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葵快速繁育关键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30 06:12
【摘要】:本文通过对山葵繁育关键技术的系统研究,为山葵种植过程中种源退化、抗性降低、带菌带病毒等问题寻求有效的解决途径。通过系列繁育关键技术的研究,可促进山葵区域种植规范化,丰富山葵全产业链,进而走向国际化。在山葵种子繁育的研究中,以山葵种子为研究对象,对山葵种子的休眠特性、种子生活力、种子萌发条件进行了研究。研究了山葵果皮浸提液对山葵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初步探明了化感物质对山葵种子及幼苗的酶活力的影响有关;研究了不同浸种温度、不同激素处理与不同配比土壤对山葵种子萌发的影响,探明了山葵种子的萌发呼吸作用强,需要的土壤应具一定的透气性,发现全营养土:珍珠岩=1:2组合的发芽率最高达到87.5%;考察了不同浸种水温、浸种时间与清洗间隔时间条件下山葵种子的活力,研究发现各因素对种子活力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浸种水温浸种时间清洗间隔时间,得到了最优化组合:即15℃条件下浸种30 h,且每隔4.5 h清洗一次;以正交设计试验方法,研究了去果皮冲洗时间、赤霉素浸泡时间、赤霉素浸泡温度与低温处理时间对山葵种子萌发的影响,探明了各因素对山葵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大小分别为:赤霉素浸泡时间去果皮冲洗时间低温处理时间霉素浸泡温度,得到了最佳萌发条件:山葵果实流水冲洗9 d除去果皮后,取饱满种子,用浓度为75 mg/mL的赤霉素溶液在5℃条件下浸泡处理4 d后,再置于5℃低温处理2d后,播种在土壤中30天,山葵种子的萌发率最高为97.92%。在山葵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中,以山葵植株材料为外植体,开展了山葵愈伤组织诱导、增殖、植株再生与遗传转化的研究。研究了山葵幼苗的真叶、子叶、子叶柄和胚轴为外植体时,不同消毒时间、培养基配方、培养温度条件下的愈伤组织诱导情况,得到了最佳方案:以胚轴为外植体,经5分钟消毒,然后接种在MS+2,4-D1mg/L+6-BA0.5mg/L培养基上,于20℃培养25d;考察了不同愈伤组织的继代增殖培养情况,发现胚轴为外植体产生的愈伤组织更易增殖,且产生的愈伤组织质地紧密、无褐变现象,增殖倍数最高为2.48±0.93;考察了不同激素配比情况下山葵愈伤组织的不定芽诱导与不定根诱导情况,得到了不定芽分化的最佳培养配方为1/2MS+TDZ2 mg/L+IAA0.5 mg/L,得到了生根诱导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1/2MS+NAA0.1 mg/L+IBA0.05 mg/L+AC0.1 mg/L;研究了以山葵种子为外植体时无菌苗的获得、遗传转化菌种活化培养、不同外植体的遗传转化与山葵毛状根的增殖情况,得出了山葵植物遗传转化的最优条件为:以山葵子叶为外植体诱导,通过预培养过程,与菌种共培养36 d能取得较高的遗传转化率。
【图文】:
成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字花科山,
本文编号:2687699
【图文】:
成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字花科山,
本文编号:26876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268769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