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进梁式板坯加热炉数学模型及其仿真系统
本文关键词:步进梁式板坯加热炉数学模型及其仿真系统
更多相关文章: 总括热吸收率法 步进梁式钢坯加热炉 数学模型 仿真系统 黑匣子实验
【摘要】:采用总括热吸收率法简化了炉膛内辐射换热,针对步进梁式钢坯加热炉建立了数学模型,编写了描述加热炉内热过程的系统仿真软件。利用该软件定量地研究了加热炉主要热工参数对钢坯加热过程的影响,从而对炉内传热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对比黑匣子实验和热平衡测试结果,该仿真系统能够较好地模拟加热炉内的实际生产状况。利用该软件不仅可以对设计工作进行测试和验证,而且还能为加热炉的优化控制提供理论基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作者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关键词】: 总括热吸收率法 步进梁式钢坯加热炉 数学模型 仿真系统 黑匣子实验
【分类号】:TP391.9
【正文快照】: 引言1步进梁式加热炉是现代冶金企业热轧车间生产工序中重要的加热设备,也是该环节中能耗最大的设备。目前在加热炉上所展开的工作主要是设计和控制两个方面。步进梁式加热炉炉型设计理念、方案比较成熟,在设计时着重考虑的是轧线实际情况和钢坯的工艺要求,近年来加热炉新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梁春魁,李义科,任雁秋,张胤;蓄热式高温燃烧技术在工业炉领域的应用[J];包头钢铁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2 张卫军,吴雪琦,陈海耿;基于机理模型的加热炉在线炉温模糊决策[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9期
3 张卫军;加热炉待轧时炉温模糊决策[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10期
4 陈海耿;泛函分析在炉子最优控制中的应用[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4期
5 陈海耿,陈永,聂宇宏;最小值原理在加热炉待轧策略研究中的应用[J];钢铁;1998年05期
6 陈永,陈海耿,杨泽宽;最大值原理在连续加热炉优化控制中的应用[J];工业炉;1997年03期
7 孙运芝;池宪华;;数字化加热炉在石钢的应用[J];河北冶金;2006年01期
8 王颖,王成,张庆新;步进梁式加热炉温度最优设定控制[J];基础自动化;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海耿;计算传热学在控制算法研究中的应用[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2 张卫军;加热炉待轧时炉温模糊决策[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10期
3 段鹰;林涛;段文泽;;逆推法实现轧钢加热炉的优化控制[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8期
4 陈永,陈海耿;炉子优化控制中真实目标函数的研究[J];钢铁;1999年09期
5 董伟,陈海耿,张君直,张平分;加热炉待轧的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J];钢铁;2001年04期
6 董伟,陈海耿;加热炉待轧策略[J];钢铁;2004年01期
7 董伟,李瑞阳,郁鸿凌,陈海耿;加热炉热过程动态操作数学模型[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3年02期
8 廖迎新;吴敏;;基于免疫FNN算法的加热炉炉温优化控制[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9 沈丙振,周进,韩志强,柳百成;热轧带钢温度场数值模拟研究现状[J];钢铁研究;2003年01期
10 朱宏祥,熊应举,辛彦东,张晓桂,杨进航,陈明,孙运芝;数字化加热炉在石钢大方坯棒材轧线中的应用[J];工业加热;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卫华;鄂加强;刘湖滨;刘春洋;;基于泛函分析下铜精炼阳极炉还原过程液化气消耗最优控制[A];首届全国有色金属自动化技术与应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毕春长;李柠;黄道;;基于二维非稳态导热的加热炉通用钢温预报模型[A];2003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陈晓波;赵忠雷;秦树凯;;基于GA和BP网络的加热炉建模方法研究[A];200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力;于政军;;加热炉的炉温模糊优化设定[A];冶金企业自动化、信息化与创新——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建网30周年论文集[C];2007年
5 安月明;温治;;智能控制技术在连续加热炉优化控制中的应用现状及分析[A];冶金企业自动化、信息化与创新——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建网30周年论文集[C];2007年
6 陈婉;陈海耿;;自适应控制技术在加热炉中的应用[A];2004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2)[C];2004年
7 陈庄;李银国;王平;;冶金加热炉炉膛辐射系数的辨识算法及仿真研究[A];全球化制造高级论坛暨21世纪仿真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廖迎新;基于群体搜索策略的热轧加热炉多模型优化控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2 鄂加强;铜精炼炉操作优化与智能控制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3 邹俊;粗轧液压宽度控制系统与精轧张力控制系统仿真及优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涛;大系统理论在钢铁冶金加热过程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2 代正梅;基于小波神经网络预测控制的加热炉炉温控制策略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3 李慧芳;基于PLC的蓄热式加热炉自动控制系统[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4 钱俊;热连轧轧制过程温度模拟[D];武汉科技大学;2002年
5 田宏伟;加热炉钢坯温度场智能预报系统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2年
6 撒继铭;预测控制在工业窑炉温度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7 赵春泽;高炉铁水硅含量自组织经验进化预测系统软件开发与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8 张翠敏;钢坯温度场动态预报模型及其可视化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3年
9 陈军;步进式加热炉燃烧过程智能控制策略及其应用[D];中南大学;2004年
10 吴玉成;加热炉钢坯温度场可视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徐春柏;李曙光;;步进式加热炉微机在线控制数模与策略[J];钢铁;1989年10期
2 张卫军,陈海耿,杨泽宽;对我国轧钢加热炉计算机控制应用现状的分析及发展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冶金能源;1997年06期
3 张卫军,吴雪琦,陈海耿;基于机理模型的加热炉在线炉温模糊决策[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9期
4 陈海耿,杨泽宽,,张卫军,宁宝林;太钢—轧厂加热炉数学模型优化控制[J];冶金能源;1995年04期
5 张卫军,聂宇宏,卜庆才,吴彬,赫冀成;加热炉炉温制度的多目标模糊优化方法[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8年S2期
6 夏家群,宁宝林;二维炉膛辐射热交换流法数学模型[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6期
7 杨宗山,陆钟武,赵谓国,蔡九菊,王霁;连续加热炉供热最优控制[J];冶金能源;1992年06期
8 杨永耀,周晓昕;连续加热炉计算机控制系统[J];冶金自动化;1987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安月明;温治;;步进梁式板坯加热炉数学模型及其仿真系统[J];系统仿真学报;2007年12期
本文编号:5988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ysx/598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