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数学论文 >

序列互相关性及循环码的构造与重量分布

发布时间:2020-04-25 13:17
【摘要】:周期序列与循环码的码字联系紧密,循环码的每一个码字在循环移位等价下的等价类与周期序列一一对应.利用二者之间的这种联系,可以由循环码构造序列集,也可以从序列集构造循环码.序列的相关函数是刻画密钥序列伪随机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循环码的重量分布不仅可以反映其纠错能力,而且针对某些检错和纠错算法,还可计算检错和纠错的错误概率.基于序列和循环码的迹函数的表达式,序列的相关函数和循环码码字的重量都可以由有限域上指数和的适当组合形式表示.因此,序列的相关分布与循环码的重量分布都能转化为有限域上指数和的值分布.本文运用有限域上的指数和与代数方程解数的讨论,研究了m-序列与其某些特殊采样因子对应的采样序列的互相关分布以及循环码的构造与重量分布.低相关序列在密码系统与CDMA通信系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而m-序列及其采样序列通常用于低相关序列族的设计.因此,寻找使得与m-序列的互相关函数取值较少的新的采样因子是一个有趣的问题.本文首先得到了一类二元Niho型采样因子d,证明了d-采样序列与m-序列的互相关函数有4个取值;通过有限域上元素的极坐标表示法,确定了由d定义的一类指数和的四值值分布.基于此,进一步确定了当采样因子d与m-序列周期的最大公因子为3时,该m-序列与其三条d-采样序列中每一条采样序列的互相关分布;另外,我们也计算了由采样因子d定义的具有二个非零点与四个非零重量的循环码的重量分布;还利用d构造了一类序列集,并确定了序列集中序列之间的相关分布,其中在某些情况下,它是低相关序列集.采用多相位的p-元序列构造理想相关序列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CDMA通信系统中地址码不断增加的实际需求.本文发现了一类奇素数p-元Niho型采样因子,证明了这类Niho型采样因子对应的采样序列的和序列与m-序列的互相关函数有3个或4个取值,并运用有限域上的指数和与代数方程的解数确定了其互相关分布.同样基于代数方程的解数讨论与完全非线性函数和几乎完全非线性函数的性质,并通过有限域上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得到了生成多项式为(x+1)mα(x)mαe(x)的循环码具有参数[5m-1,5m-2m-2,4]的充分必要条件,并构造了几类新的具有上述参数和生成多项式的最优五元循环码.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O15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贤梅;曹杨;;F_q+vF_q+v~2F_q上的斜常循环码[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17年02期

2 朱士信;孙中华;开晓山;;环Z_(2~m)上一类常循环码的挠码及其应用[J];电子学报;2016年08期

3 黄磊;朱士信;;环F_q+uF_q+u~2F_q上任意长度的负循环码[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14年12期

4 曹德才;朱士信;;环F_q+vF_q+v~2F_q上的常循环码[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12期

5 朱士信;王立启;;环F_p+uF_p+vF_p+uvF_p上的一类常循环码[J];数学物理学报;2013年04期

6 李锦;朱士信;;环Z_2+uZ_2+u~2Z_2上的斜循环码[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11期

7 李卓;邢莉娟;王新梅;;量子常数循环码[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8 孙广人;胡万宝;;分圆数与一类二元循环码的最小距离[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09年03期

9 朱碧;胡嘉卉;;重根循环码与周期序列之间的关系及结果的相互有效性[J];教育教学论坛;2009年02期

10 朱碧;胡嘉卉;;重根循环码与周期序列之间的关系及结果的相互有效性[J];教育教学论坛;200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成海生;占玉兵;翟家星;张高山;;基于动态循环码唤醒算法的超低功耗无线抄表技术的研究[A];2018智能电网新技术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8年

2 张培瑶;李锐;曾大治;;GNSS编解码算法研究[A];第八届全国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会刊[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金梅;序列互相关性及循环码的构造与重量分布[D];湖北大学;2018年

2 刘艳;几类有限环上迹码和常循环码的研究[D];安徽大学;2018年

3 刘花璐;关于拟循环码和常循环码的三个问题[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4 张良;常循环码对偶性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5 朱小萌;组合在循环码与序列中的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6 孙广人;经典二元不可约循环码的对偶、二元量子码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7 王立启;信息安全中的常循环码理论研究及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8 陈博聪;有限域上常循环码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9 廖大见;一类有限交换环上常循环码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10 陈建章;基于代数方法的编码理论及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坤凤;有限链环上常循环码的符号对距离及其秘钥共享应用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

2 李佳乐;有限环上常循环码的周期分布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

3 杨得清;一类指数和与一类循环码的重量分布[D];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

4 刘珂;基于q-多项式方法的循环码研究与构造[D];西北大学;2018年

5 吴晶伶;Z_3Z_9-加性循环码及其对偶[D];安庆师范大学;2018年

6 李萌;Z_2Z_4上的加性负循环码及其性质[D];安庆师范大学;2018年

7 张源玉;某些有限环上斜常循环码和量子码问题的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8年

8 黄山;常循环码的若干性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

9 戴伟;几类环上加性常循环码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

10 谢贤红;几类有限域上循环码的重量分布[D];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402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ysx/26402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9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