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数学论文 >

我国太阳能发电效率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9 23:59
   全球能源革命拉开序幕,开发利用新能源成为各国应对能源紧缺和改善环境气候的重要手段。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成为各国逐渐关注的焦点,太阳能发电对我国电源清洁化和多元化以及能源结构转型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研究我国太阳能发电效率的现状及变动趋势,了解效率分布的时空格局,为我国今后发展太阳能提出发展布局建议,有利于合理开发太阳能资源,优化太阳能发电布局,提高发电效率,避免建设资源浪费。可以为政策制定者进行今后的战略选择和制定提供参考借鉴,对提高我国太阳能发电效率具有实际指导意义。本文首先进行太阳能发电相关领域的文献综述,之后通过太阳能资源、发电结构、装机容量、发电量和既定政策来分析我国太阳能发电的现状和特点。分别从纵向时间、横向省际和全球视角,三个维度评价我国太阳能发电效率。利用BCC和CCR模型的投入和产出导向模型、Bootstrap-DEA方法、K-means聚类、Global-Malmquist模型进行效率测算和分析。系统搜集了太阳能发电相关数据,以期多角度多层次的测算与分析我国太阳能发电效率。截至2016年底,我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居世界第一,但太阳能在我国仍作为补充能源贡献发电。受国际政经大事和国内政策影响,我国太阳能发电效率波动较大,最低值出现在2011年和2013年。我国应在现有的太阳能发电规模条件下,通过技术进步实现集约化生产经营,应以技术进步作为提高效率的主要手段。我国2011-2015年的省际太阳能发电平均效率值水平偏低(0.42),太阳能发电高中低效率区与太阳能资源禀赋空间布局基本吻合,高中低三个分区效率值变化趋势总体一致。建议我国太阳能发电,仍以优先开发新疆、青海、甘肃和内蒙古为主,坚持开发宁夏、山西和陕西,更加关注以山东和江苏为代表快速发展的中东部地区的布局和管理。光伏发电大国均处于生产效率提高的进程,我国要制定适合国情的太阳能发展策略和政策,以正确合理的国家政策支持光伏产业发展。与此同时,还要加快实施以技术进步为核心、提高技术效率并重的创新驱动战略。
【学位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224;F426.61
【部分图文】:

地域分布,程度,太阳能资源,上网电价


图 3-1 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及地域分布(3)太阳能资源成为上网电价制定的基础2013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通知(发改价格[2013]1638 号),旨在发挥价格杠杆作用来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将全国分为三类太阳能资源区,根据各地太阳能资源条件和建设成本,相应制定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见表 3-2)。表 3-2 资源区及其包括的地区资源区 资源区包括的地区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Ⅰ类资源区包括宁夏,青海海西,甘肃嘉峪关、武威、张掖、酒泉、敦煌、金昌,新疆哈密、塔城、阿勒泰、克拉玛依,内蒙古除赤峰、通辽、兴安盟、呼伦贝尔以外地区最低包括北京,天津,黑龙江,吉林,辽宁,四川,云南,内

发电效率,高效区,平均值,负数


图 5-1 2011-2015 年中① 高效区(发电效率平均值在 0.6-1)② 中效区(发电效率平均值在 0.42-0.6古、青海、山东、山西、陕西、四川③ 低效区(发电效率平均值在 0-0.42)贵州、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偏平均效率值是负数,因此没有将其聚类方法,负数会单独归为一类,会

计算程序,计算结果,硕士学位论文,附录


计算结果的计算程序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玲;方建鑫;周鹏;;新能源发电绩效评价研究综述——基于多指标评价方法[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年01期

2 章玲;方建鑫;周鹏;;IV TI方法及其在新能源发电绩效评价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2013年11期

3 李宏舟;邹涛;;发电行业效率研究文献综述——基于DEA和SFA模型[J];产业组织评论;2013年03期

4 蔡立亚;郭剑锋;姬强;;基于G8与BRIC的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发电绩效动态评价[J];资源科学;2013年02期

5 陈枫楠;王礼茂;;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J];资源科学;2012年02期

6 马海良;黄德春;姚惠泽;;中国三大经济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基于超效率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11期

7 肖建华;姚正毅;孙家欢;;并网太阳能光伏电站选址研究述评[J];中国沙漠;2011年06期

8 刘晓欣;邵燕敏;张s

本文编号:28304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ysx/28304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b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