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种质资源BJ399抗条锈病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
发布时间:2021-07-26 20:56
条锈病是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一种世界性病害。种质资源BJ399对小麦条锈病具有良好的苗期和成株期抗性,为明确其条锈病抗性基因,利用BJ399和高感条锈病品种铭贤169杂交,获得BJ399/铭贤169的F1、BC1和F2代分离群体,并利用我国当前流行的条锈菌生理小种条中34号(CYR34)进行温室苗期抗条锈性鉴定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BJ399对CYR34的抗性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暂命名为 YrBJ399。筛选到3个与目的基因连锁的SSR标记Xwmc296、Xgwm425和Xgwm558,且3个标记位于抗病基因的同一侧,距离目的基因最近的标记为Xwmc296,其遗传距离为9.5 cM,标记Xgwm425和Xgwm558与目的基因 YrBJ399的遗传距离分别为14.3 cM和18.0 cM,并初步将抗病基因定位于小麦染色体2AS上。根据抗病基因来源和染色体定位结果推测, YrBJ399可能是一个抗条锈病新基因。
【文章来源】:麦类作物学报. 2020,40(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标记Xwmc296在(BJ399×铭贤169)F2群体部分单株上的PCR扩增结果
本研究对种质资源BJ399的遗传分析表明,BJ399对目前中国条锈菌流行小种CYR34具有良好的抗病性,是一个优异的抗病种质资源,BJ399对CYR34的抗锈性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该基因暂命名为 YrBJ399, 利用SSR分子标记筛选到3个与目标基因连锁的标记Xwmc296、Xgwm425和Xgwm558,初步将抗病基因 YrBJ399定位到染色体2AS上,并构建了分子标记连锁 图谱。目前定位于小麦2AS染色体上的抗条锈基因有 Yr17、 YrElm1-4、 YrZL16、 YrZM175、 YrCH5026、 YrSph和 YrR61等。 Yr17[22-23]来源于偏凸山羊草,已被转育到普通小麦品系VPM1中; YrElm1-4来源于柔软滨麦草,杨敏娜等[24]将 YrElm1-4定位到2AS,距其最近的SSR标记Xwmc522的遗传距离为5.9 cM;马东方等[25]将中梁16中的抗锈基因 YrZL16定位到2AS,与SSR标记 Xbarc212和Xwmc177紧密连锁,遗传距离分别为5.4 cM和6.6 cM,并推测 YrZL16来源于水源11;Lu等[26]推测 YrZM175来源于BPM27,距其最近的SSR标记Xgwm636的遗传距离为4.9 cM;侯丽媛等[27]在小麦与中间偃麦草渗入系CH5026中发现抗病基因 YrCH5026,并判断 YrCH5026来源于中间偃麦草Z1141,与其紧密连锁的标记为Xwmc382和Xgpw7101; YrSph[28]来源于印度圆粒小麦,为隐性基因; YrR61[29]来源于美国软红冬麦,为成株期抗病基因。而种质资源BJ399起源于欧洲,属普通小麦品种(张学勇,私人通讯)。从抗病基因来源看, YrBJ399是不同于 Yr17、 YrElm1-4、 YrZL16、 YrZM175、 YrCH5026、 YrSph及 YrR61的抗病基因。
标记Xgwm425在(BJ399×铭贤169)F2群体部分单株上的PCR扩增结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甘肃省冬小麦抗条锈菌CYR34育种策略[J]. 曹世勤,贾秋珍,宋建荣,张耀辉,王万军,岳维云,孙振宇,黄瑾,张勃,王晓明.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9(05)
[2]2013-2016年甘肃省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变异监测[J]. 贾秋珍,曹世勤,黄瑾,张勃,孙振宇,骆惠生,王晓明,金社林. 植物保护. 2018(06)
[3]小麦条锈病菌新菌系G22-9(CYR34)和G22-14流行趋势预测[J]. 黄瑾,贾秋珍,张勃,孙振宇,黄苗苗,金社林. 植物保护学报. 2018(01)
[4]中国小麦条锈菌条中34号的发现及其致病特性[J]. 刘博,刘太国,章振羽,贾秋珍,王保通,高利,彭云良,金社林,陈万权. 植物病理学报. 2017(05)
[5]小麦抗条锈病已知基因对中国当前流行小种的有效性分析[J]. 曾庆东,沈川,袁凤平,王琪琳,吴建辉,薛文波,詹刚明,姚石,陈伟,黄丽丽,韩德俊,康振生. 植物病理学报. 2015(06)
[6]抗条锈病基因YrCH5026的遗传分析及分子定位[J]. 侯丽媛,乔麟轶,张晓军,李欣,詹海仙,畅志坚. 华北农学报. 2015(05)
[7]小麦条锈菌致病性及其变异研究进展[J]. 康振生,王晓杰,赵杰,汤春蕾,黄丽丽. 中国农业科学. 2015(17)
[8]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易位系9020-17-25-6抗条锈性遗传分析及分子标记[J]. 马东方,尹军良,刘署艳,王文凯,方正武,井金学. 植物保护学报. 2015(03)
[9]小麦品种中梁16抗条锈病基因遗传分析与微卫星标记[J]. 马东方,方正武,邱先进,孙正祥,周燚. 湖北农业科学. 2014(22)
[10]印度圆粒小麦抗条锈病新基因YrSph的遗传分析和SSR标记定位[J]. 陈国跃,陈华,魏育明,李伟,刘亚西,刘登才,兰秀锦,郑有良. 植物病理学报. 2011(06)
本文编号:3304358
【文章来源】:麦类作物学报. 2020,40(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标记Xwmc296在(BJ399×铭贤169)F2群体部分单株上的PCR扩增结果
本研究对种质资源BJ399的遗传分析表明,BJ399对目前中国条锈菌流行小种CYR34具有良好的抗病性,是一个优异的抗病种质资源,BJ399对CYR34的抗锈性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该基因暂命名为 YrBJ399, 利用SSR分子标记筛选到3个与目标基因连锁的标记Xwmc296、Xgwm425和Xgwm558,初步将抗病基因 YrBJ399定位到染色体2AS上,并构建了分子标记连锁 图谱。目前定位于小麦2AS染色体上的抗条锈基因有 Yr17、 YrElm1-4、 YrZL16、 YrZM175、 YrCH5026、 YrSph和 YrR61等。 Yr17[22-23]来源于偏凸山羊草,已被转育到普通小麦品系VPM1中; YrElm1-4来源于柔软滨麦草,杨敏娜等[24]将 YrElm1-4定位到2AS,距其最近的SSR标记Xwmc522的遗传距离为5.9 cM;马东方等[25]将中梁16中的抗锈基因 YrZL16定位到2AS,与SSR标记 Xbarc212和Xwmc177紧密连锁,遗传距离分别为5.4 cM和6.6 cM,并推测 YrZL16来源于水源11;Lu等[26]推测 YrZM175来源于BPM27,距其最近的SSR标记Xgwm636的遗传距离为4.9 cM;侯丽媛等[27]在小麦与中间偃麦草渗入系CH5026中发现抗病基因 YrCH5026,并判断 YrCH5026来源于中间偃麦草Z1141,与其紧密连锁的标记为Xwmc382和Xgpw7101; YrSph[28]来源于印度圆粒小麦,为隐性基因; YrR61[29]来源于美国软红冬麦,为成株期抗病基因。而种质资源BJ399起源于欧洲,属普通小麦品种(张学勇,私人通讯)。从抗病基因来源看, YrBJ399是不同于 Yr17、 YrElm1-4、 YrZL16、 YrZM175、 YrCH5026、 YrSph及 YrR61的抗病基因。
标记Xgwm425在(BJ399×铭贤169)F2群体部分单株上的PCR扩增结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甘肃省冬小麦抗条锈菌CYR34育种策略[J]. 曹世勤,贾秋珍,宋建荣,张耀辉,王万军,岳维云,孙振宇,黄瑾,张勃,王晓明.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9(05)
[2]2013-2016年甘肃省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变异监测[J]. 贾秋珍,曹世勤,黄瑾,张勃,孙振宇,骆惠生,王晓明,金社林. 植物保护. 2018(06)
[3]小麦条锈病菌新菌系G22-9(CYR34)和G22-14流行趋势预测[J]. 黄瑾,贾秋珍,张勃,孙振宇,黄苗苗,金社林. 植物保护学报. 2018(01)
[4]中国小麦条锈菌条中34号的发现及其致病特性[J]. 刘博,刘太国,章振羽,贾秋珍,王保通,高利,彭云良,金社林,陈万权. 植物病理学报. 2017(05)
[5]小麦抗条锈病已知基因对中国当前流行小种的有效性分析[J]. 曾庆东,沈川,袁凤平,王琪琳,吴建辉,薛文波,詹刚明,姚石,陈伟,黄丽丽,韩德俊,康振生. 植物病理学报. 2015(06)
[6]抗条锈病基因YrCH5026的遗传分析及分子定位[J]. 侯丽媛,乔麟轶,张晓军,李欣,詹海仙,畅志坚. 华北农学报. 2015(05)
[7]小麦条锈菌致病性及其变异研究进展[J]. 康振生,王晓杰,赵杰,汤春蕾,黄丽丽. 中国农业科学. 2015(17)
[8]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易位系9020-17-25-6抗条锈性遗传分析及分子标记[J]. 马东方,尹军良,刘署艳,王文凯,方正武,井金学. 植物保护学报. 2015(03)
[9]小麦品种中梁16抗条锈病基因遗传分析与微卫星标记[J]. 马东方,方正武,邱先进,孙正祥,周燚. 湖北农业科学. 2014(22)
[10]印度圆粒小麦抗条锈病新基因YrSph的遗传分析和SSR标记定位[J]. 陈国跃,陈华,魏育明,李伟,刘亚西,刘登才,兰秀锦,郑有良. 植物病理学报. 2011(06)
本文编号:33043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30435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