两种注入方式不同方案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正交方法进行了模拟研究,选出最优方案。结果表明水气交替注入方式提高特低渗透油藏采收率明显,最多可增加4.26%,这一研究结果对现场开展注氮气驱油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P618.1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茂林,梅海燕,刘明高,钱根宝,顾红军;氮气泡沫、水交替驱采油数值模拟研究[J];断块油气田;2002年06期

2 陈国,廖广志,牛金刚;多孔介质中泡沫流动等效数学模型[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1年02期

3 车学林,李翠玲,赵国忠,王怀民,王曙光;百万节点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应用[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2年03期

4 曾贤辉,彭鹏商,陈德斌,娄兆彬,高正龙;中原油田低渗透油藏氮气驱矿场先导试验[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2年03期

5 陈惠平,张学文,聂淑艳;萨中高台子油层注采系统的适应性[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6 程浩,郎兆新;泡沫驱中的毛管窜流及其数值模拟[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S1期

7 左朝辉;;应用注氮技术提高八面河油田北区采收率[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8 陈钟祥,吴湘;油藏数值模拟发展现状[J];力学进展;1987年03期

9 周玉衡;喻高明;周勇;张娜;苏云河;;氮气驱机理及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年06期

10 周丽清,熊琦华,吴胜和;随机建模中相模型的优选验证原则[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1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阳;克里金储层预测技术及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省;两相热渗流与多孔介质耦合作用研究[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2 朱维耀;程杰成;吴军政;鞠岩;;多元泡沫化学剂复合驱油渗流数学模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7期

3 王本成;石国新;路建国;桑林翔;姬承伟;贾永禄;;考虑二次梯度的非线性双重介质渗流模型[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4 陈河青;王新海;汪忠德;;构造岩性油藏注水开发特征及调整研究——以青海油田七个泉油藏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09年03期

5 密夫林;姚金焊;夏熙彬;;八面河油田面14区沙三上亚段油藏注氮效果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10年02期

6 曲伟;;剩余油分布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10年02期

7 张少波;;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的油藏数值模拟研究——以八面河油田面一区开发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10年03期

8 祁久红;孙彭光;严利勇;范俊强;;松滋油田复一断块底水油藏水侵量方法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10年03期

9 夏友斌;;高18块改善开发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10年03期

10 严敏;王新海;杨云;鲁文辉;;尕斯库勒N_1-N_2~1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晨晨;姚军;杨永飞;王鑫;;气驱油微观渗流模拟及相渗曲线升级技术[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庆峰;;CO_2混相驱最小混相压力确定方法研究进展[A];中国化工学会2011年年会暨第四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曹仁义;程林松;郝炳英;高海红;姚大伟;;黏弹性聚合物溶液渗流数学模型[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7年

4 赵玉武;李剑;张训华;刘先贵;;双重网格粗化方法及其在水驱油藏数值模拟中的应用[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5 杨耀忠;戴涛;;黑油模型集群并行效率优化技术研究[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6 戴涛;杨耀忠;;油藏模拟集群并行负载平衡技术研究[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7 刘福平;杨长春;;孔隙度敏感系数的数值计算[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三学术论文汇编·第四卷(油气资源)[C];2003年

8 孔凡群;刘福平;张煜;杨长春;;渗流方程自适应非均匀网格Dagan粗化算法[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三学术论文汇编·第四卷(油气资源)[C];2003年

9 杨权一;刘福平;杨长春;刘立峰;卓磊;;三维非均匀不稳定渗流方程的自适应网格粗化算法[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三学术论文汇编·第四卷(油气资源)[C];2003年

10 许志刚;陈代钊;曾荣树;;CO_2的地质埋存与资源化利用进展[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六卷)[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宏民;井下注气驱替煤层甲烷机理及规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宋晓梅;常规公交网络运行可靠性多层次评价模型与算法[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3 李玉梅;朝阳沟油田朝5北井区裂缝性储层建模与剩余油定量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4 卢时林;辽河油田锦607区块储层精细描述与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5 杨军征;有限体积—有限元方法在油藏数值模拟中的原理和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11年

6 张可;CO_2与地层油体系界面特征及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11年

7 毕艳昌;杏南扶杨油层有效开发方式及过渡带井网优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11年

8 沈瑞;低渗透油藏水平井渗流规律与油藏工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11年

9 修建龙;内源微生物驱油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11年

10 于荣泽;特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数值模拟研究及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兰兰;多孔介质内多相流动的核磁共振成像实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徐淑娟;卫城油田卫22断块精细地质模型与剩余油分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李海波;大庆萨中北一区断东二类油层注聚开采规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4 贺瑶瑶;裂隙—孔隙介质细观渗流机理研究[D];武汉工业学院;2010年

5 张俊杰;阳高寺气田茅口组气藏资源潜力及开发对策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0年

6 洪光华;煤层气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7 栾雪峰;低渗透油田油水井交替驱油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8 徐银河;克立格方法在广西林旺金矿化探数据处理中的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9 李维;鄂尔多斯盆地安塞油田延长组长10油藏精细描述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周丹;甘谷驿油田空气泡沫驱油适应性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宪伟,杜德文;二级套合结构实验变差函数的几何拟合[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2 张茂林,梅海燕,刘明高,钱根宝,顾红军;氮气泡沫、水交替驱采油数值模拟研究[J];断块油气田;2002年06期

3 曾贤辉,彭鹏商,陈德斌,娄兆彬,高正龙;中原油田低渗透油藏氮气驱矿场先导试验[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2年03期

4 李和全,李淑红,吴波,戴显耀,陈凌云;一个气液两相泡沫驱模型[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5 孙英君,王劲峰,柏延臣;地统计学方法进展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04年02期

6 乐友喜,王永刚,张军华;储层参数平面分布预测方法评价[J];地质与勘探;2001年05期

7 牛文杰,朱大培,陈其明;贝叶斯残余克里金插值方法的研究[J];工程图学学报;2001年02期

8 А.А.Фаткуллин,张威,王晶,李发荣;注气法在开采难采储量中的作用[J];国外油田工程;2000年08期

9 靳国栋,刘衍聪,牛文杰;距离加权反比插值法和克里金插值法的比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10 李松涛,张长水,荣钢,边肇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估计的深度图像曲面拟合方法[J];自动化学报;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善鹏;吴凯;方艳兵;;特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现象研究——以侯市地区为例[J];岩性油气藏;2009年01期

2 卢红杰;王双玲;梁华歆;;特低渗透油藏多元复合酸解堵增注技术研究[J];内江科技;2011年10期

3 王刚;杨满平;许胜洋;高超;闫栋栋;;盘古梁长6特低渗油藏储层流动单元研究[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4 张英芝;滕加丰;汪艳勇;彭会君;;特低渗透油藏产量递减及水驱特征规律[J];科技导报;2011年14期

5 李永太;宋晓峰;;安塞油田三叠系延长组特低渗透油藏增产技术[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6年05期

6 时保宏;赵靖舟;孟祥振;罗然昊;;陕北斜坡东部李家岔探区高含水油藏成因分析[J];中国地质;2007年03期

7 崔茂蕾;王一可;黄小雷;尹方春;陈增顺;杨正明;;大庆外围油田压裂水平井参数优选及渗流特征[J];科技导报;2011年23期

8 文华;孙娜;杨太伟;;单砂体建模和数值模拟技术的应用——以大庆朝阳沟源121-3试验区为例[J];新疆石油天然气;2009年04期

9 罗晓义;马素俊;;试井及生产动态资料在阻流带评价中的应用——以庄9井区为例[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0年01期

10 周晓奇;张磊;王成军;;流体在特低渗透油藏中的渗流参数分析[J];科技导报;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冉新权;李忠兴;高春宁;余光明;何永宏;刘萍;;特低渗透油藏改善水驱效果技术探讨与方向[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何英;熊生春;杨正明;;特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下油井注水见效时间研究[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董学让;冯茜;宋志东;张松亭;李春芹;杨胜利;;特低渗透油藏渗流特征及复合增注技术研究[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子胜;姚军;李德强;;特低渗透油藏压力动态特征[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郑彦方;;坪北低渗透油藏滚动扩边效果及开发潜力分析[A];江汉油田难采储量开发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7年

6 刘先贵;杨正明;刘学伟;黄冬梅;祁晨琛;张英芝;;特低渗透油藏应力敏感性对开发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7 杨正明;苗盛;刘先贵;黄冬梅;祁晨琛;;特低渗透油藏可动流体百分数参数及其应用[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7年

8 李民勇;;安塞油田坪北区低渗透油藏注采调整的实践与认识[A];江汉油田难采储量开发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7年

9 陈秀兰;刘星;叶青竹;蔡茂;;坪北油田特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调整技术[A];江汉油田难采储量开发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7年

10 王学武;杨正明;齐亚东;李海波;熊生春;;利用核磁共振研究特低渗透油藏微观剩余油分布[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文礼 通讯员 李亮;[N];中国石油报;2010年

2 整理 周琰 万晓光;[N];中国石油报;2011年

3 记者 喻宁;[N];经理日报;2003年

4 通讯员 常丽;[N];中国石油报;2001年

5 记者 宋维平 单超 李祖诗 通讯员 肖开桢;[N];中国石化报;2001年

6 杨文礼 张新民;[N];中国石油报;2000年

7 徐春雷 记者 杨庆;[N];延安日报;2009年

8 高荣晓;[N];中国石油报;2004年

9 周泽山;[N];中国石化报;2003年

10 记者 赵士振 通讯员 贾玉涛;[N];中国石化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于荣泽;特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数值模拟研究及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11年

2 赵明国;特低渗透油藏CO_2驱室内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3 吴景春;改善特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效果技术及机理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6年

4 崔宝文;大庆外围扶杨油层渗流机理及开发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王学武;大庆外围特低渗透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及渗流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达;特低渗透油藏驱替动力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1年

2 任波;陕北特低渗透油藏注氮气提高采收率数值模拟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2年

3 丁杨海;特低渗透油藏注氮气提高采收率室内实验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1年

4 王宁宁;悬浮颗粒对特低渗透油藏注水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10年

5 刘新菊;特低渗透油藏中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张玉娟;特低渗透油田磁化射流振荡增注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11年

7 王小培;大港油田低—特低渗透油藏水力冲击波、化学复合解堵技术[D];西安石油大学;2010年

8 李松涛;低、特低渗透油藏渗流特征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9 刘志远;特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10年

10 赵亚文;特低渗透油藏裂缝分布规律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多孔介质中泡沫流动等效数学模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54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ysx/1454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c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