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dual Rickart模和奇异单dual Rickart模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O15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智强;周德旭;;关于投射子内射模[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6期
2 李庆;杨军;李高平;王芳贵;;交换环上的U-内射模[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2期
3 谢晋;王芳贵;胡晴;;P_∞-内射模及其刻画[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4期
4 史鹏军;;关于弱内射模几个性质的研究[J];甘肃科学学报;2014年04期
5 黄青鹤;陈建龙;;相对伪主内射模[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6 李建建;;相关于遗传挠理论的τ-内射模[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7 李小蓉;;w-内射模存在的意义及其性质[J];宜宾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8 李炳君;谭淑芬;邓华;;主内射模的一个注记[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韩仑;陈淼森;;关于M-主内射模[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赵玉娥;陈正新;;广义拟P-内射模的性质[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圣贵;;分次Morita对偶研究概况[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高增辉;泛Gorenstein同调方法及其应用[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2 于鹏;Gorenstein同调理论中的纯性和粘合[D];南京大学;2016年
3 张东东;半对偶模相关模类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4 潘群星;Gorenstein模和Hopf作用[D];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亚军;单dual Rickart模和奇异单dual Rickart模[D];兰州理工大学;2018年
2 陈顺莲;Cophantom理想和Cophantom数[D];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
3 黄智强;关于子内射模与子投射模[D];福建师范大学;2017年
4 谢小军;关于伪内射模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陈璐;I-内射模的概念及性质[D];苏州大学;2005年
6 谢晋;P_(n-)内射模与P_(∞-)内射模[D];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
7 吴明科;交换环上的w-内射模[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8 陈绪梅;[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9 韩仑;关于M-主内射模、拟主内射模、伪主内射模[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10 颜亮;(m,n)-内射模和上纯(m,n)-内射模[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383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ysx/2738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