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过度放牧致羊草个体矮化的光合调控机制初探

发布时间:2020-07-23 09:29
【摘要】:草原植物在长期过度放牧下表现为植株变矮、叶片变短变窄、茎节缩短等矮化现象,且该现象在解除放牧压后依旧存在。团队前期大量研究表明该现象在室内培养及同质园试验中依然明显,并初步推测该现象为过度放牧诱导下的胁迫记忆所致。为了进一步认识并理清过度放牧下植物矮化现象的记忆性及其背后可能的调控机制,本文以羊草为材料,通过室内控制试验,对比分析了长期过度放牧与围封来源羊草无性繁殖后代表型、光合生理及气孔的差异,并开展了模拟放牧试验(未去叶、去叶1/4、去叶3/4),探讨了两种来源羊草植株后代对再次面对胁迫时的差异性响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与围封来源羊草相比,长期过度放牧羊草根茎繁殖后代表型呈现植株变矮、叶片变小等避牧适应性特征,该种特征至少在羊草无性繁殖第一代中可以稳定存在。经过去叶处理后,株高和叶长生长速率对模拟放牧及时间的延长相对平稳,表现为保守性,而围封来源羊草则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幅度,最终放牧羊草株高与叶长对模拟放牧具有较小的可塑性指数,受模拟放牧处理影响较小,在再次面对放牧胁迫时应对能力较强。(2)羊草叶片净光合速率的降低是放牧干扰下羊草后代表现为矮化现象的主要原因。矮化羊草叶片气孔宽度变窄,气孔导度降低,其可能是其净光合速率降低的原因之一。Q-PCR分析结果发现,与气孔发育调控相关的7个基因均呈下调趋势,下调最高达36倍左右;而CP3L-1基因却上调3倍左右。羊草矮化记忆的调控途径可能为“ABCCL4等气孔基因表达下调→气孔变窄→气孔导度降低→光合效率降低→植株变矮”。(3)光合速率对模拟放牧的响应与株高、叶长生长速率相对一致,模拟放牧处理并没有改变放牧来源羊草的净光合速率,但增加了围封处理的净光合速率,因此可以推测放牧来源羊草通过光合速率对放牧干扰的保守性导致其形态性状的保守性,最终表现为避牧性,是其适应放牧干扰的机制之一。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543.9
【图文】:

技术路线图,羊草,光合生理,后代


研究选择长期过度放牧与围封羊草的根茎繁殖后代为研究对象,从个体功能性结构、光合生理等方面入手,探究多年来不断受到放牧胁迫干扰羊草的矮化现合调控机理的初步探究,并进一步比较两种不同放牧处理来源的羊草后代在模(不同程度去叶处理)的不同响应。究内容试验是于 2017-2018 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沙尔沁牧草资学观测试验站进行,通过室内控制试验研究经长期过度放牧胁迫羊草的无性繁胁迫记忆机制,同时探究放牧胁迫羊草后代对于不同水平的去叶处理的响应。如下:1)长期放牧胁迫羊草无性繁殖后代的表型可塑性及其相关调控机制初探,主要光合生理、气孔特性及其分子调控机制方面进行初步研究。2)羊草经过长期放牧胁迫后,其后代对于模拟放牧再次去叶胁迫的表型变化,生理的行为调控,初步探究羊草放牧胁迫记忆对其后代再次面临相同胁迫的抵的作用。术路线

羊草,株高生长,过度放牧,标准误差


过度放牧胁迫羊草与围封羊草的株高生长变化趋势(平均值±标准误NG,围封来源羊草;GZ,放牧来源羊草。1 The change of height in long-term overgrazing and enclosure Leymus cwith culture time(Mean±SE). NG, Ungrazed; GZ, Grazed. 放牧胁迫与围封羊草后代的株高生长速率变化特征(平均值±标准 2.2 The change of growth rate of height in long-term overgrazing and enLeymus chinensis with culture time(Mean±SE)处理Treatment培养时间 Culture time / d7-14 14-23 23-31 31-37 3thNG 1.447±0.14 0.743±0.12 0.715±0.19 0.177±0.04 0.08GZ 1.191±0.11 0.416±0.08 0.268±0.08 0.197±0.08 0.24 源羊草;GZ,放牧来源羊草。 ,P<0.01; ,P<0.05。azed; GZ, Grazed. ,P<0.01; ,P<0.05.羊草后代叶性状的影响

羊草,叶性状,过度放牧,标准误差


图 2.2 过度放牧胁迫羊草与围封羊草叶性状的比较(平均值±标准误差)。NG,围封来源羊草;GZ,放牧来源羊草。Fig 2.2 Effects of long-term overgrazing and enclosure on leaf characters inLeymus chinensis (Mean±SE). NG, Ungrazed; GZ, Grazed.胁迫下羊草后代植株分蘖能力及生物量的特征比较长期围封样地与放牧样地来源羊草的分蘖能力,放牧样地来源羊草的草,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对两种来源羊草地上生物量的比期放牧来源羊草的地上生物量小于围封羊草来源的地上生物量,也没有达.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鑫厅;王炜;梁存柱;刘钟龄;;从正相互作用角度诠释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J];科学通报;2015年Z2期

2 王夏晖;;绿水青山的生态富民经[J];中华环境;2017年06期

3 郭居平;坡耕地粮草间作及效益[J];中国水土保持;1989年11期

4 徐福军;叶茂;;阿尔泰山草地过度放牧的动力机制分析[J];当代畜牧;2018年30期

5 Jon Moen;銉je Danell;周立志;程利群;;瑞典山区的驯鹿:放牧影响的评价[J];AMBIO-人类环境杂志;2003年06期

6 ;地球环境的主要祸患[J];腐植酸;2003年04期

7 高立成;;大同地区天然牧草过度放牧现状及改进建议[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8年01期

8 ;地球上的10大环境祸患[J];科技与企业;2003年12期

9 亦衡;我们面临的环境祸患[J];中国青年科技;2004年05期

10 余家金;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促进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J];税务研究;199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卢小良;柯兴彬;;草业产业化是草地保护与开发的原动力[A];全国半农半牧区草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文集[C];2000年

2 周立志;李迪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啮齿动物分布、危害现状和防治策略[A];野生动物生态与管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3 郭华;盛国滨;;论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与可持续发展[A];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级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4 王静;宝音陶格涛;;羊草草原不同退化阶段群落蒸散量比较[A];第二届上海市植物生理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孙永成;;利用空间诱变培育新草种课题研究进展[A];空间诱变育种研究与开发进展——航天育种高层论坛论文选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闫洁;过度放牧导致牧草低氮蝗虫成灾[N];中国科学报;2012年

2 记者 何涛邋曹志政;过度放牧,草原不能承受之重[N];甘肃经济日报;2007年

3 麦永金;新西兰过度放牧破坏环境[N];中国环境报;2004年

4 记者 庄电一;盐池县经历冰火两重天[N];光明日报;2010年

5 本报实习记者 方辉 王珊珊;沙尘暴探源:草原难负过度放牧之重[N];中国经营报;2010年

6 宋常青;过度放牧让毒杂草鸠占鹊巢[N];中国绿色时报;2004年

7 赵凡;过度放牧开发导致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恶化[N];经济日报;2005年

8 张改云;应增加环保内容[N];山西发展导报;2000年

9 朗百宁 周力;过度放牧是“黑土滩”的根本成因[N];青海日报;2000年

10 记者 李俊义 岳文婷;坝上:10年禁牧要再毁于过度放牧?[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赵威;羊草对过度放牧和刈割的生理生态响应[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6年

2 李西良;羊草对长期过度放牧的矮小化响应与作用机理[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

3 石红霄;过度放牧下高原早熟禾矮小化及其形成机理[D];甘肃农业大学;2016年

4 格日勒玛(Gerelmaa Khurlee);过度放牧与轻度放牧下蒙古草原植被土壤及社会经济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年

5 彭菲;水氮和放牧对内蒙古典型草原初级生产力、物种组成和群落演替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殷晶晶;过度放牧致羊草个体矮化的光合调控机制初探[D];内蒙古大学;2019年

2 胡宁宁;长期过度放牧致羊草个体“矮小化”的调控机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年

3 王云霞;内蒙古草地退化成因与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4年

4 于轶;家畜放牧行为分解模拟实验与植物小型化过程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5 姚祥;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对草地生物多样性和病害的生态调控作用[D];兰州大学;2015年

6 贾拉丁;[D];西南大学;2008年

7 宋涛;过度放牧和火烧对石山灌丛草地植被和土壤的影响[D];广西大学;2012年

8 刘海智;利用风洞模拟研究绵羊践踏对草地风蚀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年

9 于向芝;过度放牧对内蒙古典型草原11种植物茎叶结构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年

10 柳俊;内蒙古草原土壤氮素形态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671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27671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1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