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垩白粒率QTL qPGWC-1的遗传分析及定位
【图文】:
-5 5 R830-R3166 BIL 日本晴-6a 6 R1962-C191B BIL 日本晴-6b 6 C1478-R2171 BIL 日本晴-8a 8 RM2344-RM38 IL 特青/普-8b 8 G1149-R727 CSSL AsomiG187-RZ66 DH 窄叶青-9 9 XNbp36-XNpb103 CSSL AsomiRM296-RM216 IL 特青/普-12 12 RM5568-RM7003 IL 特青/普基因以及淀粉合成相关基因克隆表现的相关基因用 H94 和珍汕 97 所构建的 DH 群体及其回交群体,精细定制垩白粒率的 QTL-Chalk5,该基因是第一个被克隆的直接泡上的转运 H+的焦磷酸酶,,是胚乳特异表达的一个正调控态平衡来影响内膜转运系统,进而影响胚乳亚细胞超显微结米品质性状具有大的、普遍性影响,尤其影响腹白率、精米稠度和容重。
图 1.2 C 型丙酮酸正磷酸酯二激酶基因敲除突变导致稻米垩白粉质胚乳Fig. 1.2 White-core endosperm floury endosperm-4 in rice is generated by knockout mutations in the C-typepyruvate orthophosphate dikinase gene (OsPPDKB)Wang 等(2008)从中花 11 的突变体中筛选到一株灌浆有缺陷的突变体 gif1,与野生型相比,其灌浆程度低、籽粒淀粉粒排列松散、垩白度高(图 1.3),最终的粒重比野生型低 24%、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也明显比野生型低。利用该突变体克隆了一个编码细胞壁转化酶基因 GIF1(Grainincomplete filling 1),位于第 4 染色体上,其 cDNA 全长 2089bp,包含 7 个外显子,编码 598 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产物,负责控制蔗糖酶的活性。该基因突变导致蔗糖酶活性发生变化,无法正常地将蔗糖转化为葡萄糖,导致淀粉含量下降,垩白增加。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5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文林;柳德书;吴国权;史纪明;李祥;王振国;李岩;李默;周福荣;;水稻哲稻2号垩白粒率、垩白度达标的选育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年03期
2 李贤勇,何永歆,李顺武,王楚桃;水稻千粒重与垩白粒率的相关性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03年04期
3 韩笑;赵海成;滕汶志;李红宇;潘喜鹏;芦佳浩;王雪彬;刘梦红;;利用AMMI模型评价苏打盐碱土对水稻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稳定性的影响[J];中国稻米;2018年04期
4 魏毅;江西农大成功转让一水稻新品种[J];江西教育;2003年18期
5 徐秋生;;水稻新品种“Y两优9918”通过审定[J];农村百事通;2012年22期
6 王先俱;邵国军;邱福林;张秀茹;商文奇;张城;;辽宁省杂交稻与常规稻产量和品质比较分析[J];辽宁农业科学;2009年01期
7 谢必武;张凤龙;晏承兴;张甲;邹永翠;;氮、磷、硅肥对特种稻直链淀粉含量、垩白粒率、整精米率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5年01期
8 姜秀英;吕军;姚继攀;刘博;解文孝;韩勇;;2011-2015年辽宁省审定水稻品种米质分析[J];中国稻米;2017年05期
9 况浩池;杨扬;曾正明;罗俊涛;陈光珍;何兴材;付均;;籼型杂交水稻组合加工与外观品质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稻米;2013年06期
10 张冬松,饶鸣钿,林玉棋;不同施N量对两优2186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杨瑞芳;白建江;方军;朴钟泽;;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选育高抗性淀粉水稻新品种[A];中国作物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5年
2 王才林;朱镇;张亚东;赵凌;;粳稻外观品质选择效果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王才林;朱镇;张亚东;赵凌;;粳稻外观品质选择效果研究[A];中国作物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金京花;方秀琴;沈海波;全成哲;;浅谈吉林省新育成水稻品种(系)米质分析现状[A];2012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5 闫浩亮;刘科;穆麒麟;陈建珍;田小海;;开花灌浆期高温下水稻结实和高温逼熟耐性鉴定方法研究[A];2017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胡旭;苯100S/赛恢7号水稻[N];农民日报;2005年
2 曹庆云 张堂树;鄂晚17栽培要点[N];湖北科技报;2006年
3 《大米》国家标准修订工作组 执笔 谢天 程科 审定 谢健;突出适度加工 引导产业升级[N];粮油市场报;2018年
4 胡旭;屯优302水稻[N];农民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朱爱科;水稻垩白粒率QTL qPGWC-1的遗传分析及定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年
2 周立军;水稻垩白粒率和千粒重QTL分析与qPGWC-7的精细定位[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3 陈红;水稻苗期黄绿叶基因YGL2的功能研究和垩白粒率QTL qPGWC-7候选基因的功能初步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邓小书;杂交水稻品质性状遗传分离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6年
2 黄福灯;高温胁迫下水稻耐热生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096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2709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