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虫绿豆抗绿豆象的机制及安全性评价

发布时间:2022-10-09 18:01
  绿豆Vigna radiata(L.)是我国栽培面积较大的食用豆类作物,但由于绿豆象Callosobruchus chinensis(L.)的为害,严重影响了绿豆的产量和品质。传统的物理和化学防治方法,不但增加了绿豆的生产成本且对人畜健康及生存环境带来了影响。利用绿豆抗虫品种控制绿豆象的为害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手段。目前,有关抗虫绿豆的抗豆象机制及安全性评价还未见报道。为此,本研究以不同绿豆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了抗绿豆象绿豆品种的筛选及绿豆象取食抗虫绿豆后体内消化酶、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变化的研究;采用蛋白质双向电泳和质谱鉴定技术,进行了抗、感虫绿豆不同品种蛋白质差异表达的研究,并进行了抗虫绿豆对小鼠的亚慢性毒理学试验。旨在明确抗虫绿豆抗绿豆象的生理生化机制及安全性,以期为绿豆抗虫成分的挖掘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绿豆不同品种对绿豆象的抗性试验表明:13个参试品种中B18、B20、B23、B27、A22和晋绿7号6个品种为高抗型绿豆,受害率低于10%,其余7个品种受害率均在90%以上属高感型绿豆;抗、感绿豆品种间绿豆象卵的孵化率没有显著性差异;取食抗虫绿豆晋绿7号的绿豆象幼... 

【文章页数】:9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抗虫绿豆抗绿豆象的机制及安全性评价


图2-1潍绿2117绿豆及供试虫源??Fig?2-1?Weilv?2117?mung?bean?and?C.?chinesis?(L.)??

抗虫绿豆抗绿豆象的机制及安全性评价


图2-2不同品种绿豆的抗虫性测定??Fig?2-2?The?resistance?of?different?mung?bean?variety?on?C.?chinesis?(L.)??

抗虫绿豆抗绿豆象的机制及安全性评价


图2-4人工绿豆对绿豆象的抗性试验??Fig?2-4?The?resistance?of?artificial?mung?bean?on?C.?ckinesis?(?L.)??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活化酶在植物抗逆性中的作用[J]. 陈候鸣,陈跃,王盾,蒋德安.  植物生理学报. 2016(11)
[2]CO2浓度升高对西花蓟马和花蓟马成虫体内解毒酶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J]. 刘建业,钱蕾,蒋兴川,和淑琪,李正跃,桂富荣.  昆虫学报. 2014(07)
[3]大豆应答玉米小斑病菌胁迫的蛋白质双向电泳分析[J]. 董玉梅,何霞红,苏源,李成云,肖秋芸,赵正龙,朱有勇.  分子植物育种. 2013(05)
[4]NaCl胁迫对小麦种子胚在萌发时期蛋白含量的影响[J]. 刘向标,牛文婷,段江燕.  生物技术通报. 2013(05)
[5]我国9个品种绿豆淀粉的理化特性研究[J]. 李文浩,谭斌,刘宏,张国权,沈群.  中国食品学报. 2013(04)
[6]小麦籽粒清蛋白和球蛋白表达对干旱胁迫的响应[J]. 黄修文,陈伟霞,张博琦,冯清,张艳菊,李保云.  麦类作物学报. 2012(04)
[7]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和防御信号物质对斜纹夜蛾解毒酶的影响[J]. 吴国昭,胡林,叶茂,王瑞龙,朱克岩,曾任森,蔡文.  应用生态学报. 2012(07)
[8]极限温度对绿豆象及绿豆种子的影响[J]. 仲建锋,万正煌,李莉,陈宏伟,伍广洪.  湖北农业科学. 2012(13)
[9]寄主植物对草地螟中肠解毒酶及保护性酶活性的影响[J]. 尹姣,冯红林,李克斌,曹雅忠.  植物保护. 2012(01)
[10]转基因水稻食用安全性评价内容与主要争论问题分析[J]. 肖国樱,陈芬,孟秋成,周浩.  杂交水稻. 2012(01)

硕士论文
[1]转Bt基因稻谷对小鼠健康的安全性评价[D]. 张珍誉.湖南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6891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6891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0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