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部分宜栽杂交稻品种麦后延时直播生育动态和产量性状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5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黎腊梅;张杰;杨国涛;韦叶娜;蒋芬;陈敬;张圣豪;胡运高;;不同杂交稻品种产量与氮素积累利用的差异[J];广东农业科学;2017年03期
2 莫海玲;唐梅;孙富;罗同平;潘文兴;;近年广西审定感光杂交稻品种的产量和品质分析[J];杂交水稻;2015年06期
3 李炳荣;李晓波;杨玉江;刘安;;丹寨适宜杂交稻品种筛选初探[J];耕作与栽培;2014年01期
4 ;杂交稻良种和半旱式耕作在双季稻栽培中的效应[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87年S2期
5 ;杂交稻品种中浙优8号和中浙优86[J];浙江农业科学;2009年03期
6 唐甫林;华松林;朱晓东;;对一系杂交稻品种选育的初探[J];上海农业科技;2006年01期
7 艾新龙,魏先尧,文铁军,陈胜才,陈亮;鄂香一号田间病虫相与常规杂交稻品种的差异比较分析[J];湖北植保;2003年01期
8 黄富,程开禄,彭国亮,罗庆明,潘学贤,刘兴义,涂建华,卿雨文,张志东,李春;四川省杂交稻品种及亲本抗稻瘟性鉴定[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9 黄庭旭;郑家团;游晴如;杨东;张水金;董瑞霞;涂诗航;周鹏;;福建省杂交水稻选育研究现状与展望[J];福建农业学报;2012年03期
10 胡万星;吕铃;罗玉水;;‘闽恢3301’系列杂交稻品种的特征特性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4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何莹;邵锦震;余夏夏;丁毅;;湖北省优质杂交稻品种贮藏蛋白的研究[A];湖北省遗传学会、江西省遗传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王强;张其德;卢从明;匡廷云;;玉米黄素的快速积累是超高产杂交稻对光抑制响应的重要途径[A];全国植物光合作用、光生物学及其相关的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3 薛正平;穆海振;李军;辛跳儿;顾品强;;2015-2016年度上海小麦大幅减产的气象原因分析[A];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2 提升气象科技水平,保障农业减灾增效论文集[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俞慧友 通讯员 杨耀松;袁隆平:三年内让海水杂交稻亩产突破300公斤[N];科技日报;2016年
2 省种子管理站 王伟成 供稿;稻瘟轻发区双晚杂交稻品种——T优597[N];湖南科技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袁万茂 通讯员 谢国和;两个杂交稻品种入伍超级稻[N];湖南科技报;2006年
4 廖兴阳;“昆明杂交水稻联盟”国外建15个基地[N];粮油市场报;2015年
5 首席记者 廖兴阳;“昆明杂交水稻联盟”国外建15基地[N];昆明日报;2015年
6 陈江;广西超级稻研究获重大突破 最高亩产近800公斤[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7年
7 ;滇杂86与滇杂501[N];云南科技报;2009年
8 记者 沙默;温产“超级稻”全省推广[N];温州日报;2012年
9 通讯员 邓立国邋记者 陈江;广西超级稻研究获重大突破[N];广西日报;2007年
10 陈忠 卢国华;两水稻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N];闽北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樊虎玲;陕西小麦品种性状演变及其营养特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唐保国;四川盆地部分宜栽杂交稻品种麦后延时直播生育动态和产量性状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8年
2 马鹏;不同杂交稻品种对减量施氮反应的差异性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7年
3 孙黎明;旱直播条件下杂交水稻最佳播种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4 王竹青;不同杂交晚稻品种生育后期根叶衰老生理对限水增N的响应[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5 吴霞;杂交稻产量性状对水分和施肥量反应的基因型差异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6 张逸妍;双季杂交稻品种适宜群体指标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7 钟昀;杂交稻生育特性和产量性状对播期的反应及其基因型差异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6年
8 佘旭;旱地田块间小麦籽粒锌含量差异的原因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9 陈霞;应用AMMI模型分析若干超级稻品种产量性状稳定性[D];江西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685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2668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