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数学论文 >

低秩和紧致表示在几何建模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8-04-04 16:53

  本文选题:隐式曲面 切入点:曲面重建 出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摘要】:由离散的点云构造光滑的曲面表示是几何建模与计算机图形学中的基本问题。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隐式曲面重建已成为研究的焦点之一,这是由于隐式表示具有许多优点,例如其易于实现交、差、并等集合操作,能够表示几何和拓扑比较复杂的物体。但是对于复杂的模型,现有的隐式曲面重建方法所得到的隐式表示的存储量往往是巨大的。本文第三章、第四章正是结合这一背景,就如何降低隐式表示的存储量进行了相关研究。在第三章,我们基于一种新的隐式表示形式——多层有理代数样条曲面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曲面重建算法。为了得到具有紧致表示的隐式曲面,我们结合张量的低秩逼近技术建立了局部拟合模型,然后将此模型转化为凸优化问题并用ADMM算法和CP分解算法求解。实验表明,与现有的方法相比,我们的方法可以大大降低隐式表示的存储量,同时能够得到高质量的重建结果。此外,我们的方法还具有较强的自适应能力。然而,上述的多层有理代数样条曲面只有零阶连续。为了能够重建出具有更高光滑性的隐式曲面,同时进一步降低隐式表示的存储量,本文第四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场引导的隐式曲面重建方法。我们采用层次B样条作为曲面表示形式,以近似的相场函数作为引导,通过求解曲面拟合模型重构得隐式函数,该函数在隐式曲面附近的值由-1平滑地变化到1,而在其他区域的值为常数(1或-1)。和现有的方法相比,我们的方法重构得到的隐式曲面的存储量更小,并且此曲面具有更高阶连续性。此外,绝大部分曲面重建方法需要输入点云的法向信息。然而,许多实际扫描的数据的部分法向是缺失的,或者法向信息不可靠,这给曲面重建带来了挑战和困难。而我们的方法无需输入点云的法向信息,这是本文方法的一大优势。在等几何分析中,区域的参数化和矩阵的装配是两个关键的步骤。我们研究发现,如果参数域和计算域间的映射的秩比较低,那么求解方程过程中矩阵装配所需的时间将大大减少。本文第五章在这一背景下,就如何降低等几何分析中参数表示的秩进行了相关研究。我们使用张量的低秩逼近技术构造了一种低秩的拟共形映射。为了计算该映射,我们给出了一种有效的算法,其主要思想是交替地求解两个子问题。实验表明,我们的方法可以得到计算域的低秩参数表示。此外,相比于已有的方法,我们的参数化结果的扭曲更低。
[Abstract]:It is a basic problem in geometric modeling and computer graphics to construct smooth surface representation from discrete point clouds.However, for complex models, the storage capacity of the implicit representation obtained by the existing implicit surface reconstruction methods is often enormous.The third chapter and the fourth chapter focus on how to reduce the storage capacity of implicit representation.In chapter 3, we propose an adaptive surface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a new implicit representation, multilayer rational algebraic spline surface.In order to obtain an implicit surface with compact representation, a local fitting model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Zhang Liang's low rank approximation technique. Then the model is transformed into a convex optimization problem and solved by ADMM algorithm and CP decomposition algorithm.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methods, our method can greatly reduce the storage capacity of implicit representation and obtain high quality reconstruction results.In addition, our method also has a strong adaptive ability.However, the above multilayer rational algebraic spline surfaces have only zero order continuity.In order to reconstruct implicit surfaces with higher smoothness and further reduce the storage capacity of implicit representations, a phase field-guided implicit surface reconstruction method is proposed in chapter 4.We use the hierarchical B-spline as the surface representation and the approximate phase field function as the guide, and reconstruct the implicit function by solving the surface fitting model.The value of the function changes smoothly from 1 to 1 near the implicit surface, while the value in other regions is constant 1 or -1.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methods, the implicit surface reconstructed by our method has less storage and higher order continuity.In addition, most surface reconstruction methods need to input normal information of point cloud.However, part of the normal direction of the scanned data is missing, or the normal information is unreliable, which brings challenges and difficulties to surface reconstruction.Our method does not need to input the normal information of the point cloud, which is one of the advantages of this method.In isometric analysis, the parameterization of region and the assembly of matrix are two key steps.It is found that if the rank of the mapping between the parameter domain and the computational domain is low, the time required for matrix assembly in the process of solving the equation will be greatly reduced.In the fifth chapter, we study how to reduce the rank of parameter representation in isometric analysis.We use Zhang Liang's low rank approximation technique to construct a low rank quasiconformal mapping.In order to calculate the mapping, we present an efficient algorithm, whose main idea is to solve two subproblems alternately.Experiments show that our method can obtain the low rank parameter representation in the computational domain.In addition, the distortion of our parameterized results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existing methods.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O186.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爱荻;隐式曲面的保凸条件[J];大连铁道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2 余正生,吴启迪,李启炎;基于八叉树的隐式曲面与隐式曲面求交[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5期

3 张焕玲;隐式曲面的一种光滑拼接定义[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02年05期

4 石雄辉,彭国华;隐式曲面与参数曲面的G~3过渡[J];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2003年02期

5 罗正伟;;RBF函数的孔洞修复技术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周元峰;张彩明;高珊珊;;法向约束的隐式曲面多边形化[A];中国计算机图形学进展2008--第七届中国计算机图形学大会论文集[C];2008年

2 庞明勇;卢章平;潘志庚;;基于适应性细分的隐式曲面快速多边形化算法[A];全国第13届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CAD/CG)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厉玉蓉;雷娜;张树功;冯果忱;;二次隐式曲面的拼接与应用[A];几何设计与计算的新进展[C];2005年

4 苗兰芳;周廷方;彭群生;;稠密采样点模型的快速隐式曲面重建[A];中国计算机图形学进展2008--第七届中国计算机图形学大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建国;潘振宽;魏伟波;石洁;李华;;隐式曲面上图像分割的Chan-Vese模型[A];图像图形技术研究与应用2009——第四届图像图形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陈矛;梁荣华;吴福理;黄鲜萍;蒋莉;;三维颅骨孔洞修补技术研究[A];中国计算机图形学进展2008--第七届中国计算机图形学大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俊杰;基于GPU的隐式曲面多边形化和造型技术[D];浙江大学;2015年

2 潘茂东;低秩和紧致表示在几何建模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3 周元峰;隐式曲面交互造型及其网格化处理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江永全;径向基函数隐式曲面的研究及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5 刘含波;基于散乱点云数据的隐式曲面重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6 林俊聪;结合隐式曲面的网格融合[D];浙江大学;2008年

7 宋兴华;基于隐式曲面的几何造型理论与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8 李伟涛;三角形网格上曲面重构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9 吴春林;基于PDE的隐式曲面上的图像处理[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10 高珊珊;曲面造型理论及其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为;基于卷积曲面的三维树木建模[D];广西大学;2015年

2 柳慧谱;汽车外观造型的三维网格模型分割与建模[D];贵州大学;2015年

3 付明珠;一种新的隐式曲面求交的跟踪算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4 王强;隐式曲面重建及物体拓扑特征匹配方法研究[D];中北大学;2016年

5 殷学会;基于粒子的隐式曲面多边形化[D];浙江大学;2005年

6 王静;基于粒子采样的隐式曲面多边形化[D];济南大学;2012年

7 段轶豪;基于隐式曲面的离散网格过渡技术研究及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8 余莉;隐式曲面多边形化[D];浙江大学;2004年

9 温维亮;基于隐式曲面的三维树木建模及其可视化[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10 武敬民;三维点云处理及隐式曲面三维重构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中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7108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ysx/17108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3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