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岩体地下水渗流-应力-温度耦合作用数学模型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工程岩体地下水渗流-应力-温度耦合作用数学模型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为了探讨工程岩体赋存地下水渗流场、应力场与温度场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从场性能等效的原则出发,通过等效性能场之间耦合作用机理的研究,初步建立了一个工程岩体地下水渗流场、应力场与温度场耦合作用的简单的数学模型,为3场之间耦合作用定量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应用力学与工程系 绵阳南郊机场管理局
【关键词】: 岩体 渗流 应力 温度 耦合 数学模型
【基金】:铁道部重点科技项目
【分类号】:TU452
【正文快照】: 以往对工程岩体地质灾害的研究,往往只是关注诱发地质灾害的单一地质环境(地下水渗流场、应力场或温度场),,例如对水电工程的坝基稳定性研究中,关心的是坝基岩体的应力场分布;对地下工程中的热害问题,关心的是工程围岩体的温度场分布;而对于隧道涌水灾害问题,关心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鑫;刘启国;苑珊珊;;高含硫气藏硫沉积对气井产能影响[J];内江科技;2011年07期
2 尹红梅;张宜虎;周火明;钟作武;;工程岩体分级研究综述[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1年08期
3 范雷;周火明;张宜虎;;微裂隙对工程岩体强度参数的影响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S1期
4 ;新书简介[J];水利学报;2011年07期
5 张强;葛修润;王水林;李春光;;考虑材料变形和破坏特性的强度折减方法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S1期
6 何刚;卢涛;雷卞军;兰义飞;;靖边气田东侧马五_(1-2)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7 张宏燕;傅雪海;张宏亮;罗斌;张馨元;;和顺地区高煤级煤空间结构特征研究[J];煤;2011年07期
8 徐宏节;陆建林;于文修;王保华;;长岭断陷火山岩储层形成及控藏作用[J];石油实验地质;2011年03期
9 汤大明;杨寿成;;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的尺寸效应研究[J];四川水力发电;2011年S1期
10 朱斌;孔德琼;童建国;孔令刚;陈仁朋;;粉土中吸力式桶形基础沉贯及抗拔特性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兆祥;陈红石;王彦祺;宋雪琳;匡少华;;工程岩体定量分带方法的探讨[A];全国第三次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上卷)[C];1988年
2 孙永联;姜耀东;余学东;;工程岩体超声测试技术的研究[A];第二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3 何满潮;薛廷河;彭延飞;杨小红;;确定工程岩体力学参数的新方法[A];世纪之交软岩工程技术现状与展望[C];1999年
4 沙椿;宋正宗;;工程岩体力学试验中的静动对比[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何满潮;段庆伟;张晗;王井峰;;复杂构造条件下煤矿上覆岩体稳定规律[A];世纪之交软岩工程技术现状与展望[C];1999年
6 李前贵;康毅力;张浩;游利军;杨建;;致密砂岩气藏原地条件下储层物性与传质方式研究[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7 张承娟;;利用岩石记忆特性测试岩体应力[A];云南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8 周楚良;李新元;;声波技术在岩石力学特性及工程岩体稳定研究中的应用[A];第一届华东岩土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0年
9 何沛田;黄志鹏;张秀明;邬爱清;;软岩承载能力的确定[A];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叶金汉;;裂隙岩体锚固特性研究[A];全国岩石边坡、地下工程、地基基础监测及处理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9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志强;重庆沥鼻峡背斜煤层气富集成藏规律及有利区带预测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2 周学民;火山岩气藏储层特征及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08年
3 曹广祝;岩石CT尺度小裂纹扩展与渗流特性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4 郭保华;循环加载下岩石裂隙变形与渗流的试验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唐巨鹏;煤层气赋存运移的核磁共振成像理论和实验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年
6 徐晓兵;基于降解—渗流—压缩耦合模型的填埋场垃圾固液气相互作用分析及工程应用[D];浙江大学;2011年
7 王明华;工程岩体三维地质建模与可视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4年
8 刘晓丽;水岩耦合过程及其多尺度行为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9 戴永浩;非饱和板岩细观试验与本构模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6年
10 张松航;煤储层气体运移特征和CO_2-ECBM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丽萍;工程岩体弹塑性破裂过程数值模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2 郭瑶;深基坑降水对地表沉降的影响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3 罗帅;渗流对深部软岩蠕变影响的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09年
4 周碧辉;地震作用下超孔隙水压力对土石坝稳定安全影响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5 颜育仁;岩体结构面抗剪强度经验估算方法的工程应用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5年
6 杨瑞;节理岩质边坡大变形仿真分析[D];天津大学;2006年
7 邹俊;孔间声波成像技术及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8 燕军军;簸箕庄滑坡机理研究及稳定性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9 崔波;裂隙岩体渗流应力耦合特性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6年
10 阳兴洋;声震法促进煤层气解吸扩散流动的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工程岩体地下水渗流-应力-温度耦合作用数学模型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80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ysx/358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