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数学论文 >

基于平均场方法对社会自组织行为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10 20:00
【摘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升,人类的交流与交往更加频繁,我们需要对社会现象进行越来越多的描述与解释,对网络舆情以及网络信息的交流与变质过程等的人类社群行为的研究探讨也越来越深入,也越来越意识到此项研究的重要性。本论文利用物理平均场方法对社会自组织网络中的多稳态现象及稀有事件进行了研究。针对社会自组织现象以及由此出现的集群行为,通过运用平均场方法及朗之万方程建立了一个在较小的开放社区内的自组织动力学数学物理模型,在模型中设置了“劝说强度”和“温度”两个关键参数,并把这个模型描述为一个时间离散的迭代过程,引入拟势的方法进行理论了计算,得到模型的理论结果,并利用CPP编写计算程序进行蒙特卡洛模拟计算。理论和模拟计算的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理论模型具有双稳态特性。模型中设立的两参数对系统有很大的影响,一个合适的“强度”和较低的“温度”会使得系统出现双稳态。从宏观拟势上观察整个系统,温度较低时系统更难从某一势阱逃逸。同时,“强度”这个参数既不是很高也不是很低的时候可以使得势阱最深。在这个意义上,稳态切换的转移时间变得更长,系统总体将更为稳定。本文中的双稳态模型较好地解释了社会集群的双稳特性,理论模型计算的结果与模拟试验结果吻合。本文提出的模型在解释集群现象的出现以及集群现象的稳定性方面给出了更加精确的计算结果,所用的拟势计算方法和提出的双稳模型可以用在其他交叉学科问题研究上。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productivit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human living standards,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become more and more frequent. We need to describe and explain more and more social phenomena. The research on human community behavior, such as network public opinion and the exchange and deterioration of network information, is also more and more in-depth, and more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this study. In this paper, the physical mean field method is used to study the multi-stable phenomena and rare events in social self-organized networks. In view of the phenomenon of social self-organization and the resulting cluster behavior, a mathematical and physical model of self-organization dynamics in a small open community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the mean field method and Langevan equation. Two key parameters, "persuasion intensity" and "temperature", are set up in the model, and the model is described as a discrete iterative process in time. The pseudo-potential method is introduced to carry out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and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of the model are obtained. The Monte Carlo simulation calculation is carried out by using CPP program. The theoretical an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odel is bistable. The two parameters in the model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system. A suitable "strength" and a lower "temperature" will make the system bistable. When the temperature is low, it is more difficult for the system to escape from a potential well. At the same time, when the "intensity" parameter is neither very high nor very low, the potential well is deepest. In this sense, the transition time of steady-state handoff becomes longer and the system will be more stable as a whole. The bistable model in this paper can explain the bistability of social cluster. The calculated results of the theoretical model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model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gives more accurate results in explaining the appearance of cluster phenomenon and the stability of cluster phenomenon. The proposed pseudo-potential calculation method and the proposed bistable model can be used in the study of other interdisciplinary problems.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157.5;O211.6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鹤来,苏育嵩;平均场分解初探[J];海洋学报(中文版);1987年04期

2 徐躬耦;;非厄密平均场的动态描述——一个简化模型之例[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88年02期

3 马鹤来,苏育嵩;平均场分解初探[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89年S1期

4 马中玉,陈宝秋;1.28 超核性质的相对论平均场研究[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1995年00期

5 宁平治,谭玉红,李磊,罗延安;超核的相对论平均场计算(英文)[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4年12期

6 魏成文;;对平均场模型的分析和改进[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02期

7 沈姚崧,,任中洲;对Λ超核的相对论平均场计算[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97年09期

8 钟显辉,李磊,张小兵,宁平治;A~50区同位素的相对论平均场研究[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3年07期

9 胡西多,邵明珠,罗诗裕,刘勇生,朱德海;二维晶化束的平均场概念和单粒子模型(Ⅱ)[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4年02期

10 郭晓逊;;平均场加邻近轨道对力模型下的角动量投影[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吕炳楠;周善贵;赵恩广;;基于相对论平均场模型系统研究原子核裂变位垒[A];第十四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潘峰;;严格可解的平均场加对力模型综述[A];第十次全国核结构研讨会暨第六次全国核结构专题讨论会会议文集(二)[C];2004年

3 杨丁;马中玉;曹李刚;;连续相对论无规位相近似的研究[A];二00九全国核反应会暨生物物理与核物理交叉前沿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杨泗春;孟杰;周善贵;;基于相对论平均场的解析延拓方法对非束缚态能量和宽度的研究[A];Radioactive Nuclear Beam Physics--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0年

5 李磊;党蕾;钟显辉;宁平治;;K-介子平均自由程的相对论平均场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中高能核物理大会暨第六届全国中高能核物理专题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6年

6 申虹;;夸克平均场模型研究有限核及超核[A];第十二届全国核物理大会论文集(上)[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瑞敬;平均场随机系统最优控制及其相关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2 徐瑞民;平均场随机系统理论及其应用[D];山东大学;2014年

3 王延楠;核物质中的平均场及高阶项贡献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少鹏;平均场博弈模型及其在港口煤炭企业中的应用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2 叶雨松;基于平均场方法对社会自组织行为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3 颜浩;平方增长的平均场倒向随机微分方程[D];山东大学;2015年

4 杜蘅;平均场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的性质及应用[D];山东大学;2012年

5 娄延俊;平均场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的线性二次最优控制及非零和微分对策[D];山东大学;2013年

6 陈玉艳;平均场加邻近轨道相互作用对力模型在大形变核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7 黄鹏琰;平均场倒向随机系统微分博弈理论及其应用[D];山东大学;2015年

8 秦永立;平均场正倒向随机微分方程及相关问题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9 姚友坤;Nilsson及轴对称相对论平均场加邻近轨道对力模型对大形变核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10 陈月娥;平均场加质子—中子邻近轨道对力模型及对超铀区核的统一描述[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2630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ysx/22630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1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