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气候变化已成为近些年人们所关注的重点,气候变化影响农业生产,为了科学评价未来气候变化对小麦-玉米周年生产的影响,本研究选用黄淮海地区2020-2099年基于BCC-CSM1-1气候系统模式下的3种不同浓度路径(RCP2.6、RCP4.5和RCP8.5)的情景数据,对未来80年的小麦玉米生育期的气候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运用DSSAT作物生长模型,模拟分析了冬小麦和夏玉米生育期的生产潜力和产量变化趋势,并研究未来气候变化对冬小麦和夏玉米产量的影响和对生产的适应性,制定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对应对未来气候变化、合理开发并利用气候资源、调整种植布局、探究小麦玉米增产潜力及增产途径等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小麦玉米生育期气候要素的变化趋势1961-2005年小麦季和玉米季生育期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均呈增加趋势,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在3种不同RCP情景下,小麦季和玉米季生育期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均呈增加趋势,在RCP8.5情景下升温幅度达到最大;在RCP8.5情景下,小麦季和玉米季的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增加速率分别为1.66和1.11 mm/10a;小麦季0℃积温和玉米季10℃积温总体呈现增加趋势,在RCP8.5情景下积温的增温幅度最大;小麦季和玉米季的太阳辐射的增加速率达到最大;小麦季和玉米季生育期内出现的旱涝灾害比例较小,旱涝灾害变化趋势与降水变化趋势一致。2.小麦玉米生育期生产潜力的时空变化在3种RCP情景下,小麦季和玉米季光温生产潜力波动很大,在RCP4.5和RCP8.5情景下小麦季和玉米季的光温生产潜力均呈显著性增加趋势,在RCP8.5情景下,小麦季和玉米季的光温生产潜力的增加速率最大,分别为530.53和1971.45(kg/ha)/10a;空间分布东西差异明显,变化速率由东向西逐渐增加,玉米季生育期的光温生产潜力的变化幅度均大于小麦季;3种不同RCP情景下小麦季的气候生产潜力呈增加趋势,玉米季的气候生产潜力在RCP2.6和RCP8.5情景下呈增加趋势,在RCP4.5情景下呈下降趋势,空间分布东西差异明显;在RCP8.5情景下小麦季的气候生产潜力最大,为239.72(kg/ha)/10a;小麦季和玉米季的气候生产潜力与太阳辐射和积温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呈显著正相关。3.小麦玉米生育期产量损失率的时空变化在RCP8.5情景下,小麦季和玉米季受温度限制引起的产量潜力损失率均表现为显著性下降趋势,平均损失率分别为75%和26%;受降水限制引起的产量潜力损失率均表现为显著性增加趋势,平均损失率分别为-3%和57%;小麦季因温度限制引起的产量潜力损失率的空间分布为西北高东南低趋势,玉米季为东北高西南低趋势;小麦季因降水亏缺引起的气候潜力较光温潜力损失率空间分布表现为明显的西南高东北低趋势,玉米季表现为明显的西部高东部低趋势。4.小麦玉米的模拟产量变化在3种RCP情景下,小麦季和玉米季产量年际间差异明显,随着CO2浓度的增加,冬小麦和夏玉米的开花期和成熟期提前,生育期缩短,缩短的天数表现为RCP4.5RCP8.5。在3种RCP情景下以变异系数表示的各个站点的产量潜力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RCP情景下各年代际夏玉米的变异系数在10%以内,表示各年代际夏玉米均保持稳产,而各年代际的平均产量差异较小,在RCP4.5情景下,各年代际的变异系数差异最小,稳产性最高。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513;S51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宏宝;石晓燕;李冬;华珊;徐志福;;气候变化对浙江水稻生产影响的集合模拟分析[J];浙江农业学报;2016年07期
2 刘学刚;张金艳;薛允传;郭丽娜;张凯静;綦东菊;;气候变化对青岛主要作物生育期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5年32期
3 王晓煜;杨晓光;孙爽;解文娟;;气候变化背景下东北三省主要粮食作物产量潜力及资源利用效率比较[J];应用生态学报;2015年10期
4 陆伟婷;于欢;曹胜男;陈长青;;近20年黄淮海地区气候变暖对夏玉米生育进程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5年16期
5 杨平;张丽娟;赵艳霞;姜蓝齐;乔赛男;张晓慧;;黄淮海地区夏玉米干旱风险评估与区划[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5年01期
6 余卫东;马志红;;近50年河南省夏玉米生产潜力及产量差时空变化特征[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5年01期
7 袁静;郑学山;胡鲲;徐剑平;孙丽娟;;潍坊市未来气候变化及其对小麦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4年36期
8 张耀耀;刘建刚;谷中颖;陈阜;褚庆全;;气候变化对沧州地区冬小麦产量潜力的影响[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9 王国庆;张建云;金君良;贺瑞敏;刘翠善;鲍振鑫;李岩;;基于RCP情景的黄河流域未来气候变化趋势[J];水文;2014年02期
10 徐玲玲;吕厚荃;方利;;气候变化对黄淮海地区夏玉米气候适宜度的影响[J];资源科学;201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丹;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旭光;气候变化对东北粮食作物生产潜力的影响[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2 张玉玲;氮素营养对不同年代小麦主栽品种产量和品质及其生理机理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
本文编号:
26600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2660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