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膜集雨种植对土壤特性及旱作向日葵生长发育的影响
【图文】:
2.1 试验区概况试验于 2016~2017 年在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武川旱作试验站(海拔 1576 m,41°08' N,111°17' E)进行。该区位于蒙古自治区中部,是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的典型区域。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半干旱偏旱气候,雨量少,蒸发大,年均温2.6℃,自然降水集中于 8 月下旬及 9 月上旬,无霜期 110 天左右[20]。土壤类型为栗钙土,pH 为 8.35,硝态氮含量 7.30mg/kg,铵态氮含量 8.90mg/kg,速效磷含量18.00mg/kg,速效钾含量 68.00mg/kg。2.2 试验设计试验设计全覆膜垄膜沟播(A),半覆膜垄膜沟播(B)和不覆膜平作(对照)(C)3 个处理(田间示意图如图 1),3 次重复。小区面积 30m2(4m×7.5m),株距 50cm、小行距 40cm、大行距 60cm,人工点种。肥料用量按基础土壤养分结合向日葵需肥规律及目标产量确定,N-P2O5-K2O=225~120~75kg/hm2,以基肥一次性施入。试验材料为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自育品种 T33。
A4 2016 B4 2017图 2 向日葵不同时期土壤含水率变化Fig. 2 Change of soil moisture content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sunflower注:A1-A42016 年向日葵苗期、现蕾期、开花期、灌浆期,B1-B42017 年向日葵苗期、现蕾期、开花期、灌浆期。3.2 不同垄膜种植方式地温变化3.2.1 耕层土壤温度变化试验利用温度传感器对向日葵整个生育时期的地温进行了每隔 1 小时的测定。每个处理分别对植株间距地表 5cm、15cm 各层次每隔一小时进行监测,将各个层次每旬的监测值平均后结果列于表 3 表 4,单位为℃。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56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旺霞;陈彦云;陈科元;马灵敏;马小彦;;不同覆膜栽培对马铃薯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5年05期
2 蒙强;刘静霞;张恒嘉;;我国黄土高原旱作农业沟垄覆膜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贵州农业科学;2015年08期
3 王秀康;李占斌;邢英英;;覆膜和施肥对玉米产量和土壤温度、硝态氮分布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5年04期
4 虎德钰;毛桂莲;许兴;;不同草田轮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14年09期
5 焦永吉;程功;马永健;王伟超;李建华;乔保明;蒋士君;;烟草连作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酶活性的影响[J];土壤与作物;2014年02期
6 孙冰洁;张晓平;贾淑霞;;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土壤与作物;2013年03期
7 曹玉军;魏雯雯;徐国安;王晓慧;王洪君;刘春光;边少锋;刘慧涛;王永军;;半干旱区不同地膜覆盖滴灌对土壤水、温变化及玉米生长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3年01期
8 张鹏;张晓芳;卫婷;贾志宽;任小龙;丁瑞霞;;垄膜沟播与平膜侧播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2年06期
9 韦泽秀;金涛;曾兴权;徐友伟;侯亚红;;耕作方式对青稞地土壤生物化学性质的影响[J];西藏科技;2012年10期
10 高玉红;牛俊义;徐锐;王彦;李长江;祁迪;;不同覆膜方式对玉米叶片光合、蒸腾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2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鸿;黄土高原(定西)旱作农田垄沟覆膜对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影响[D];兰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东;沟垄覆膜连作种植对马铃薯田土壤微生物区系及酶活性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5年
2 曹雪敏;覆膜和施肥对坝地土壤养分及玉米增产效应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5年
3 闫雅非;地膜再利用免耕栽培向日葵的增产效应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年
4 王亚宏;覆盖种植及垄作对旱地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09年
5 于亚军;北方旱作农田水肥高效利用调控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736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2673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