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井完井管柱力学—数学模型建立
本文关键词:水平井完井管柱力学—数学模型建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根据水平井井眼轨迹数据以及管柱上封隔器位置,建立了水平井完井管柱受力的力学模型,同时推导出了水平井完井管柱的有效轴向力的数学模型、管柱与井壁摩擦引起的附加力数学模型、流体摩阻引起的附加力的数学模型以及水平井造斜段曲率半径产生的轴向力的数学模型等。根据这些模型,文章开发了相应的水平井完井管柱强度设计的通用设计软件,建立了API油管和玻璃钢油管强度数据库。此力学—数学模型、油管强度数据库和所开发的软件在四川水平井气井中得到了应用,用开发的软件验证了4口井完井管柱强度设计。同时设计了两口水平井完井管柱的强度设计,证明了此力学—数学模型以及所开发的软件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作者单位】: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
【关键词】: 水平井 完井管柱 封隔器 力学模型 数学模型 软件开发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50074025) 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编号:205135) 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编号:03ZQ026044)资助。
【分类号】:TE256
【正文快照】: 据美国HIS能源集团统计,至1999年5月,世界水平井数量统计中,67个国家总共有20430口水平井,其中美国占8998口,加拿大占8221口,其他国家和地区占3211口。截至2002年底,我国水平井共钻570口,其中中石油209口,中石化325口,中海洋36口。我国水平井技术还处于初级阶段,随着水平井钻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许福东,张晓东,吕苗荣,邓建明;大位移井完井管柱摩阻计算模型与仿真器[J];石油矿场机械;2001年S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单永卓;李胜利;;水平井封隔器分段酸化技术的研究与实践[J];石油地质与工程;2007年05期
2 韩振华,李金炭,童建新,刘钺;TC—938堵剂在任平2井堵漏中的应用[J];石油钻采工艺;1999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田波;裂缝性气藏排水采气优选管柱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延强,吕英民,蔡强康;井壁变形和摩擦阻力对底部钻具组合的影响[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之健;孟鹏;葛海江;冯宇;;基于侧钻水平井完井管柱的摩阻分析[J];石油矿场机械;2008年09期
2 郭振山;王龙;王彬;周凤霞;;模拟管柱的扭矩和摩擦阻力[J];国外油田工程;2007年02期
3 杨道平;宋朝晖;李晓军;王新东;陈嘉陵;;新疆DC024分支井钻井完井技术[J];钻采工艺;2007年05期
4 杨再葆;张香云;邓德鲜;王建国;刘文英;宫洪志;;天然气地下储气库注采完井工艺[J];油气井测试;2008年01期
5 张时佳;高宝奎;;分支井完井管柱可操作性分析[J];西部探矿工程;2009年04期
6 季晓红;;多功能完井管柱在哈6C井的成功应用[J];油气井测试;2009年04期
7 万小强;;克拉203井完井管柱施工设计[J];西部探矿工程;2006年04期
8 雷宇;;本井气柱塞气举完井管柱的研制与应用[J];石油机械;2007年06期
9 罗长生;李黔;杨志毅;王斌;;膨胀式防砂筛管完井技术及现场应用[J];钻采工艺;2007年04期
10 曾文广;邢静;魏芳;刘榧;;雅轮凝析气藏一次完井新技术[J];钻采工艺;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何祖清;李天兴;丁士东;赵旭;岳慧;庞伟;;塔河油田水平井完井现状及重点区块完井对策[A];2011年石油装备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11年
2 于长录;金有海;;水平井完井管柱摩阻预测模型建立与下入性分析[A];2009年石油装备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9年
3 王庆;刘慧卿;张红玲;李良川;;水平井调流控水筛管流体流动耦合模型研究[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同涛;闫相祯;杨秀娟;杨恒林;;多夹层盐岩蠕变实验及盐穴储气库完套管柱受力分析[A];2010年海峡两岸材料破坏/断裂学术会议暨第十届破坏科学研讨会/第八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毕宗岳;;连续油管及高钢级ERW油井管技术进展[A];石油天然气用高性能钢技术论坛——油气开采、储运的战略需求对钢铁材料的新挑战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潘爽;30568钻井队 吉林老区首口水平井完井[N];大庆日报;2010年
2 记者 苏华 通讯员 张顺;中国石油第一深井克深7井完井准备试油[N];中国石油报;2011年
3 通讯员 马吉龙;多功能完井管柱研究获重大突破[N];中国石油报;2009年
4 任厚毅;突破疏松砂岩水平井完井修井技术[N];中国石化报;2009年
5 通讯员 刘颖;国内第一口页岩气水平井完井[N];中国石油报;2011年
6 记者 汪亚萍 通讯员 王凌梅 张东亭;大港水平井完井工艺技术研究填补国内空白[N];中国石油报;2008年
7 特约记者 邹本强 通讯员 常鹏梅 陈林;分段完井技术辽河现场试验成功[N];中国石油报;2011年
8 特约记者 张文鸣;老油田发展的活力之源[N];中国石油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汪亚萍 通讯员 王凌梅;齐月魁:完井技术的完美追求者[N];中国石油报;2010年
10 特约记者 刘君启 通讯员 韩维东;首次应用连续油管技术成功[N];中国石油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宋根才;复杂井况水平井套管损坏机理及预防技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2 赵小龙;低渗气藏水平井完井方式优化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2年
3 徐进;高温高压高产腐蚀气井完井管柱及井口装置损坏机理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4 刘冰;射孔水平井产能评价及完井参数优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剑辉;大斜度高产气井完井管柱完整性分析与控制技术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0年
2 庞伟;水平井完井技术参数敏感性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3 王艳红;水平井完井管柱可下入性分析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4 雷炜;通南巴地区气藏地质特征及完井管柱优化研究设计[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5 邓学峰;水平井完井管柱受力分析与摩阻预测方法[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6 隋晓东;热采水平井完井管柱受力分析及优化技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7 张雷;高温高压油井完井管柱及其密封件设计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8 万单梁;优化设计方法在气井完井管柱选择中的应用[D];长江大学;2012年
9 孙应红;延缓底水锥进水平井防砂完井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10 刘磊;高产气井完井管柱动力学分析及安全评价与控制技术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水平井完井管柱力学—数学模型建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22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ysx/312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