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论数学模型在共性技术立项决策中的应用
本文选题:决策论 + 数学模型 ; 参考:《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19期
【摘要】:政府对共性技术立项作科学论证,使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这对于贯彻国家科技政策、促进共性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决策论的数学原理,针对共性技术立项决策的现实情况构建决策模型,并对参与主体的损益矩阵进行了推理,为共性技术项目立项决策机制的确立提供了新的视野。
[Abstract]: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government to make scientific argumentation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on technology to maximize its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carrying out the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mmon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mathematical principle of decision theory, the decision model is constructed according to the reality of general technology project decision, and the profit and loss matrix of the main body is inferred, which provides a new vision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decision making mechanism of common technology project.
【作者单位】: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673004)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07AbJG155) 北京市属管高校人才强教计划项目(51070038)
【分类号】:F224;F12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唐五湘,周飞跃,程桂枝;关于设立国家重大共性、公益性技术推广应用计划的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年10期
2 张云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2007年S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仓海;唐德善;;水资源公共政策:概念与体系[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4期
2 王申;刘辉;;谈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困境[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任丽;沙凯;;我国共性技术筛选标准研究[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刘升忠;;社会主义行政管理学发展之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10期
5 张云昊;;结构二元性:公共政策与个体理性行动之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江永清;;稀缺性、政府与市场作用边界问题——超越传统的公共物品分析途径[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7 梁晓农;赵民;;论城市规划公共政策中的“协调原则”[J];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05期
8 何流;;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解析[J];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06期
9 杨刚;;少数民族群体对公共政策过程有效性的影响[J];大理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10 陈潮光;;利益视角下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途径的选择[J];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杨中茂;;基层政府政策执行力建设的路径探讨[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刘庆乐;;工具选择与政策创新[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阚兴龙;;基于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地区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以东莞市为例[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3)[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爱良;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利益博弈[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刘军安;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建设与健康促进项目绩效评价[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张淑华;权利与权力双重视角下的网络民意与公共决策[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张年;转型期物业管理的社会政策分析[D];复旦大学;2009年
5 董祚继;中国现代土地利用规划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6 甘强;经济法利益理论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7 张蓉;中国普通高校学费政策评估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8 王怀兴;中国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郭厚禄;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10 崔颖;西部地区村卫生室卫生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敏娜;科学发展取向下的我国公共政策制定范式转换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丁淑超;社会公正视域中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杨勇慧;政府政策执行中的非公共性探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4 穆晓莉;美国思想库教育决策咨询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刘晨晴;基础教育弱势学生支持政策构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邵亮亮;退耕还林政策的执行难题及其对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7 祝淑月;民主党派与公共政策制定[D];复旦大学;2008年
8 罗云恒;基于战略地图理论视角的政府执行力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范丽琴;上海市流动人口政策演变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10 吴晓东;基于共性技术的产业技术路径控制能力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吴建南,李怀祖;政府在发展基础设施的技术──共性技术和基础技术中的作用[J];科技导报;1998年12期
2 杨宏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1998年01期
3 刘星辉;论公益性、商业性地质工作区别、联系及运行[J];中国地质矿产经济;2001年01期
4 唐五湘,周飞跃,牛芳;新时期我国科技成果分类方法与国家重点科技成果推广计划的覆盖范围[J];中国科技论坛;2005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显东;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理论研究及实证分析[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2 雷叙川;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平雷;决策论[J];铁道建筑;1985年06期
2 ;国家推广重大共性技术[J];江苏农机与农艺;1995年03期
3 柴振荣;生产指标体系的不稳定性[J];管理科学文摘;1998年09期
4 吴贵生,李纪珍;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体系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3年04期
5 吴玉广;试论先进适用的共性技术与推广[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03年08期
6 虞锦江;梁年生;马寅午;管家宝;;现代流域规划程序的数学模型[J];水电能源科学;1989年04期
7 高卫国;;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判模型拟构[J];商场现代化;2006年13期
8 叶向平;建立精神文明建设指标体系断想[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1991年08期
9 周殿富;决策论微[J];领导文萃;1994年06期
10 吴贻永,葛震明;联合国城市指标体系概述与评价[J];城市问题;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守煜;;人的数学模型的研究[A];第一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3年
2 李凡长;;人的n-维信息输入输出数学模型[A];第一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3年
3 易小林;单平;罗震;;CO_2气体保护焊中焊丝熔化速度的数学模型[A];第十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2册)[C];2001年
4 沙斌;袁修干;;二维人体热调节系统数学模型[A];第一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3年
5 于顺安;;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的数学模型[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6 程鹏;桑和会;罗宁;;安徽省森林生态网络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的探讨[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7 常维宝;;银行机构评价的数据仓库设计方案[A];Data Analysis, Econo-physics and Risk Management--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1年
8 陈科;王天舒;李俊峰;;矩形贮箱内液体晃动的数学模型[A];第八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摘要[C];2003年
9 李学迅;何复伦;郭华;刘迎春;;云南省教育信息化指标体系建设初探[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宿立伟;程树森;;高炉回旋区的模型研究[A];2006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会议暨炼铁年会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索阿娣 通讯员 左秋红;高度关注前沿技术与关键共性技术[N];中国航天报;2009年
2 国家发展改革委小康项目课题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3 林成;贵阳 生态文明城市指标体系出台[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4 记者 孟知行;闵行推出民生指标体系[N];解放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曾军;构建“上海指标体系”[N];社会科学报;2003年
6 记者 陈栋;指标体系涵盖市民生活[N];苏州日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晏燕;未来软件共性技术:机会来了[N];科技日报;2004年
8 肖江邋马晓丹;出台指标体系贵阳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有章可循[N];中国旅游报;2008年
9 彭兴庭;共性技术研发还需市场机制[N];中国工业报;2008年
10 蒋贤;破解共性技术难题[N];韶关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航;中国区域农业竞争力的评估及比较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2 李小芳;日光温室的热环境数学模拟及其结构优化[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3 杨文武;中国房地产业指标体系建立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4 邵国晨;基于数据挖掘的决策支持系统及应用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5 陶忠祥;位置敏感探测器在头位跟踪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5年
6 杨正华;海上地震勘探模拟实验研究及二次定位理论探讨[D];长安大学;2004年
7 祁建伟;玻璃熔制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D];清华大学;1996年
8 陈军飞;城市生态系统诊断预警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9 黄乃艳;光动力疗法治疗鲜红斑痣的数学模型的建立及验证[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10 王家合;城市政府质量管理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广鑫;我国普通高校学生评教指标体系问题的调查与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2 刘静;医科社区教学基地评价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3年
3 刘文清;论图书馆评价[D];湘潭大学;2003年
4 周勇;带可调炉喉导料板的钟式高炉布料数学模型的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4年
5 檀俊铭;胜利油田采油厂中层管理者考核评价系统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6 司景;氮肥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方法及实例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7 刘俊杰;胶版印刷专色油墨的计算机配色方法[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8 郑应亨;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及指标体系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9 姜晓丽;以能力为基础的临床护理专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10 赵峰;国有煤矿创新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0388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ysx/2038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