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品系藜麦抗旱性及种子主要次生物质的研究
【图文】:
-1 PEG 处理对 5 种品系藜麦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of PEG on thegermination rate of five varietiesquinoa seedsK5 代表 5 种不同的藜麦品系, 同一编号的不同小写字母表d NK5 represent 5 different quinoa species; Different lowerca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The same as below .藜麦种子发芽势的影响胁迫下,藜麦品系NK1、NK3和NK5种子的发芽势保持很好的发芽势,在CK时,NK1和NK5的发芽势K1和NK5为57.33%和60.67%。藜麦品系NK2和NK小的的趋势,其中NK2和NK4种子在5% PEG胁迫15% PEG胁迫下分别比对照下降了5.63%和34.04%5最大发芽势分别为73.33%、67.33%、53.33%、64.6CK 5 10 15PEG处理浓度 PEG concentration(%)
1-1 PEG 处理对 5 种品系藜麦种子发芽率的影响ct of PEG on thegermination rate of five varietiesquinoa seed NK5 代表 5 种不同的藜麦品系, 同一编号的不同小写字母nd NK5 represent 5 different quinoa species; Different lowe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The same as below .系藜麦种子发芽势的影响旱胁迫下,,藜麦品系NK1、NK3和NK5种子的发芽保持很好的发芽势,在CK时,NK1和NK5的发芽NK1和NK5为57.33%和60.67%。藜麦品系NK2和N减小的的趋势,其中NK2和NK4种子在5% PEG胁在15% PEG胁迫下分别比对照下降了5.63%和34.0K5最大发芽势分别为73.33%、67.33%、53.33%、6PEG处理浓度 PEG concentration(%)aaaNK1NK2NK3
【学位授予单位】:甘肃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51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长复;;次生物质与植物的抗性[J];植物杂志;1988年03期
2 侯嵩生;李新明;;植物细胞大量培养与次生物质代谢研究的一点意见[J];生物科学信息;1989年06期
3 陆群,张玉凤;植物性次生物质对光肩星天牛成虫作用机理的初探[J];内蒙古林业科技;1997年04期
4 杨朗;孙荣科;姜建军;黄立飞;李容柏;;水稻对褐飞虱的抗性与挥发性次生物质总量的关系[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5 支建梁;;色谱技术在水稻抗性次生物质中的应用[J];作物杂志;2010年06期
6 张永清;;植物次生物质的抗虫作用[J];生物学通报;1991年05期
7 杨朗;黄凤宽;曾玲;黄立飞;梁广文;;水稻挥发性次生物质对褐飞虱寄主定向及生长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9年09期
8 赵颖,黄凤宽,童晓立,凌冰,庞雄飞;水稻品种中抗褐飞虱抗原次生物质的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04年11期
9 李倩;刘延吉;;黑莓果实次生物质及花色苷组分的研究[J];北方园艺;2011年16期
10 史刚荣;次生物质在植物与昆虫协同进化中的意义[J];生物学杂志;199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勇军;余柳青;曹长代;;水稻品种化感潜力的评价与筛选[A];中国第二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植物化感作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徐效华;高炜;刘爱国;崔艳;孔垂华;;化感水稻品种的新二萜化感物质结构鉴定[A];中国第二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植物化感作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周勇军;曹长代;郑康乐;郭怡青;叶敏;余柳青;;利用水稻重组自交系群体材料和特征次生物质标记法定位水稻化感基因[A];第二届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与基因发掘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程新胜;周郑;王方晓;;次生物质对斜纹夜蛾药剂敏感性及其靶标酶与解毒酶活性的影响[A];中国烟草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琛柱;杨奇华;周明rB;;棉铃虫对棉花六种次生物质的取食行为反应[A];北京昆虫学会成立四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6 周海波;陈巨莲;程登发;孙京瑞;刘勇;陈林;;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在害虫生态调控中的机理及应用[A];植物保护科技创新与发展——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吴刚;郭建英;万方浩;;不同棉酚含量棉花对B型烟粉虱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多代影响[A];第二届全国生物入侵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8 徐效华;朱应栋;高炜;崔艳;孔垂华;;化感水稻品种的化感物质的研究[A];中国第二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植物化感作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陈巨莲;丁红建;倪汉祥;孙京瑞;;麦长管蚜的营养生理及主要次生物质的抗蚜性[A];“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保护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8年
10 李贤庆;郭线茹;曹雅忠;;不同小麦品种对麦蚜抗性机制研究进展[A];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研究[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陈巨莲;小麦抗蚜生化机理和G蛋白在离体昆虫细胞系中表达、纯化及活性测定[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1年
2 吴刚;植物抗虫物质对甜菜夜蛾营养效应和酶活性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3 张晓;B型烟粉虱特异性诱导的烟草防御物质的筛选及其在防御烟蚜中的作用[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4 张春妮;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321A1的转录调控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5 李庆;小麦族种质资源对禾谷缢管蚜的抗性评价及生化抗性机制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2年
6 翟梅枝;植物次生物质的抗病活性及构效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03年
7 王春丽;丹参中次生物质积累与可溶性糖代谢及激素关系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岳凯;不同品系藜麦抗旱性及种子主要次生物质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8年
2 高勇;小麦次生物质的生态管理功能在害虫生态治理项目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3 杨帆;水杨酸、茉莉酸甲酯诱导黄瓜对西花蓟马(缨翅目:蓟马科)的抗性[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4 张霞;粒肩天牛危害对杨树内含物的影响[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5 李贤庆;不同小麦品种(系)对麦长管蚜Macrosiohum miscanthi抗性机制的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6年
6 王素华;不同小麦品种对麦长管蚜的抗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7 刘芳华;白粉病侵染小麦对小麦—麦长管蚜—烟蚜茧蜂三级营养系统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8 陈赵良;萧氏松茎象危害对马尾松次生物质和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9 景炳年;核桃次生物质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10 庄小花;农药胁迫下十字花科蔬菜次生物质及酶系与黄曲条跳甲保护酶的互作效应[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262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2626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