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数学论文 >

带有非线性功能响应函数的食饵—捕食系统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6 23:03

  本文关键词:带有非线性功能响应函数的食饵—捕食系统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食饵-捕食模型 Holing型功能响应函数 稳定性 分支


【摘要】:食饵-捕食模型在种群动力学模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最早的基于捕食者与食饵两种群情形的著名生态学模型是由A.J.Lotka和V.Volterra两位数学生态学先驱在1926年提出的。在种群生态学中,我们的目的是:建立一个能够比较准确地描述某些生态系统的数学模型,然后通过数学计算和数学理论去了解并分析一些生态现象,以实现人类对某些生态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与预测,从而为生态问题的解决提供有效的方案。到1965年Holling本人依据物种类型的不同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三类不同的功能响应函数,鉴于功能响应函数能更加确切的描述实际生物界的捕食情况,因此带有功能响应函数的食饵-捕食模型引起了生态学界学者们的高度注意。一般来说,非线性功能响应函数对系统的结构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它可以改变平衡点的稳定性并引起分支的产生。所以,对带有非线性功能响应函数的食饵-捕食动力学模型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借助雅克比矩阵综合应用比较原理、稳定性理论以及分支理论等对带有Holling型功能响应函数的食饵-捕食模型的动力学性质进行考察。文章主要对模型的两类平衡点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且予以证明,并对模型的分支情况做了具体讨论。全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首先综述了食饵-捕食动力学模型的起源、发展状况和研究意义;接着引入带有非线性功能响应函数的食饵-捕食系统,并介绍其发展状况和趋势;最后粗略介绍了本文的结构安排以及主要的研究工作。第二章,介绍了本章所要研究的带有Holling II型非线性功能响应函数的食饵-捕食动力学模型,重点讨论了模型两类平衡点的性态,并推断出系统在平衡点处发生Hopf分支的可能性且予以证明。第三章,介绍了带有Holling III型非线性功能响应函数的食饵-捕食动力学模型,重点采用比较原理、稳定性方法以及分支理论,通过具体分析,获得系统两类平衡点的不同动力学性质,并进一步得到了系统发生Hopf分支的充分条件,最后借助于Sotomayor’s定理证明了鞍结点分支以及跨临界分支的存在性。第四章,最后对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展望的问题。
【关键词】:食饵-捕食模型 Holing型功能响应函数 稳定性 分支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17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第1章 绪论7-13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7-8
  • 1.2 研究方法与现状8-11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11-13
  • 第2章 带有Holling II型功能响应函数的食饵-捕食系统的定性分析13-21
  • 2.1 模型介绍13-14
  • 2.2 基本知识14-16
  • 2.3 系统(2.6)解的非负性16-17
  • 2.4 系统(2.6)的轴平衡点及其稳定性分析17-18
  • 2.5 系统(2.6)内部平衡点的分析18-21
  • 第3章 带有Holling III型功能响应函数的食饵-捕食系统的定性分析21-34
  • 3.1 模型介绍21-22
  • 3.2 系统(3.2)解的非负性22
  • 3.3 系统(3.2)的轴平衡点及其稳定性分析22-23
  • 3.4 系统(3.2)内部平衡点的分析23-34
  • 第4章 总结与思考34-35
  • 参考文献35-39
  • 致谢39-40
  • 申请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4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J.C.Conaway;徐式朴;;在野外钻孔中直接测定γ测井仪的响应函数[J];国外铀矿地质;1984年01期

2 B.M.GRAY;T.M.L.WIGLEY;J.R.PILCHER;陈道轩;;树木年轮响应函数的统计显著性和可重复性[J];新疆气象;1986年08期

3 黄培文;;机械振动系统单位载荷响应函数与瞬态响应计算[J];武汉钢铁学院学报;1988年03期

4 刘自信;场的零点起伏的能谱及粒子检测器的响应函数[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2期

5 黄培文;;有阻尼多自由度系统载荷响应函数及其应用[J];武汉钢铁学院学报;1989年03期

6 王子兴;黄唯志;;核的自旋横向响应函数[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93年04期

7 马中玉;;中能电子-核准弹性散射响应函数[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93年12期

8 马中玉;冯大春;;电子准弹性散射的响应函数研究[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1991年00期

9 吴锡真;李祝霞;卓益忠;F.Sakata;;动力学响应函数和大振幅集体运动[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1991年00期

10 马中玉;;电子准弹性散射核的响应函数[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1992年0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锡真;李祝霞;卓益忠;F.Sakata;;动力学响应函数和大振幅集体运动[A];第八届全国核物理会议文摘集(上册)[C];1991年

2 王正新;党耀国;刘思峰;;GM(1,1)模型时间响应函数的一种优化方法[A];2006年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山东理工大学 贾永新 肖爱梅;多线程技术在VC中的应用[N];计算机世界;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记;带有非线性功能响应函数的食饵—捕食系统的研究[D];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6年

2 刘梦薇;测量时间分辨荧光仪器响应函数的标准样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3 梁凯毓;具有非单调响应函数的食饵—捕食者系统分歧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丹;鬼点对响应函数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4年

5 石睿;基于探测器响应函数的α能谱解谱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6 尹赛文;遥感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的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262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ysx/9262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9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