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潜伏感染和免疫反应的HIV-1病毒动力学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26 14:51
艾滋病是由感染艾滋病毒(HIV)引起的一种极具危害性的传染病.HIV病毒能够入侵人体免疫系统中的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使人体免疫功能缺失.因此,研究具有潜伏感染和免疫反应的HIV病毒动力学行为对HIV抗病毒治疗及预防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学位论文结合免疫反应、时滞效应以及潜伏感染细胞等,主要研究以下几个内容:首先,研究了具有抗体免疫和治愈率的HIV-1病毒感染模型.该模型不仅考虑了潜伏阶段的感染细胞,而且考虑了潜伏期的感染细胞可以治愈转化为易感的CD4+T细胞.通过构造Lyapunov函数,证明了在一定条件下,系统的无感染平衡点、免疫缺失平衡点及感染平衡点的全局渐近稳定性.此外,数值模拟分别验证了系统的免疫缺失平衡点、感染平衡点的稳定性.其次,考虑了具有抗体免疫和病毒衰退的双时滞HIV-1病毒感染模型.根据微分方程理论证明了系统解的正性、有界性,给出了系统的基本再生数R0,讨论了病毒的衰退对系统的影响.然后证明了R0<1时,无感染平衡点既局部渐近稳定又全局渐近稳定;R0>1时,得到...
【文章来源】:信阳师范学院河南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预备知识
第2章 具有抗体免疫和治愈率的HIV-1病毒感染模型
2.1 引言
2.2 模型建立
2.3 系统解的正性及有界性
2.4 基本再生数与平衡点
2.5 全局稳定性分析
2.6 数值模拟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具有抗体免疫和病毒衰退的双时滞HIV-1病毒感染模型
3.1 引言
3.2 模型建立
3.3 模型的适定性
3.4 基本再生数与平衡点
3.5 病毒的衰退对感染平衡点的影响
3.6 无感染平衡点的稳定性分析
3.7 感染平衡点的稳定性和Hopf分支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具有潜伏感染和双时滞的HIV-1病毒动力学模型
4.1 引言
4.2 模型建立
4.3 无感染平衡点E0的稳定性分析
4.4 感染平衡点E*的稳定性分析
4.5 数值模拟
4.6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类具有免疫时滞和病毒颗粒的HIV模型的动力学性态分析[J]. 王海彬,李云飞,刘云. 军械工程学院学报. 2013(06)
[2]具免疫应答和细胞内部时滞的HIV-1感染模型的稳定性分析[J]. 曹艳红,朱惠延. 生物数学学报. 2010(04)
[3]艾滋病病原——淋巴腺病病毒/人T细胞Ⅲ型病毒[J]. 曾毅. 病毒学报. 1986(02)
[4]免疫学和免疫学防治[J]. 陈仁. 生物学通报. 1981(03)
博士论文
[1]艾滋病毒潜伏感染细胞的体内分布及关键抑制因素研究[D]. 王卫.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6
[2]病毒感染动力学模型分析[D]. 王开发.西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06563
【文章来源】:信阳师范学院河南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预备知识
第2章 具有抗体免疫和治愈率的HIV-1病毒感染模型
2.1 引言
2.2 模型建立
2.3 系统解的正性及有界性
2.4 基本再生数与平衡点
2.5 全局稳定性分析
2.6 数值模拟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具有抗体免疫和病毒衰退的双时滞HIV-1病毒感染模型
3.1 引言
3.2 模型建立
3.3 模型的适定性
3.4 基本再生数与平衡点
3.5 病毒的衰退对感染平衡点的影响
3.6 无感染平衡点的稳定性分析
3.7 感染平衡点的稳定性和Hopf分支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具有潜伏感染和双时滞的HIV-1病毒动力学模型
4.1 引言
4.2 模型建立
4.3 无感染平衡点E0的稳定性分析
4.4 感染平衡点E*的稳定性分析
4.5 数值模拟
4.6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类具有免疫时滞和病毒颗粒的HIV模型的动力学性态分析[J]. 王海彬,李云飞,刘云. 军械工程学院学报. 2013(06)
[2]具免疫应答和细胞内部时滞的HIV-1感染模型的稳定性分析[J]. 曹艳红,朱惠延. 生物数学学报. 2010(04)
[3]艾滋病病原——淋巴腺病病毒/人T细胞Ⅲ型病毒[J]. 曾毅. 病毒学报. 1986(02)
[4]免疫学和免疫学防治[J]. 陈仁. 生物学通报. 1981(03)
博士论文
[1]艾滋病毒潜伏感染细胞的体内分布及关键抑制因素研究[D]. 王卫.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6
[2]病毒感染动力学模型分析[D]. 王开发.西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065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ysx/3206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