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模拟与数学模型研究
本文关键词:植物生长模拟与数学模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着重讨论了植物生长模型的研究特点和模型的基本特征.针对模型的研究层次或尺度、模型的模拟功能等,探讨了模型的分类方式.其中分析了形态发生模型和生理生态模型各自的作用、内涵与使用范围,并对传统数学方法在模型研究中的作用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同时,对植物生长模型研究领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研究前景作了总结和概述.
【作者单位】: 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系 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系
【关键词】: 植物生长 计算机模拟 建模 数学模型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360018)
【分类号】:Q945.3
【正文快照】: 引言植物生长动态模型的模拟研究是一个近年来倍受许多研究者关注的课题.现代生态学家在提出生态学的一般规律中,常常求助于数学模型研究.比如,用数学模型模拟植物生物量形成规律的应用,已为生态系统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有力的分析方法和手段.植物作为一种生物体,其构造机理、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永飞,许志信;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对羊草草原群落地上部生物量影响的数学模型[J];草业学报;1997年02期
2 马克平;周瑞昌;郭亚胜;;小叶章草甸地下生物量形成规律的研究[J];草业科学;1992年02期
3 徐春明,贾志宽,韩清芳;巨人201+Z苜蓿地上部分生长特性的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3年03期
4 肖玮,殷华,阎秀峰,孙国荣,牛佳田,李秀霞,陈启杰;星星草种群地上生物量形成规律的数学拟合[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7年01期
5 张彩琴,郝敦元;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数学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6 胡包钢,赵星,严红平,de Reffye Ph,Blaise F,熊范纶,王一鸣;植物生长建模与可视化——回顾与展望[J];自动化学报;2001年06期
7 耿瑞平,涂序彦;虚拟植物生长模型[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年14期
8 张俊平,陈常铭;水稻群体生长过程和产量的动态模拟[J];生态学报;1990年04期
9 李典谟,马祖飞;展望数学生态学与生态模型的未来[J];生态学报;2000年06期
10 程述汉,束怀瑞,魏钦平;苹果树新梢生长动态的数学模型[J];生物数学学报;1999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彩琴;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优控制问题[D];内蒙古大学;200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高飞,任海,李岩,柳江;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研究回顾与发展趋势[J];生态科学;2003年04期
2 周华坤,周立,赵新全,沈振西,李英年,周兴民,严作良,刘伟;金露梅灌丛地下生物量形成规律的研究[J];草业学报;2002年02期
3 张娜,梁一民;黄土丘陵区天然草地地下/地上生物量的研究[J];草业学报;2002年02期
4 安尼瓦尔·买买提;杨元合;郭兆迪;方精云;;新疆草地植被的地上生物量[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5 秦光华,姜岳忠,李善文,杜华兵;黑杨派新无性系苗期生长模型及灰色关联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6 白静仁,李向林;亚热带山地多年生黑麦草与白三叶混播草地生物量动态研究[J];草地学报;1998年02期
7 刘钟龄,王炜,梁存柱,郝敦元;内蒙古草原植被在持续牧压下退化演替的模式与诊断[J];草地学报;1998年04期
8 牛海山,旭日,宋炳煜;羊草种群的水分利用动态[J];草地学报;2000年03期
9 王X,吕进英,邵新庆;沙漠化草地的恢复与重建途径[J];草地学报;2004年03期
10 钟华平,樊江文,于贵瑞,韩彬,胡中民,岳燕珍,梁飚;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进展[J];草地学报;2005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钟龄;郝敦元;;构建北方草原生态安全体系的思考[A];中国草学会第六届二次会议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LI Yun-feng, ZHU Qing-sheng, CAOYu-kun, LIU Yin-bin, HE Xi-ping (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4, China;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Fast Visual Modeling for Plant Based on Real Images[A];2004年生命系统建模仿真国际会议暨第一届全国生命系统建模仿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宏新;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新疆天山云杉林生长的分析与模拟[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5年
2 蒋延玲;全球变化的中国北方林生态系统生产力及其生态系统公益[D];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2001年
3 徐学选;黄土高原土壤水资源及其植被承载力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4 闫文德;樟树生理生态特性及其林分生物产量的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3年
5 陈四清;基于遥感和GIS的内蒙古锡林河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和碳循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2年
6 王明玖;内蒙古贝加尔针茅草原群落植物繁殖生态学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0年
7 梁尔源;白扦的树木年轮生态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2001年
8 展志岗;植物生长的结构—功能模型及其校准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1年
9 王得祥;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草)及其植被恢复途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10 吕新;生态因素对玉米生长发育影响及气候生态模型与评价系统建立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学彩;锡林郭勒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5年
2 刘玉安;RS和GIS支持下的策勒绿洲植被NPP与Biomass估测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3 王小利;青海湖地区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地植物量及光能转化效率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4 杨沅钊;应用作物生长动态模型的虚拟植物生长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5 姚丽;科尔沁沙地土壤特性及作物生产潜力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6 冯险峰;GIS支持下的中国陆地生物量遥感动态监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7 吴晓莆;东灵山地区辽东栎群落中植物种群的时空格局研究[D];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2001年
8 靳英华;东北东部山地森林植被的生态气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李超;农牧交错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10 杨佩国;基于土壤水分分布式动态模型的沙质荒漠化地区生产力估算[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运锋;用动态规划方法探讨油松人工林最适密度[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6年02期
2 张其保,摆万奇;兴安落叶松人工林最优密度探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3年03期
3 黄家荣;贵州马尾松人工林经营密度模型初探[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3年04期
4 白永飞,许志信;羊草草原群落初级生产力动态研究[J];草地学报;1995年01期
5 孙启忠,韩建国,桂荣,刘国荣;科尔沁沙地敖汉苜蓿地上生物量及营养物质累积[J];草地学报;2001年03期
6 彭宏春,牛东玲,李晓明,杨慧青,祁迎林,费迎霞;柴达木盆地弃耕盐碱地紫花苜蓿生物量季节动态[J];草地学报;2001年03期
7 马克平;周瑞昌;郭亚胜;;小叶章草甸地下生物量形成规律的研究[J];草业科学;1992年02期
8 张少昂;兴安落叶松天然林林分生长模型和可变密度收获表的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86年03期
9 刘钟龄,李忠厚;内蒙古羊草+大针茅草原植被生产力的研究Ⅰ、群落总生产量的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87年Z1期
10 肖玮,孙国荣,阎秀峰,李景信;松嫩盐碱草地星星草种群地上生物量的季节动态[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5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车轶;朱玉芳;冯薇;崔勇华;;生理实验教学中动物福利问题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年07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鹏翔;孙飞;饶子和;;酶催化反应计算机模拟、米式方程的适用条件以及酶活测量中的数据分析[A];第九次全国生物物理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严小龙;;植物根构型对缺磷的适应性变化[A];青年学者论土壤与植物营养科学——第七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二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3 郭崇志;王玉霞;孙曼霁;;抗电鳐乙酰胆碱酯酶单克隆抗体3F3的单链抗体高级结构的计算机模拟及其抑制酶活性机理探讨[A];第七届全国生化药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4 穆彦;;多肽链自组装形成左旋纤维状结构的计算机模拟[A];第一届全国生物物理化学会议暨生物物理化学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5 ;蛋白质折叠的计算机模拟(英文)[A];第六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刘艳;王如彬;张志康;焦贤发;;抑制性神经元作用下神经网路的稳定性分析[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谭铮;;正常人体细胞的有限分裂能力可能由96条端粒中的两条控制[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七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8 陈晋;熊思东;张瑞华;储以微;;B7反义肽抑制同种异基因移植排斥反应的研究[A];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届学术大会会议议程及论文摘要集[C];2002年
9 望超;王锋;李梅;桂璐璐;张季平;常文瑞;;蚯蚓纤溶酶组分A(EFE-a)广泛底物专一性的结构基础[A];第七届全国酶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0 邓小元;邢达;;光子密度波在正常及异常乳房组织中传输的模拟研究[A];首届粤港生物物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毛黎;美利用DNA链获得金纳米粒子晶体[N];科技日报;2008年
2 ;美研究称:全球变暖将导致许多鸟类灭绝[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3 刘霞;聪明与否并不取决于脑容量大小[N];科技日报;2009年
4 龚科;超越真实的虚拟细胞[N];中药报;2002年
5 记者 裴闯 张雅诗;远古地球气候骤变,瞬间冰封南极?[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6 本报记者 冯卫东;摇摇欲坠的百年生物学支柱[N];科技日报;2011年
7 通讯员 何晨;山脉:植物应对气候变化的避风港[N];中国气象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梁婉春;生物小分子及模型分子在溶液中的相互作用及质子转移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2 金永东;单种群杆菌群体生长繁衍之生物波特征的系统动力学研究与计算机模拟复制[D];四川大学;2004年
3 张彩琴;内蒙古典型草原生长季内植物生长动态的数学模型与计算机模拟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4 岳俊杰;蛋白质结构同源模建方法研究及芋螺毒素与钙通道相互作用的计算机模拟[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1999年
5 高蓓;变形杆菌属脂肪酶的筛选、表征及基于理性设计的改造[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6 宋英今;HIV-1治疗性重组DNA疫苗的构建、纯化及实验免疫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7 左光宏;纳米颗粒与环境水结构对蛋白质构象影响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8 陈洁;游仆虫第一类肽链释放因子N、C结构域的结构与功能分析[D];山西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汝海;小鼠受精卵1细胞期MPF参与的周期调节计算模拟[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2 王小娟;物种突变率多样性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3 郑华;蛋白质折叠的荧光测定和计算机模拟[D];武汉大学;2005年
4 代荣阳;节点干预对无尺度细胞信号转导网络的影响[D];泸州医学院;2006年
5 罗虎明;具有时滞的种内与种间竞争模型及其动态模拟分析[D];兰州大学;2006年
6 张翠;生物陶瓷人工关节烧结及加工过程可视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7 王舵;固定化配基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计算机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8 罗玉辉;蛋白质分子中能量传递新理论有关问题的计算机模拟[D];电子科技大学;2000年
9 马晓慧;蛋白质二聚体相互作用和识别的计算机模拟[D];北京工业大学;2002年
10 胡建平;生物大分子体系结合自由能及构象变化的计算机模拟[D];北京工业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植物生长模拟与数学模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96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ysx/319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