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利用方式下紫花苜蓿根颈性状与生产力的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541.9
【图文】:
图 2-1 松嫩平原地理位置、海拔和年均降水、气温示意图Figure 2-1 Location, altitude, annual mean precipitation and temperature of the Songnen Plain2.1.2 气候特征松嫩平原地区的气候类型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受到温带半干旱季风的影响,本地区夏季降雨量较大,冬季干燥多风。年平均气温为 2.5~4.9℃,夏季平均气温 21~25℃,冬季的最低温度可达-35℃左右。多年平均降水量在 430mm 左右,6~9 月份降雨量大;全年平均蒸发量大概是 1500~1800mm,约有 130~165 天的无霜期。2.1.3 土壤类型本研究区域土壤类型多样,主要包括黑钙土、草甸土、盐土、风沙土。近来,随着人为因素的破坏,松嫩草地盐碱化面积逐渐扩大。本试验地区土质为风沙土。试验地土壤的基础养分如表 2-1 所示。
积24 m2(4m×6m)。播种深度3cm,行距30cm,种植13行,播种量为15kg镇压。(三)田间管理: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适时浇水。(四)刈割处理:试验样地共有三种不同利用方式的处理,分枝期刈割刈割与成熟期刈割,每种处理重复 4 次。物候期的观测参考《苜蓿生产南》进行,鉴别标准为 50%的植株达到某一生育阶段即判为到达某一生青饲:随机选取 4 个小区,分枝期刈割,留茬 5cm。2016 年于越冬前1 日)挖取紫花苜蓿植株根颈取样,2017 年分别于 6 月 8 日,7 月 89 日,9 月 20 日刈割四次。干草调制:随机选取 4 个小区,初花期刈割,留茬 5cm。2016 年于越 月 21 日)挖取紫花苜蓿植株根颈取样,2017 年分别于 6 月 14 日,79 月 20 日刈割三次。种子生产:随机选取 4 个小区,种子成熟期刈割,留茬 5cm。2016 年(10 月 21 日)挖取紫花苜蓿植株根颈取样, 2017 年于 9 月 20 日刈割。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爱民;张玉霞;王显国;田永雷;;秋末刈割处理对沙地苜蓿冬季根颈非结构碳氮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8年01期
2 张玲;李菲菲;孙艳梅;李先强;;国内主要品种苜蓿营养价值分析与育种现状及发展历程[J];中国奶牛;2017年11期
3 魏小兰;张纯;唐凌;邝声耀;;紫花苜蓿蛋白的应用研究[J];四川畜牧兽医;2017年05期
4 单丽华;;紫花苜蓿利用及注意事项[J];中国畜禽种业;2017年01期
5 杨敏;师尚礼;;紫花苜蓿根颈生长多样性研究[J];草原与草坪;2016年05期
6 杨秀芳;梁庆伟;娜日苏;陈玲玲;吕宁;王琪;潘祥磊;赵虎;;播种当年紫花苜蓿根颈和根系特征初步研究[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6年03期
7 方强恩;张勃;李宇泊;师尚礼;;紫花苜蓿根颈芽越冬期间幼叶细胞超微结构的适应性变化[J];草业学报;2016年03期
8 王英哲;徐博;孙雨坤;徐安凯;孙启忠;;秋季刈割对紫花苜蓿主根贮藏有机物质的影响[J];草地学报;2016年02期
9 方强恩;张勃;师尚礼;;紫花苜蓿根颈芽发育成枝过程中叶元的发生模式研究[J];草业学报;2015年12期
10 申晓慧;姜成;冯鹏;李如来;李建东;郑海燕;李增杰;李于;;6种紫花苜蓿越冬前后几个抗寒生理指标变化研究[J];农学学报;2015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陆晓燕;南方农区短期栽培紫花苜蓿分枝生长特性和根系碳氮养分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6年
2 方强恩;紫花苜蓿根颈芽发育成枝及越冬休眠特性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吕小东;土默川平原国外苜蓿引种品比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年
2 郭文山;不同苜蓿品种主要生产性能的评价[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3 符昕;刈割时间对不同苜蓿品种再生生长特性及产草量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956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2795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