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干旱下氮素营养对不同穗型小麦苗期耐旱性的影响机制

发布时间:2020-05-16 19:57
【摘要】:水分短缺和土壤贫瘠是限制我国北方植物生长和发育的两个重要的环境因素,水分和养分既有各自的特殊作用,又互相作用,影响着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本文以两种不同品系小麦(多穗型品种西农979和大穗型品种2036))作为研究材料,采用人工控制实验方法,分别从小麦根系活力、叶片光合、叶绿素荧光、活性氧代谢以及抗氧化物质代谢调控等方面,研究了不同水分和养分处理下两个小麦品种的生理响应及其调控机制,揭示了小麦幼苗耐旱性机理及氮素对缓解干旱的生理调控机制,可为小麦利用自身的营养遗传特征挖掘其吸收、利用氮素的生理潜力提供理论依据。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水分与氮素存在着明显的互作效应,重度干旱胁迫和低氮处理都会降低小麦的生物量、根系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根系活力、氮含量和植株的氮素积累量,且低氮处理增加了根长和根冠比。相比于低氮和中氮处理,高氮处理下西农979的根系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和根系活力显著提高,且分别比大穗小麦2036提高了11%、14%和27%。西农979植株氮素积累量在中氮和高氮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但中氮处理下西农979的植株氮素积累量比大穗小麦2036提高了13%~62%。低氮处理下,小麦根冠比(R/S)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而略有增加,其中在高氮处理和中度干旱胁迫下根-冠比表现为最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小麦根系的活跃吸收面积、根系活力与植株氮素积累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和根冠比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在轻度干旱胁迫下,增加氮素供给能有效提高西农979的根系吸收面积和根系活力,但是过量的氮素供给不利于大穗小麦2036根系的生长,表明不同穗型小麦的根系活力和生长对不同水氮耦合的响应是不同的。通过适宜的水氮耦合调控,有利于良好小麦根系形态的构建与根系活力的提高,从而提高小麦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2)干旱胁迫显著降低了小麦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但提高了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此外,干旱胁迫同样导致了小麦叶片的光化学猝灭系数(QP)、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系统Ⅱ(ΦPSⅡ)的量子产量和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的下降,但在氮素(N)的供给有效缓解了小麦因干旱胁迫导致的光合效率的下降。在干旱胁迫下,氮素供应的适度增加能够减轻光抑制作用从而提高小麦的光合效率,最终提高小麦的抗旱性;但过量的氮素供应对植物抗旱性的提高并没有显著性作用,甚至对植物的生长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在低氮处理下,西农979比大穗小麦2036具有更强的抗旱性。(3)在同样的干旱胁迫条件下,耐旱性品种西农979具有较高的抗氧化和活性氧调控能力。随着氮素浓度的提高,小麦体内活性氧表现出下降的趋势。干旱胁迫下大穗小麦2036根系中的活性氧和膜脂过氧化产物(MDA)都高于西农979。此外,干旱胁迫下,氮素供应增加能够提高小麦植株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酚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以及抗氧化剂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尤其是在轻度干旱胁迫下,保护酶活性的显著升高有利于活性氧的清除。低氮处理下,西农979小麦的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高于大穗小麦2036,抗氧化剂GSH的含量也较高,表明在相同的干旱胁迫条件下,耐旱性品种西农979具有较高的抗氧化和活性氧调控能力,此外,西农979在低氮处理下适应性也比大穗小麦2036更强。在没有受到干旱胁迫时,适量的氮素供给增加可以提高叶片中抗氧化酶的活性;而在遭受干旱胁迫时,适量氮素供给的增加能够提高酶活性,表明适当的增加氮素供给可以缓解干旱胁迫,减轻自由基对细胞的伤害。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51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玲玲;;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7年22期

2 杨雪;王丁;刘春雷;张丽琴;王世杰;常慧萍;邢文会;韩鸿鹏;;四种培养基对小麦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6年12期

3 杨雪;刘春雷;王丁;张丽琴;王世杰;常慧萍;邢文会;付瑞敏;;低温预处理和聚乙二醇处理对小麦花药出愈率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5年04期

4 阿炉·芦根;;阿炉·芦根的诗[J];滇池;2017年05期

5 王特;孙海龙;;烟台地区苹果种植和小麦种植现状对比研究[J];农村科学实验;2017年07期

6 白红波;吕平安;吕元丰;朱昌涛;任永平;吕庆丰;叶优良;;小麦花后叶面喷肥对籽粒灌浆和产量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12年03期

7 郭建华;;喷洒亚硫酸氢钠可提高小麦产量[J];甘肃农业科技;1988年01期

8 李有春;;不同插期小麦、大麦、小黑麦花后源库性状的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88年03期

9 王培;陈玉蓉;;C_(17)培养基应用效果[J];河北农业科学;1988年04期

10 伊藤诚治;东先旺;位东斌;;小麦品种的耐冻性鉴定法[J];麦类作物学报;198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赵林姝;何子伟;郭会君;古佳玉;谢永盾;赵世荣;李军辉;熊宏春;丁玉萍;刘录祥;;小麦花药漂浮培养方法的建立与应用效果研究[A];2017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7年

2 申玉香;郭文善;周影;朱新开;封超年;彭永欣;;盐分胁迫对小麦花后剑叶衰老特性和产量的影响[A];全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渭玲;梁宗锁;徐福利;;旱地施肥对小麦花后旗叶衰老生理特性及籽粒产量的影响[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年会暨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4 贾秀领;姚艳荣;张丽华;马瑞昆;张全国;;小麦花后土壤水分状况与籽粒灌浆过程关系分析[A];中国作物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骆永丽;杨东清;尹燕枰;崔正勇;李艳霞;陈金;郑孟静;王玉竹;庞党伟;李勇;王振林;;外源6-BA和不同用量氮肥配合对小麦花后叶片功能与荧光特性的调控效应[A];2016年全国青年作物栽培与生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于丹 水清;郑麦9023“花粒”现象成因分析[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秀波;干旱下氮素营养对不同穗型小麦苗期耐旱性的影响机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8年

2 郑孟静;不同小麦品种抗倒性能差异的内在机制及其对氮密互作的调控响应[D];山东农业大学;2017年

3 蔺占兵;小麦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CCR)基因的分离和功能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3年

4 王东;施氮量对土壤氮素变化和小麦产量与品质影响的生理生态基础[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5 赵翔宇;小麦花发育重要基因TaGI1与Ta MADS1的分离与功能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6 薛哲勇;小麦耐盐、抗病转基因育种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7 周春菊;不同施肥条件下冷、暖型小麦若干性状的比较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8 覃建兵;小麦细胞操作与基因工程体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2年

9 李存东;小麦顶端发育动态模式与特征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1998年

10 严美玲;水氮运筹对小麦产量、品质及碳氮代谢的影响与调控[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翼;小麦农杆菌转化体系的优化[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2 雷晓伟;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状及扬辐麦4号产量形成的影响[D];扬州大学;2016年

3 王健;小麦MADS-box基因TaAGL32的功能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7年

4 陈路路;小麦种子发育过程中活力变化及成熟脱水保护机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7年

5 刘凯;小麦茎秆断裂强度和穗部性状QTL定位及分子标记开发[D];山东农业大学;2017年

6 李佳;多胺和乙烯对小麦弱势籽粒灌浆的影响及其机理[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7 张思妮;人工合成小麦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与籽粒性状的关联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8 李睿琼;高温对不同耐热性小麦籽粒淀粉形成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9 王彬;小麦花后糖积累水平对叶片衰老顺序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10 孙娟;小麦不同氮素水平下叶面肥喷施效应研究[D];扬州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6672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26672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2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