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数学论文 >

直升机飞行动力学数学模型研究特点分析

发布时间:2017-04-17 11:26

  本文关键词:直升机飞行动力学数学模型研究特点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根据国内外直升机数学模型研究情况,从飞行动力学的角度分析直升机数学模型的特点。重点讨论了不同研究目的直升机飞行动力学建模的区别,即分别对以非实时数值仿真、实时数值仿真和控制律设计为目的的直升机模型进行分析,阐述其在模型的运动方程数学形式、子模型的复杂性和选取、模型精度以及模型的应用范围等方面的特点;并简要介绍了目前用于直升机飞行动力学特性研究的综合分析软件系统和试验相关性研究。
【作者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关键词】直升机 直升机飞行力学 数学模型
【分类号】:V275.1
【正文快照】: 直升机飞行动力学数学模型研究特点分析杨超张晓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100083)摘要根据国内外直升机数学模型研究情况,从飞行动力学的角度分析直升机数学模型的特点。重点讨论了不同研究目的直升机飞行动力学建模的区别,即分别对以非实时数值仿真、实时数值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K-MAX直升机飞行表演的确伸手不凡[J];国际航空;2000年02期

2 黄一敏,孙传伟,高正;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的快速原型设计[J];飞行力学;2002年01期

3 王华明,张强,胡章伟,包劲松;AS350B2直升机飞行噪声的试验研究[J];声学学报(中文版);2003年02期

4 利;;新西兰军队将到德国进行NH90直升机训练[J];直升机技术;2008年04期

5 吴建刚,徐青宁;直升机航向摆动问题的研究[J];航空维修与工程;2003年04期

6 庾晋 ,子荫;我国直升机工业及市场前景[J];交通与运输;2003年01期

7 傅金筑;'98国际民用直升机应用研讨会在京召开[J];民航经济与技术;1998年07期

8 肖静;警用直升机在中国[J];中国民用航空;2004年06期

9 王志峰,安锦文,姜广伦;直升机飞行/推进综合系统的神经网络控制器设计[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10 廖瑛,庄景钊,梁加红;直升机飞行性能仿真与评估方法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传东;倪先平;孙健国;;直升机飞行与动力装置综合控制技术研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杨亦春;马驰州;李晓东;田静;;用FICP算法提高对直升机的声定位精度[A];中国声学学会2002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郭扬;陈域广;张巍;;复合材料在直升机上的应用概况[A];第十四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4 周伟民;钱广宏;;直升机转场搜救飞行初探[A];救捞专业委员会2003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5 卢惠民;;直升机仿真问题研究[A];1998年上海市系统仿真学会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1998年

6 高清振;熊峻江;凌云霞;李晓晖;肖飞;;用于确定疲劳载荷谱的共轴直升机气动力参数数值模拟[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7 韦王勇;;直升机在海上救助工作中的现存问题及建议[A];2009年度救捞论文集[C];2009年

8 肖选举;;某型直升机尽快形成军械保障能力应把握的几个问题[A];航空装备保障技术及发展——航空装备保障技术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徐国华;;倾转旋翼飞行器——21世纪新“直升机”[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10 吴红印;;直升机战场抢修特点及对策[A];第四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航空航天与长三角经济发展分论坛暨第三届全国航空维修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克劳德;美特种直升机星夜救人质[N];中国国防报;2008年

2 记者 刘建峰;中航工业集团与天津市共同组建中航直升机公司[N];中国民航报;2009年

3 记者 沈东坡;民航直升机国内能维修[N];北方经济时报;2009年

4 黄丽娟 记者 王方遒;哈产直升机远征亚丁湾防御海盗[N];哈尔滨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杨群峰;中航工业正在积极准备自主研制重型直升机[N];中国民航报;2010年

6 龙小涛 陈晟佳;书写航修史上新篇章[N];中国航空报;2006年

7 乐俊淮;给直升机再插上一对翅膀,如何?[N];中国国防报;2001年

8 李浩源;韩军第一朵直升机“飞行花”[N];中国国防报;2004年

9 王伦娓 本报特约记者 杨鹏飞;五级士官芮银超:直升机电路“门儿清”[N];解放军报;2009年

10 记者 姜云飞;直升机导弹“眼睛”大连造[N];大连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涛;直升机飞行力学模型辨识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孙传伟;直升机飞行动力学模型与飞行品质评估[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3 彭名华;直升机总体多学科设计优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4 黄文明;直升机神经网络控制与飞行品质要求的实现[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5 吴伟;直升机飞行动力学模型辨识与机动飞行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6 孔卫红;复合式高速直升机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7 李春明;智能旋翼的振动控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1年

8 杨承;日盲型紫外探测和直升机着舰光电助降技术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9 李春华;时间准确自由尾迹方法建模及(倾转)旋翼气动特性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10 姚文荣;涡轴发动机/旋翼综合建模、控制及优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景钊;直升机飞行性能和可靠性的仿真与评估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2 吴志刚;液压伺服控制在直升机地面操纵系统中的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3 肖海峰;直升机附加综合急救医疗单元总体技术方案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4 易莉;直升机着舰双摄影测量算法及DSP数字图像处理技术[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5 刘志强;直升机着舰六自由度测量算法及数字图像处理实验[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6 江云飞;声发射技术在直升机动部件疲劳系统研究中的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7 龚煜;挤压式磁流变减摆器特性及其对直升机“地面共振”的影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8 姚志国;带磁流变减摆器的模型旋翼设计和动稳定性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9 张柱;基于高效驱动机构的新型智能旋翼设计分析与试验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10 周智勇;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旋翼/机体耦合动稳定性半主动控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直升机飞行动力学数学模型研究特点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31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ysx/3131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e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