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数学论文 >

基于人工湿地动力学模型的最优控制

发布时间:2020-08-25 05:17
【摘要】: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大量的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等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海中,导致水资源遭到严重污染,不但威胁人类的健康,还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因此,治理水污染、保护水资源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其脱氮机理和影响因素被大量学者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本文从生态学和经济学的角度,针对人工湿地中藻类种群生物量对污水处理的影响和三种氮态(有机氮、氨氮、硝氮)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利用最优脉冲控制原理和现代控制理论等,对藻类种群模型和人工湿地除氮的生态动力学模型进行分析与研究,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基于藻类种群的Logistic增长模型,以管理藻类种群的总成本为性能指标,建立具有脉冲效应的藻类种群管理模型.根据最优脉冲控制原理,获得最佳管理时刻和最佳管理水平.最后,通过数值模拟验证结果的有效性.第二部分,基于人工湿地中三种氮态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和协调拮抗作用,对已有的人工湿地除氮的生态动力学模型,应用现代控制理论的相关知识,对该模型进行能控性分析,得出系统能控的结论,并应用最速控制原理,获得满足排水标准的终端状态的最短时间.基于系统的稳定性,分三种情况讨论了达到排水标准的最短时间与系统达到稳定状态时所需时间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三种情况下人工湿地系统实现高效除氮的进、出水实施方案,为科学管理人工湿地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O232
【图文】:

示意图,示意图,污水,污水处理器


1 引 言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理综合体,主要包括稻田、鱼虾蟹养殖塘、水库、运河和污水处理工程等系统. 美国 Hammer博士将人工湿地定义为“为了人类的利用和利益,通过模拟自然湿地,人为设计与建造的由饱和基质、挺水植物与沉水植物、动物和水体组成的复合体”[1]. 作为一种综合的生态系统,人工湿地有着独具特色的净污机理、功能. 人们将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人工湿地上,污水在沿着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生物、物理、化学三重协同作用,通过吸附、滞留、过滤、氧化还原、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遮蔽、残留物积累、蒸腾水分和养分吸收及各类动物作用等对污水进行处理,以实现水体净化[2].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新型污水处理技术正在不断地受到全球环境领域的重视,也被称作“天然污水处理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矿;王友贞;汤广民;;水稻分蘖期淹水试验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5年10期

2 李亚静;朱文玲;黄柱坚;栗志芬;崔理华;;垂直流人工湿地脱氮过程的生态动力学模拟与分析[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5年04期

3 薛利红;杨林章;;太湖流域稻田湿地对低污染水中氮磷的净化效果[J];环境科学研究;2015年01期

4 张亚洁;王振省;李磊;郭俊;李婷婷;魏星;周明耀;;分蘖期全淹胁迫对水稻株型及产量的影响[J];灌溉排水学报;2014年06期

5 王振省;李磊;李婷婷;郭俊;方洲;魏星;郑瑶;张亚洁;;水稻分蘖期淹水对根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14年06期

6 李娣;李旭文;牛志春;王霞;师伟;于红霞;;太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水质指标间的关系[J];生态环境学报;2014年11期

7 金书秦;沈贵银;魏s

本文编号:28033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ysx/28033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3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