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密度和氮肥追施量对紧凑型玉米光合指标及产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4-08 23:00
【摘要】:玉米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是影响玉米产量潜力发挥的重要因素之一。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玉米品种,针对品种的特点设计适宜的密度和施氮量,对于充分发挥品种在适应区的产量潜力,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适宜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种植的5个玉米品种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设置4个密度,3个氮肥追施量,田间通过对不同品种叶面积指数、光合指标、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进行测定,旨在明确供试品种适宜的密度及氮肥追施量,实现良种良法配套,为其高产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密度与氮肥追施量对叶面积指数影响的研究表明,叶面积指数在各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叶面积指数随玉米生育期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在吐丝期达到最大值,低密度和氮肥追施量的增加有利于玉米后期保持较高的叶面积指数,6万株/公顷增加到7.5万株/公顷,增幅为12%-14.5%,氮肥追施量300 kg/hm~2处理下比200 kg/hm~2处理下分别高出9%-28%,使光能利用率得到提高,生产积累的有机物质多,产量相应提高,对玉米增产起到重要作用。2、不同密度与氮肥追施量对光合指标影响的研究表明,各光合指标在各处理中存在显著差异,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最大值出现在吐丝期,均随生育期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叶绿素含量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绿素含量和气孔导度随着密度的增大逐渐降低,随氮肥追施量的增加而增加。合理的密度和氮肥追施量有利于减少玉米后期各个指标的降低幅度,密度的减小和氮肥追施量的增加有利于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增加,植株通过抑制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消耗,利于植株生长。氮肥追施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叶绿素含量,延缓衰老。3、不同密度与氮肥追施量对玉米产量影响的研究表明,玉米的穗长、行粒数、行数、百粒重随密度的增大逐渐变小,穗长、百粒重随着氮肥追施量的增加而增加,东农255、迪卡517密度超过7万株/公顷行粒数随着氮肥追施量的增加而增加,先玉335、农华101随着氮肥追施量的增加增加。每个品种的最高产量都有适宜的密度和氮肥追施量,迪卡517和吉龙2为耐密品种在7万株/公顷密度下获得高产,先玉335、农华101、东农255在本试验6、6.5万株/公顷密度下产量最高,先玉335、农华101、吉龙2号随着氮肥追施量的增加产量逐渐增加,东农255、迪卡517均在250 kg/hm~2处理下产量最高。4、秋季田间测产表明,东农255在6.5万株/公顷密度下,氮肥追施量为250 kg/hm~2处理下产量达到13763kg,为本试验最佳处理;迪卡517在7万株/公顷,氮肥追施量为250kg/hm~2处理下达到12429kg;先玉335、农华101、吉龙2号分别在6万株/公顷、6.5万株/公顷、7万株/公顷密度下,氮肥追施量为300 kg/hm~2处理下产量达到最大。
【图文】:

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追施,生育前期


图 3-1 不同密度叶面积指数的动态变化Fig.3-1 Dynamic change of LAI under different seeding density3.2.2 氮肥追施量对不同品种叶面积指数的影响玉米 11-12 个叶时进行氮肥追施,,因此以下各个指标从出现差异时进行分析。氮肥追施量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可以看出,五个品种生育前期没有肥力的变化,对

追施,面积指数,动态变化


17图 3-2 不同氮肥追施量下叶面积指数的动态变化Fig.3-2 Dynamic change of LAI under different nitrogen application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5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玉军;窦金刚;高玉山;魏雯雯;吕艳杰;姚凡云;刘慧涛;王永军;;施氮对不同种植密度玉米产量和子粒灌浆特性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5年06期

2 朱永群;汪霞;彭建华;罗付香;刘海涛;王谢;林超文;;密度和施氮量对雅玉8号青贮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5年06期

3 焦念元;李亚辉;李法鹏;胡浩博;穆耀东;张煜帛;张岳;;间作玉米穗位叶的光合和荧光特性[J];植物生理学报;2015年07期

4 李广浩;赵斌;董树亭;刘鹏;张吉旺;何在菊;;控释尿素水氮耦合对夏玉米产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J];作物学报;2015年09期

5 孔丽丽;杨建;于雷;尹彩侠;秦裕波;李前;张磊;侯云鹏;谢佳贵;王立春;;氮肥追施方式对不同类型土壤玉米养分吸收及利用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5年03期

6 王庆燕;叶德练;张钰石;李建民;张明才;李召虎;;种植行向对玉米茎叶形态建成与产量的调控效应[J];作物学报;2015年09期

7 周宝元;王志敏;岳阳;马玮;赵明;;冬小麦 夏玉米与双季玉米种植模式产量及光温资源利用特征比较[J];作物学报;2015年09期

8 纪德智;王端;赵京考;龚振平;李莎;;不同氮肥形式对春玉米产量、土壤硝态氮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5年02期

9 王祥宇;魏珊珊;董树亭;刘鹏;张吉旺;赵斌;;种植密度对熟期不同夏玉米群体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5年01期

10 徐云姬;顾道健;秦昊;张耗;王志琴;杨建昌;;玉米灌浆期果穗不同部位籽粒碳水化合物积累与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变化[J];作物学报;201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宏伟;不同氮素营养水平下春玉米碳氮代谢机理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栾明宝;不同玉米品种氮效率差异的生理机制初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2 孙年喜;玉米氮素效率及其生理特性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199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26199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a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