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数学论文 >

长江口全沙数学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7 14:24

  本文关键词:长江口全沙数学模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长江口 潮流 悬沙 底沙 数学模型


【摘要】:在正交坐标系下,建立了能较好拟合长江口边界的平面二维潮流和全沙数学模型。应用1996年洪、枯两季大、中、小潮水文泥沙资料和1995年、1996年地形及8310和8615台风暴潮引起的南北槽淤积资料,,对长江口的潮位、流速、流向、含沙量特别是南北槽的地形变化和航道回淤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全沙数学模型较好地复演了长江口流场、含沙量场和地形变化。
【作者单位】: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河港研究所 水利部南京水文水资源研究所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长江口 潮流 悬沙 底沙 数学模型
【分类号】:TV148.1
【正文快照】: 1引言长江口属于粉沙淤泥质河口,在径流、潮流、波浪、盐水的作用和影响下,泥沙运动规律极其复杂,既有悬沙,又有底沙,在其往返输运过程中不断与河床交换,引起河床的冲淤变化。因而泥沙问题是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为了能用数学模型手段去预报长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水英;姚国富;;三维潮流温度数值模型研究及应用[J];人民珠江;2011年04期

2 赵晋;侯佩瑾;;临汾市城区汾河段蓄水工程物理模型的设计方法[J];山西水利科技;2011年03期

3 刘文洁;许国辉;于月倩;林霖;王欣;赵庆鹏;;波致土体液化下水体含沙量垂向分布试验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S1期

4 李志威;方春明;;弯道环流悬移质横向输沙公式研究[J];人民黄河;2011年08期

5 董德信;李瑞杰;陈波;张文虎;潘锡山;;垂向平均含沙量计算方法初探[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1年04期

6 杨志国;陈昌旭;张建峰;高祁;周滨;;提高浅海OBC地震资料采集作业放缆点位精确度的理论计算方法[J];石油物探;2011年04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明阳;冯玉林;;黄骅港沿堤流的研究[A];第十八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4年

2 赵连军;江恩惠;程春锋;黄晓霞;;悬移质泥沙和床沙交换规律研究现状述评[A];第五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1年

3 任杰;贺宝根;;长江口崇明东滩泥沙淤积和悬沙输移规律的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陈沈良;虞志英;张国安;;黄河三角洲飞雁滩海岸的侵蚀特征与机理[A];中国水利学会滩涂湿地保护与利用专委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江洧;林佑金;陆耀辉;;复合模型在惠州电厂冷却水工程研究中的应用[A];第二十一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八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两岸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8年

6 胡嘉镗;李适宇;;珠江三角洲河网与河口区水沙年通量及其收支[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7 王珊珊;谢亚力;史英标;;港池疏浚过程中悬浮泥沙扩散输移的数值模拟[A];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C];2011年

8 李肖肖;赵晓冬;;河口海岸地区取水工程泥沙淤积研究分析[A];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C];2011年

9 唐学林;王武昌;王福军;黎耀军;;泵站前池水沙流的LBM—LES数值模拟研究[A];现代节水高效农业与生态灌区建设(上)[C];2010年

10 周永;卫晓庆;;江苏岸外条子泥二分水滩脊处悬沙变化过程及其垂线拟合[A];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齐璞 齐宏海 黄委科技委委员;黄河下游河道的输沙潜力有多大[N];黄河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梁丙臣;海岸、河口区波—流联合作用下三维悬沙数值模拟及其在黄河三角洲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2 张宏伟;波浪、潮流共同作用下海床长期演变的数值模型及其工程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3 假冬冬;非均质河岸河道摆动的三维数值模拟[D];清华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洪声;河口、海岸泥沙输移数值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2 黄志扬;连云港淤泥质海岸深水航道泥沙淤积数值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3 孙平锋;椒江口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研究及其应用[D];浙江大学;2006年

4 秦晓怡;基于ADCP的高潮滩盐沼潮流过程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5 刘咪咪;东海悬沙浓度垂向分布规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8年

6 冀自青;振荡流悬移质输沙规律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李学宁;天津海岸侵蚀与淤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8 许晟轶;广西重点港湾流场和悬浮泥沙输移数值模拟[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蔡林芳;粉砂质泥沙运动特性的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D];天津大学;2010年

10 陈婷;大伙房水库三维水沙输移模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351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ysx/6351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4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