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数学论文 >

乳状液在孔隙介质中渗流规律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9-14 09:04
【摘要】:本文研究乳状液在孔隙介质渗流过程中压力梯度对孔隙介质渗透率的影响规律。 在石油开发中,有些原油是以乳状液形式采出的,许多提高石油采收率的过程都有乳状液的出现及其渗流问题,乳状液在孔隙介质中的渗流规律是石油工业的一个重要问题,对其规律的深入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了乳状液渗流的特性,并从其流动特性来考虑如何进一步提高石油采收率。通过实验具体研究了在恒定压力梯度作用下,孔隙介质的渗透率随注入孔隙体积倍数而变化的规律,研究了压力梯度的改变对孔隙介质渗透率的影响以及乳滴大小、界面张力对渗透率变化的影响规律。主要完成了以下研究内容: 对乳状液在孔隙介质中渗流的微观机理和物理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制作了填砂微观观察模型和填砂光刻玻璃微观观察模型。利用这些模型,对乳状液在孔隙介质中渗流的过程进行了直接观察,得出了乳状液在孔隙介质中渗流的微观机理,并取得了乳状液渗流的照片。结果表明:孔隙介质渗透率下降的原因是乳滴在孔隙介质中的滞留;乳滴在孔隙介质中的滞留主要有在孔隙喉道处的卡堵和在孔隙介质表面的附着;滞留在孔隙介质中的乳滴在一定的压力梯度作用下可以重新启动。 实验研究了在恒定压力梯度条件下,孔隙介质的渗透率随注入孔隙体积倍数变化的规律。用不同渗透率的岩芯进行了乳状液在岩芯中的渗流实验,测定了岩芯在不同注入孔隙体积倍数时的渗透率,得出了在恒定压力梯度条件下岩芯渗透率随乳状液注入孔隙体积倍数的增加而下降的规律。 实验研究了压力梯度的改变对孔隙介质渗透率的影响规律。分别选取不同的恒定压力梯度,进行了乳状液在岩芯中的渗流实验,,测定了在不同注入孔隙体积倍数时岩芯的渗透率。实验结果表明:岩芯渗透率下降的程度与压力梯度有关,随着压力梯度的增大,岩芯渗透率下降的程度降低。 实验研究了在相同和不同压力梯度条件下乳滴大小和界面张力对孔隙介质渗透率变化的影响规律。在恒定压力梯度条件下,分别用界面张力相同、乳滴大小不同的乳状液和乳滴大小相同、界面张力不同的乳状液进行了岩芯渗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恒定压力梯度条件下,岩芯渗透率的变化程度与乳滴大小、界面张力有关。乳状液的乳滴越大,孔隙介质的渗透率下降程度越大;乳状液的界面张力越大,孔隙介质的渗透率下降的程度越大。 理论研究了在相同和不同压力梯度条件下乳滴大小和毛管数对孔隙介质渗透率的影响规律。用乳状液渗流的“过滤模型”计算了在恒定压力梯度条件下孔隙介质渗透率随注入孔隙体积倍数变化的规律、乳状液乳滴大小对孔隙介质渗透率的影响规律、毛管数对孔隙介质渗透率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在恒定压力梯度条件下,孔隙介质渗透率的变化程度和乳滴大小、界面张力有关,乳滴越大孔隙介质渗透率下降越严重,毛管数越小孔隙介质渗透率下降越严重。这些结论和实验结果一致。 用新的数学模型理论研究了在相同和不同压力梯度条件下孔隙介质渗透率的变化规律。建立了新的含有滞留乳滴重新启动因子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该数学模型对乳状液在孔隙介质中的渗流问题进行了理论计算。该数学模型考虑了在孔隙介质中滞留的乳滴在一定压力梯度下重新启动的机理。用数值优化、参数查找方法进行了数值计算,将乳状液渗流微分方程的数值积分和数值优化技术联合编程,成功地求解了乳状液在孔隙介质中的渗流行为。 从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两方面证明了,在乳液流情况下,孔隙介质的渗透率和压力梯度有关;孔隙介质渗透率的变化程度与乳滴大小和界面张力有关。本文从乳状液渗流的特点来考虑提高石油采收率,是一种全新的三次采油方法。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大庆石油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TE3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康万利;曹东青;刘延莉;孟令伟;范海明;;固体颗粒稳定乳状液研究进展[J];日用化学工业;2011年04期

2 魏小林;陈钥利;张燕;蒲前梅;;油水界面张力与稠油乳化的关系[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1年07期

3 顾龙建;源博恩;赵强忠;赵谋明;;pH调控-热处理改善大豆蛋白中间组分乳化特性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1年05期

4 张莉;丁瑶;;液膜分离处理H酸废水的渗透传质过程分析[J];环保科技;2011年02期

5 韩鹏杰;李光玉;范仁俊;封云涛;张润祥;;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乳剂的配方研究[J];现代农药;2011年04期

6 王尚文;李巍;张浩;周钱刚;;高压脉冲电场破乳的影响因素探讨[J];广东化工;2011年05期

7 孙琳;蒲万芬;吴雅丽;辛军;;表面活性剂高温乳化性能研究[J];油田化学;2011年03期

8 刘志明;孙清瑞;张丽媛;张清荣;;乳化冷餐油的抗氧化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11年07期

9 马卓慧;;煤焦油乳化研究[J];河南化工;2011年13期

10 ;表面活性剂的重要作用[J];日用化学工业;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婉萍;;液晶结构乳状液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A];第八届中国化妆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阚晋;;一个孔隙介质力学模型及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应用[A];北京力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郭黎明;康万利;于德水;;长春岭热采产出稠油乳状液稳定性及失稳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韩其玉;刘仲一;;具有封闭孔隙的孔隙介质界面连续条件研究[A];199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5 王永健;康万利;于英俊;;红岗油田二元驱原油模拟乳状液稳定性分析[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高永新;胡恒山;;孔隙介质中几种点源辐射的震电波场[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7 杨顶辉;牟永光;王尚旭;;孔隙介质中基于BISQ模型的地震传播理论Ⅰ——弹性波传播方程[A];1998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8 韩其玉;牟永光;;孔隙介质声波模型边界条件[A];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9 胡洁;俞金飞;章东;龚秀芬;潘世明;;乳状液超声特性的分析[A];中国声学学会2003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3]论文集[C];2003年

10 徐慧;杨睿;张寅平;王馨;黄哲;林佳;;相变材料及相变乳状液的热性能[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年会资料摘要集(2)[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春银;多种爆裂玉米加工技术[N];河北科技报;2007年

2 郭少玉 罗照春;流产不觉痛 感觉象做梦[N];湖北科技报;2000年

3 项成博;微生物采油技术增加产量降低含水[N];地质勘查导报;2005年

4 记者  张亮;新型活性剂使油水分离更容易[N];科技日报;2006年

5 ;常见中药材的水试鉴别法(一)[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6 晓波;纳米级燃油问世[N];中国矿业报;2005年

7 ;用于可蒸馏包装容器的包装叠层[N];中国包装报;2005年

8 郭静邋李鑫;我的理想是把沙漠变成草原[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9 汇编;猪常用灭活疫苗[N];山东科技报;2005年

10 郁红;水试法鉴别中药材(二)[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学文;乳状液在孔隙介质中渗流规律的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4年

2 邹冠贵;孔隙介质地震波传播及衰减特征评价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3 夏立新;油水界面膜与乳状液稳定性关系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3年

4 郭密文;高压封闭环境孔隙介质中化学浆液扩散机制试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5 王凤琴;乳状液在多孔介质中渗流规律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6 黄琨;孔隙介质渗流基本方程的探索[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7 吴俊;陶瓷膜乳化法制备单分散乳状液的研究及应用[D];南京工业大学;2006年

8 林畅;冷冻解冻法破除油包水型乳状液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9 王瑛瑶;水酶法从花生中提取油与水解蛋白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5年

10 孙文彬;疏水缔合羟乙基纤维素(HMHEC)及其与锂皂石、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稳定的乳状液[D];山东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樊三林;超稠油破乳剂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5年

2 李倩;W/O型油墨清洗剂的研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3 周继柱;原油乳状液的稳定性及Dendrimer聚醚破乳剂的合成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4 马健伟;电脱水器垮电场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D];大庆石油学院;2005年

5 李梦坤;特高含水原油体系特性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5年

6 方云;铸铁件工序间水溶性防锈剂FY-1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周丽萍;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化学破乳的研究[D];大庆石油大学;2006年

8 易平凡;孔隙介质的动力响应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9 毛迪凡;孔隙介质渗流基本方程的改进[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10 曲文宇;理想孔隙介质超声蠕动以及超声波在其中的传播[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422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ysx/22422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5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