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东部旱作玉米田耗水过程与模拟
【图文】:
该站位于黄土高原东部(图2),属晋东豫西典型半湿润偏旱区,海拔 1202 m(37°44′52″N,113°12′11″E),该区降雨年际变化较大,平均降雨量为 481 mm,多集中在春玉米生育期内(6-9 月)。多年平均气温和平均无霜期分别为 7.4℃和 140 d(冯禹等,2016b; Feng et al., 2017b, 2017c)。该地区为旱作农业,,种植模式一年一熟制,种植春玉米。图 2 研究区域地理位置Fig.2 Geographical location of the experiment site试验区土壤为砂壤土,其中砂粒(≥0.05~2 mm)占 54.9%、粉粒(≥0.002~0.05 mm)占 29.5%、黏粒(<0.002 mm)占 15.6%。耕层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为 9.00 g kg-1
图 3 遗传算法优化的神经网络模型流程Fig.3 The flowchart of the GANN model化 BP 神经网络的要素包括种群初始化、适应度函数、选择、交叉和变异。初始化数编码对个体进行编码,每个个体均为 1 个实数串,由输入层和隐含层之阈值、隐含层与输出层之间连接权值和输出层阈值等 4 部分(王小川等,度函数体得到 BP 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和阈值,利用训练数据训练 BP 神经网络预测输出和期望输出之间的误差绝对值作为个体适应度值:1( ( ))ni iiF k abs y o== ∑ 网络输出节点数;yi为 BP 神经网络第 i 个节点的期望输出;oi为第 i 个节数。择操作有轮盘赌法和锦标赛法等多种方法,本研究中采用轮盘赌法,即基略,则每个个体 i 的选择概率 pi为:/i if = k F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5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琦;龚道枝;郝卫平;王罕博;高翔;梅旭荣;;利用AquaCrop模型模拟旱作覆膜春玉米耗水和产量[J];灌溉排水学报;2015年06期
2 张宝忠;许迪;刘钰;陈鹤;;多尺度蒸散发估测与时空尺度拓展方法研究进展[J];农业工程学报;2015年06期
3 冯禹;崔宁博;龚道枝;魏新平;王君勤;;基于极限学习机的参考作物蒸散量预测模型[J];农业工程学报;2015年S1期
4 冯禹;王守光;崔宁博;赵璐;;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参考作物蒸散量预测模型[J];资源科学;2014年12期
5 冯禹;崔宁博;魏新平;赵璐;王君勤;;川中丘陵区参考作物蒸散量时空变化特征与成因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4年14期
6 王罕博;龚道枝;梅旭荣;郝卫平;;覆膜和露地旱作春玉米生长与蒸散动态比较[J];农业工程学报;2012年22期
7 刘渡;李俊;于强;同小娟;欧阳竹;;涡度相关观测的能量闭合状况及其对农田蒸散测定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2年17期
8 王麒翔;范晓辉;王孟本;;近50年黄土高原地区降水时空变化特征[J];生态学报;2011年19期
9 ;Energy balance closure at ChinaFLUX sites[J];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2005年S1期
10 龚道枝,康绍忠,佟玲,丁日升;分根交替灌溉对土壤水分分布和桃树根茎液流动态的影响[J];水利学报;2004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崔宁博;西北半干旱区梨枣树水分高效利用机制与最优调亏灌溉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2 龚道枝;苹果园土壤-植物-大气系统水分传输动力学机制与模拟[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健;常用园林植物蒸腾耗水特性及生态效应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473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2647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