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运移数学模型及其在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8段石油运移研究中的应用
本文关键词:二次运移数学模型及其在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8段石油运移研究中的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建立在物理实验基础上的数学模拟技术正成为油气运移研究的重要手段.基于油气趋向于沿着范围狭窄的优势路径发生运移的认识,利用渗逾理论建立油气运聚数学模型,厘定模型在不同运移实验条件下的适用性;进而通过模拟分析,讨论大尺度宏观均匀输导层内运移路径的特征.最后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统长8油层段的运移研究为例,分析盆地尺度油气运移路径特征.获得油气在非均匀输导条件下形成优势运移路径的认识:流体势的空间变化决定了石油二次运移的主要方向,输导层的非均质性控制着油气二次运移路径的特征及形态.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油气运移 渗移理论 运聚数值模型 运移路径 输导层 非均匀性 鄂尔多斯盆地 数学模型 陇东地区 模拟分析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03CB214605,G1999043310)资助
【分类号】:P618.130.1
【正文快照】: 由烃源岩排出的油气必须在输导层内经过一定距离的侧向运移才可能聚集形成大油气田[1].油气运移是发生在地质历史时期的动态过程,不可能直接观察;受实验条件的限制,大尺度、长时间、可以考虑多种因素影响的实验往往也无法实现.因而,数学模拟技术正在成为油气运移研究的重要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凌志,顾家裕,郭彬程;中国含油气盆地碎屑岩低渗透储层的特征及形成机理[J];沉积学报;2004年01期
2 杨华,张文正;论鄂尔多斯盆地长_7段优质油源岩在低渗透油气成藏富集中的主导作用:地质地球化学特征[J];地球化学;2005年02期
3 张发强,罗晓容,苗盛,王为民,周波;石油二次运移优势路径形成过程实验及机理分析[J];地质科学;2004年02期
4 陈瑞银;罗晓容;陈占坤;王兆明;周波;;鄂尔多斯盆地中生代地层剥蚀量估算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学报;2006年05期
5 陈占坤;吴亚生;罗晓容;陈瑞银;;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8段古输导格架恢复[J];地质学报;2006年05期
6 侯平,周波,罗晓容;石油二次运移路径的模式分析[J];中国科学D辑;2004年S1期
7 邸领军,张东阳,王宏科;鄂尔多斯盆地喜山期构造运动与油气成藏[J];石油学报;2003年02期
8 付金华,罗安湘,喻建,毛明陆;西峰油田成藏地质特征及勘探方向[J];石油学报;2004年02期
9 陈瑞银;罗晓容;陈占坤;喻健;杨樝;;鄂尔多斯盆地埋藏演化史恢复[J];石油学报;2006年02期
10 武明辉;张刘平;罗晓容;毛明陆;杨樝;;西峰油田延长组长8段储层流体作用期次分析[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晓容;喻建;张发强;张刘平;侯平;杨樝;陈瑞银;陈占坤;周波;;二次运移数学模型及其在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8段石油运移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7年S1期
2 罗晓容;喻建;张发强;张刘平;侯平;杨樝;陈瑞银;陈占坤;周波;;二次运移数学模型及其在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8段石油运移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7年S1期
3 杜业波;季汉成;朱筱敏;;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成岩相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年03期
4 王峰;田景春;陈蓉;夏青松;刘若冰;;西峰油田长8油层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5 王琪,禚喜准,陈国俊,史基安,王多云;鄂尔多斯盆地盐池—姬源地区三叠系长4+5砂岩成岩演化特征与优质储层分布[J];沉积学报;2005年03期
6 吉利明;吴涛;李林涛;;陇东三叠系延长组主要油源岩发育时期的古气候特征[J];沉积学报;2006年03期
7 潘爱芳,赫英,黎荣剑,席先武;鄂尔多斯盆地基底断裂与能源矿产成藏成矿的关系[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5年04期
8 邓军;王庆飞;高帮飞;徐浩;周应华;;鄂尔多斯盆地多种能源矿产分布及其构造背景[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9 邓少贵;王晓畅;范宜仁;;裂缝性碳酸盐岩裂缝的双侧向测井响应特征及解释方法[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10 王庭斌;新近纪以来中国构造演化特征与天然气田的分布格局[J];地学前缘;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孙卫;;陕北低渗、特低渗透油田持续高效开发问题讨论[A];“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李荣西;邸领军;席胜利;;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包裹体与陕北天然气田的破坏[A];《国际有机裹体研究及其应用》短训班第十四届全国包裹体及地质流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王永东;武富礼;王变阳;;李家岔区中生界延长组长6沉积特征及其与石油富集关系探讨[A];第九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韦重韬;张志庆;郭建;李佳奇;;河东煤田中南部煤层气成藏史模拟研究[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实践[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红格;鄂尔多斯盆地西部构造特征及演化[D];西北大学;2003年
2 邸领军;鄂尔多斯盆地基底演化及沉积盖层相关问题的控究[D];西北大学;2003年
3 米敬奎;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藏的运聚特征[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3年
4 吴柏林;中国西北地区中新生代盆地砂岩型铀矿地质与成矿作用[D];西北大学;2005年
5 史云清;含水汽凝析气藏开发动态分析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6 潘爱芳;鄂尔多斯盆地与能源矿产有关的一些地球化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7 任晓娟;低渗砂岩储层孔隙结构与流体微观渗流特征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8 赵希刚;多源信息处理及其在线环构造识别和多种能源矿藏(床)找矿中的应用[D];西北大学;2006年
9 郭艳琴;富县探区延长组储层微观特征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10 施炜;鄂尔多斯高原东西两侧构造地貌特征分析及新构造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龙飞;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三叠系延长统沉积——成岩特征及有利区块预测[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兰州地质研究所);2004年
2 文彩霞;深盆气藏的成藏机理——以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为例[D];西北大学;2004年
3 王卓卓;鄂尔多斯盆地劳山地区延长组长2及长6油层组沉积相与储层地质特征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4 刘莉萍;川中公山庙构造沙一段储层裂缝预测及裂缝孔隙度数值评价[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5 安文宏;惠安堡—马家滩地区上古生界含油气系统[D];西北大学;2005年
6 闫海龙;南梁—华池地区三叠系(长3—长4+5油层组)沉积微相及有利区带预测[D];西北大学;2005年
7 赵蕾;西峰油田庄19井区长8_2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及渗流机理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8 翁望飞;鄂尔多斯盆地早白垩世原始地层厚度恢复及后期改造对矿产成矿(藏)的影响[D];西北大学;2005年
9 张娣;中卫探区及其周围地区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地质特征[D];西北大学;2005年
10 杨建;川中地区致密砂岩气藏损害机理及保护技术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浚茂,应凤祥;煤系地层(酸性水介质)的砂岩储层特征及成岩模式[J];石油学报;1997年04期
2 曾大乾,李淑贞;中国低渗透砂岩储层类型及地质特征[J];石油学报;1994年01期
3 熊琦华,吴胜和;新疆三塘湖盆地煤系地层低渗透砂岩储集层成因机理及储集特征[J];新疆石油地质;1997年02期
4 朱光有,金强;东营凹陷两套优质烃源岩层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J];沉积学报;2003年03期
5 张文正,昝川莉;烃源岩残留沥青中正构烷烃分子的碳同位素研究[J];沉积学报;1997年02期
6 张林晔,孔祥星,张春荣,周文,徐兴友,李政;济阳坳陷下第三系优质烃源岩的发育及其意义[J];地球化学;2003年01期
7 贾望鲁,彭平安;塔里木轮南地区原油沥青质的分子结构及其初步应用:热解、甲基化-热解和RICO研究[J];地球化学;2004年02期
8 张水昌,张保民,王飞宇,梁狄刚,何忠华,赵孟军,边立曾;塔里木盆地两套海相有效烃源层——Ⅰ.有机质性质、发育环境及控制因素[J];自然科学进展;2001年03期
9 李铁军,罗晓容;碎屑岩输导层内油气运聚非均一性的定量分析[J];地质科学;2001年04期
10 陶士振,秦胜飞,张宝民,刘德良;库车前陆盆地油气运移的物理化学条件[J];地质科学;2002年S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家仁;余波;;应用荧光薄片研究任丘油田雾迷山组储层特征的初步认识[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0年04期
2 邸世祥;;油气初次运移问题研究现状[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0年04期
3 翁文波;;综合勘探的发展[J];石油学报;1980年01期
4 王开发,张玉兰,殷沫;胜利油田沙河街组二段原油孢粉组合与油气运移研究[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81年04期
5 孔庆云;;松辽盆地原油和沉积岩中有机质碳同位素[J];石油学报;1981年S1期
6 王开发;殷沫;;胜利油田沙三段原油孢粉组合与油源研究[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1年03期
7 王荣华;;大庆油田断裂特征、成因及其与油气聚集的关系[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1年06期
8 田克勤;曹延;;黄骅拗陷油气生成与初次运移的探讨[J];石油学报;1981年01期
9 郭庆福;刘耀光;;松辽盆地生油岩原油异戊间二烯烷烃分布演化及其地质应用[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2年04期
10 赖维民;鲍新建;;利用温度信息研究油气生成运移富集规律[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玉喜;付广;申家年;;某些构造变动与流体运移关系分析[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2 胡明花;田世澄;郎淑敏;;流体包裹体在含油气系统中的应用[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3 陈建文;厉玉乐;孙德君;闫同生;;油田水动力系统与油气藏的形成[A];第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1999年
4 王丹;刘兵;张希军;;井间地震层析技术研究[A];199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5 刘伊克;;油气二次运移隐式多重网格法[A];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6 王连捷;王薇;;油藏预测的一个新方法[A];1998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7 邹乐君;方大钧;;油藏描述中裂隙系统的有限元法研究[A];1998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8 Catherine Lewis;郝顺元;;用于油藏监测的地震特征:应用正演模型模拟的可行性研究[A];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学会第65届年会论文集[C];1995年
9 Roar Heggland;郝顺元;;应用3D地震资料和属性分析检测古地貌和可能的油气圈闭[A];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学会第65届年会论文集[C];1995年
10 戎权龄;刘里斌;唐振宜;;HYBSS盆地模拟系统及其在中国海域含油气盆地中的应用[A];计算机在地学中的应用国际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199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良杰;摸清中国典型叠合盆地油气形成与分布家底[N];科技日报;2003年
2 江其勤 李静;给有机地球化学足够的支持和重视[N];中国石化报;2005年
3 记者 王志田 通讯员 陈冰;大庆油气成藏分析测试技术研究成果显著[N];中国石油报;2005年
4 姜靖;在火山岩中寻找石油[N];中国矿业报;2006年
5 蜀宣;为华南油气调查提供地学依据[N];中国矿业报;2006年
6 牟雪江 李新勇;塔河油田稠油开采不再难[N];中国石化报;2006年
7 江其勤;塔河油气运移与聚集研究获重要进展[N];中国石化报;2006年
8 于金峰 王运所;庆祖集油田精细勘探初见成效[N];中国石化报;2006年
9 实习生 姜靖;火山岩中有石油?[N];科技日报;2006年
10 郑干臣 姚志云 谭瑾水;泌阳凹陷深化勘探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N];中国石化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红才;三维构造应力场与油气运移及其在辽河油田滩海地区的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2 张春明;珠江口盆地油气运移主通道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3 周建林;东营凹陷胜坨地区油气成藏模式及其勘探前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3年
4 李绪宣;琼东南盆地构造动力学演化及油气成藏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
5 刘学锋;GIS辅助油气勘探决策支持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6 钟俊义;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成藏规律及勘探目标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7 刘丽芳;塔北隆起油气成藏体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8 孙冲;复杂断块油田成藏控制因素[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9 鲁国明;济阳坳陷第三系地层油藏形成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10 陈建军;酒西坳陷的生烃条件与油气源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军;孔隙介质中压差驱动下油气运移实验研究[D];西北大学;2000年
2 王建;孔隙介质中浮力驱动下油气运移实验研究[D];西北大学;2000年
3 王玉华;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油气运聚与保存条件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2年
4 覃忠校;东辛油田东营组油藏形成机制和油气聚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5 秦秋寒;大庆探区海拉尔盆地轻质油储层综合判识评价方法[D];大庆石油学院;2004年
6 焦婷婷;泥质岩裂缝油气藏的成藏机理——以东营凹陷下第三系烃源岩为例[D];西北大学;2004年
7 张守春;东营凹陷第三系烃源岩排烃机理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8 刘艳荣;德南洼陷流体包裹体与油气运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4年
9 杨冬;东海盆地丽水凹陷油气有利带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高为超;塔河地区西南部志留系—石炭系油气运聚及成藏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二次运移数学模型及其在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8段石油运移研究中的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47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ysx/384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