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数学论文 >

共演化网络传播动力学及其控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19 08:58
【摘要】:复杂网络研究关注个体之间的微观相互作用所导致的宏观现象,特别是复杂网络上各种动力学研究。流行病传播动力学是其中的研究热点之一,其目标是将理论研究应用于真实流行病传播建模、仿真和预测,最终用于流行病控制措施和群体激励机制的设计。传统流行病传播主要研究静态网络结构对流行病传播的影响。当前研究虽然可以很好地解释一些现象,但考虑的因素单一,过于理想化。为了能更好地重现真实流行病传播过程,必须将更多实际因素融入流行病传播建模中。真实流行病传播研究表明个体行为反应对流行病传播的影响很大,如艾滋病和埃博拉等。个体行为反应是指个体会根据流行病状态改变自己的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变其连接关系,而连接结构的变化反过来又影响流行病传播,从而使得流行病传播的网络是共演化网络而不是静态网络。针对当前建模过于简化的问题,本论文重点关注共演化网络中传播动力学及其控制应用研究,主要包括如下三方面的工作:(1)研究了所有个体属性均相同的同质共演化网络中的流行病传播及控制。针对当前同质共演化网络中流行病传播研究只关注稳态特性,忽略了暂态特性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同质共演化网络中流行病的暂态传播过程,发现传播过程中网络会演化形成社区结构;然后,分别提出了基于社区结构的免疫和隔离控制策略,对比发现这两种策略均比相应的随机控制策略高效。更重要的是,两种策略都表明流行病控制的时机很重要,且关键时间点就是强社区结构形成的时候。这些结果深化了对流行病传播的理解,为流行病的预测和控制提供了新视角。(2)深入研究了个体属性存在差异的异质共演化网络中的流行病传播及控制。考虑到个体易感性存在差异,本文首次提出了异质共演化传播模型。首先,分析了传播阈值和稳态结构特征,发现个体易感性的异质性能使传播阈值增大,并且在逐步适应流行病的过程中网络会自组织成连边异质但更鲁棒的结构。然后,研究了传播阈值增大现象的相变点,发现阈值增大的原因是模型中存在同质共演化网络中不存在的传播行为,且此行为所在区域的分界点分别是局域跨临界分岔点和全局异宿分岔点。最后,通过暂态传播过程分析,本文继续研究了鲁棒结构的形成过程及结构特性,发现网络是通过自组织成核心-边缘结构来抵御流行病的传播。据此,本文提出了偏好重连边策略,此策略可以通过促进核心-边缘结构的形成来更有效地抑制流行病传播,从而也验证了暂态分析的正确性。这些结果体现了多因素共同研究的重要性,同时也为流行病控制措施的设计提供了参考。(3)研究了信息-流行病的耦合传播。鉴于行为反应依赖于个体获取的信息,而当前信息传播网络与流行病传播网络完全不同,本文研究了耦合共演化网络中信息和流行病传播的相互作用。一方面,本文研究了静态耦合网络中信息-流行病传播,其中收到信息的个体会以一定概率接种疫苗。结果发现流行病传播能触发信息传播,同时信息传播可以促进免疫措施的采纳和抑制流行病的传播。另一方面,鉴于真实网络结构具有时变特性,本文继续研究了时变耦合网络中信息和流行病传播的相互影响,其中收到信息的个体会采取措施以避免被感染。我们发现了与静态耦合网络类似的相互影响模式,并且网络结构特征对流行病传播和信息传播对流行病的抑制作用有很大的影响。最后据此提出了能有效抑制流行病传播的个体活跃度自适应变化策略。这些研究为有效地利用信息传播激励人们采取自我保护措施提供了依据。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157.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冶;姚令侃;;流行病传播自组织临界性模型适用性探讨[J];灾害学;2008年03期

2 张玉;李亦芳;尹腾飞;;流行病在空间分布人群中的传播模型[J];计算机仿真;2010年08期

3 张扬夫;胡柯;唐翌;;复杂网络上流行病传播阈值的有限尺寸效应[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4 梅程远,,李祝,邓芳;流行病传播数学模型中的正拟周期解[J];松辽学刊(自然科学版);1995年01期

5 刘宏鲲;唐明;;全球性流行病传播研究综述[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11年03期

6 李睿琪;唐明;许伯铭;;多关系网络上的流行病传播动力学研究[J];物理学报;2013年16期

7 夏承遗;刘忠信;陈增强;孙世温;袁著祉;;复杂网络上具有分布式传染速率的流行病传播行为(英文)[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8年12期

8 张莉丽;;CA在流行病传播研究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3年02期

9 许田,张培培,姜玉梅,苏蓓蓓,何大韧;流行病传播模型与SARS[J];自然杂志;2004年01期

10 吴晓;;三种不同机制无标度网络的对比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傅新楚;杨孟;陈关荣;;复杂网络上的传播动力学:阈值与全局稳定性分析[A];第九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会议手册[C];2012年

2 黄东晖;林宇;金跃辉;程时端;;包的重排序及对网络和应用性能影响的研究[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傅新楚;杨孟;陈关荣;;复杂网络上的传播动力学:阈值与全局稳定性分析[A];第十四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与会议议程[C];2013年

4 李少勇;卢泽新;张晓哲;;一种面向企业的用户与网络分离的新型网络编址技术[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5 石耀霖;;流体动力学、地震序列动力学和SARS传播动力学——跨越学科的科学思维[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黄东晖;金跃辉;林宇;程时端;;将VoIP应用性能参数映射到网络层[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陈栋;李文耀;程雯;;光网络的发展与挑战[A];2007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8 周鸣;常霞;;基于3G网络的增值业务系统的安全防护策略[A];2010年全国通信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刘仲平;董志;;浅谈VLAN在网络中的实际运用[A];第十五届全国煤矿自动化学术年会和中国煤炭学会煤矿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黄翠仙;;厦门市气象局网络的VLAN设计[A];2005年泛珠三角气象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文清 马腾;如何搜集民事诉讼网络证据[N];榆林日报;2011年

2 亚信公司应用咨询部 韩少云;运用网络技术 分析网络业务[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0年

3 张彤;网络简化后的性能[N];网络世界;2009年

4 北京中创信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韩冰;中创信测:全面监测构建高性能的3G网络[N];通信产业报;2005年

5 杨虹;有一种网络帮助油田实现多点集中管理[N];中国石化报;2007年

6 本报特约撰稿 宋瑾 李洋;网络优化常用技法[N];计算机世界;2009年

7 本报记者 那罡;以“宽松”模式管理大学网络[N];中国计算机报;2010年

8 《网络世界》记者 蒙克;开放网络热浪袭人[N];网络世界;2014年

9 Cache Flow公司 李峰;您的网络能否有效管理?[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10 电脑虎;网络大厦的互联基础 ——TCP/IP协议[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慧;共演化网络传播动力学及其控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2 韩敦;人类行为模式对流行病传播影响的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3 阮中远;复杂网络上流行病传播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彭小龙;个体多样性对网络演化及流行病传播的影响[D];上海大学;2014年

5 胡骞;以内容为中心的网络中缓存技术的若干问题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6 方超;信息中心网络绿色节能机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7 赵君;异构无线网络中多维资源优化策略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8 许岗;机会网络中非稳态社会关系演化与社团划分[D];内蒙古大学;2016年

9 尹星;网络移动性支持关键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10 文坤;降质攻击及其防范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关玲;复杂网络上流行病传播[D];重庆师范大学;2016年

2 李诚;基于地面交通网络的流行病传播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6年

3 郭小凡;复杂网络上流行病传播动力学及汉越词语属性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年

4 聂啸宇;多重网络上的传播动力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

5 吴大宇;双层网络上的流行病传播[D];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

6 宋智超;基于人工社会的流行病传播与控制仿真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7 杨建宁;基于自主计算的流行病传播网络建模方法[D];吉林大学;2013年

8 张儒奎;复杂网络上的粒子凝聚和流行病传播[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王晓玉;小世界网络上疾病传播及控制的解析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李伟婵;基于超网络的企业微博粉丝兴趣挖掘[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5281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ysx/25281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4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