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低温胁迫下AM真菌调控水稻脯氨酸代谢机制

发布时间:2020-09-02 15:48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与陆生植物根系形成的共生体—菌根,不仅能促进宿主养分吸收还能增强其低温抗性。脯氨酸(Proline,Pro)是重要的胁迫保护物质,低温胁迫下菌根中脯氨酸积累是AM真菌提高宿主抗性的主要机制之一。然而关于低温胁迫下菌根共生体中脯氨酸积累的内在机制还不明晰。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以水稻为宿主植物,以根内球囊霉为AM真菌菌种,对接种与不接种AM真菌的水稻分别设置外源添加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0 mmol·L~(-1)与0.1 mmol·L~(-1))与施氮(30 mg·L~(-1)与80 mg·L~(-1))处理,培养至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进行温度(15℃±1.0℃与22℃±1.0℃)处理,处理7d后取样,通过测定氮代谢关键酶活性、脯氨酸代谢底物与关键基因表达以及NO代谢关键酶活性变化情况,探究低温胁迫下AM共生体脯氨酸代谢特征,NO在AM真菌促进水稻脯氨酸积累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不同供氮水平下AM真菌对水稻脯氨酸代谢的影响,以期探明AM真菌响应低温胁迫的脯氨酸代谢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低温胁迫抑制水稻的生长发育,AM真菌促进了水稻脯氨酸的积累,进而提高水稻低温抗性。低温降低了水稻株高、根长、鲜重与干重,显著抑制了水稻的生长,AM真菌对水稻生长具有显著积极作用,根长基本能够恢复到常温水平。AM真菌的侵染使水稻脯氨酸含量增加6.77%(P0.05),谷氨酸与鸟氨酸含量分别降低6.99%与9.42%,脯氨酸代谢关键基因OsP5CS1、OsP5CS2、OsOAT与OsProDH表达量分别增加了22.39%、41.97%、21.91%与55.84%,均达到5%显著水平。同时,AM真菌增强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且使水稻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活性与NO浓度分别增加12.37%(P0.05)与34.15%(P0.05)。外源添加NO促进菌根共生体的形成,使菌根侵染率在常温与低温条件下分别增加了25.93%(P0.05)与29.17%(P0.05)。外源NO使水稻脯氨酸含量增加了3.70%-6.49%,脯氨酸代谢底物谷氨酸(Glutamate,Glu)含量降低36.00%(P0.05),但对鸟氨酸(Ornithine,Orn)含量影响较小。同时,与对照相比,外源添加NO使未接种AM真菌的水稻OsP5CS1、OsP5CS2、OsOAT与OsProDH基因表达量分别增加了1.48倍(P0.05)、1.14倍、2.13倍(P0.05)与1.32倍,接种AM真菌的水稻分别显著增加了1.60倍、1.58倍、2.13倍与1.33倍。这表明,低温条件下,AM真菌增强水稻脯氨酸代谢,促进脯氨酸积累,缓解低温对水稻的危害。在这一过程中,NO可以作为AM共生体信号分子,通过活化脯氨酸合成的谷氨酸与鸟氨酸途径调控水稻脯氨酸代谢过程,促进水稻脯氨酸积累。低温胁迫下,AM真菌对水稻脯氨酸代谢促进作用与供氮水平密切相关。低温条件下,AM真菌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低氮处理水稻地上部增长(MSR)与根系增长(MRR)较高氮处理分别高89.87%(P0.05)与51.49%,菌根侵染率高45.36%(P0.05)。与未接种AM真菌的水稻相比,接种的水稻地上部硝酸还原酶(Nitrate reductase,NR)活性、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GS)活性、NOS活性与NO浓度在低氮水平下分别高22.42%(P0.05)、23.01%(P0.05)、20.74%与25.26%(P0.05);在高氮水平下分别高4.49%、9.27%、13.43%与6.46%(P0.05)。AM真菌的侵染使水稻脯氨酸含量在低氮与高氮条件下分别增加14.61%(P0.05)与9.91%,谷氨酸含量分别降低16.63%(P0.05)与6.49%。因此,AM真菌在低氮水平下对宿主氮代谢与脯氨酸代谢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更有利于脯氨酸的积累,增强宿主低温抗性。综上所述,低温抑制了水稻的生长,AM真菌的侵染促进水稻脯氨酸积累,进而提高水稻低温抗性;在这一过程中,NO作为信号分子,通过调控脯氨酸合成的谷氨酸与鸟氨酸途径促进共生体脯氨酸积累。此外,低温条件下,AM真菌对水稻的促进作用与供氮水平密切相关,在低氮条件下尤为显著。
【学位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S5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文彬;宁楚涵;郭绍霞;;AM真菌对百合调节激素平衡与细胞渗透性以及改善耐盐性的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18年08期

2 刘兆娜;郭绍霞;李伟;;AM真菌对百合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7年11期

3 孙海冰;蔡柏岩;;AM真菌对植物防御性蛋白的影响: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8年11期

4 潘霞;韩薛婧娉;陈侨月;杨莉;朱友银;郭卫东;陈文荣;;AM真菌对蓝莓根际微生态的影响[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03期

5 李华健;贺学礼;;河北峰峰矿区构树AM真菌物种多样性及生态适应性[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03期

6 胡从从;成斌;王坤;赵丽莉;贺学礼;;蒙古沙冬青及其伴生植物AM真菌物种多样性[J];生态学报;2017年23期

7 郭艳娥;张峰;李芳;段廷玉;;放牧及AM真菌对垂穗披碱草生长和白粉病抗性的影响[J];草原与草坪;2018年02期

8 孙鹏飞;郭绍霞;;AM真菌对薰衣草光合作用和生长的影响[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4期

9 蒙程;郭艳娥;李应德;段廷玉;;3种AM真菌对紫花苜蓿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J];草原与草坪;2018年02期

10 麻云霞;李钢铁;蓝登明;姚庆智;王少雄;邹苗;;浑善达克沙地榆AM真菌的空间分布及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J];北方园艺;2018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芳;李彦忠;段廷玉;;禾草内生真菌及AM真菌对黑麦草叶斑病病原3种接种方式的影响[A];2017中国草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7年

2 汪茜;刘增亮;张金莲;包涵;宋娟;车江旅;陈廷速;;不同AM真菌菌株对生姜生长的影响[A];中国菌物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8年

3 韩娟;赵金莉;贺学礼;;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Pb胁迫下龙葵根际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A];中国菌物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6年

4 杨榕;李书明;张俊伶;盖京苹;;高山植物菌根共生关系对海拔梯度的响应[A];中国菌物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5年

5 王志刚;毕银丽;;AM真菌促进神东矿区土壤固碳的研究进展[A];2016全国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16年

6 周家超;蒋彩云;张林;冯固;;外源磷浓度对丛枝菌根真菌菌丝磷吸收的影响[A];中国菌物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5年

7 成斌;胡从从;赵丽莉;贺学礼;;羊柴根围AM真菌群落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研究[A];中国菌物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5年

8 油勇强;王立;马放;;AM真菌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A];201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8年

9 郭亚楠;左易灵;贺学礼;;蒙古沙冬青AM真菌定殖和球囊霉素与土壤环境的相关性[A];中国菌物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6年

10 张燕;姚青;陈杰忠;胡又厘;;接种AM真菌提高枇杷实生苗抗旱性的生理生化机制(摘要)[A];第六届全国枇杷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蒋胜竞;几种环境因子对高寒草甸AM真菌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8年

2 王倡宪;AM真菌对设施黄瓜幼苗生长及抗枯萎病能力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3 石宁;丛枝菌根真菌种间及与解磷细菌间的生物互作促进玉米磷吸收的机制[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4 刘文科;丛枝菌根真菌的土壤生态适应性及其功能差异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5 刘智蕾;丛枝菌根真菌提高水稻低温抗性机制:碳、氮代谢及植物激素的作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5年

6 何跃军;喀斯特生境中AMF分解枯落物并向宿主植物传递养分[D];西南大学;2012年

7 盖京苹;我国北方部分地区丛枝菌根真菌的多样性及其生长效应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昕南;AM真菌对向日葵生长及耐盐碱性的影响[D];内蒙古大学;2019年

2 杨久扬;AM真菌和改良剂对小果白刺生长和沙化土壤改良效应的影响[D];内蒙古大学;2019年

3 何敏红;不同竞争处理下AM真菌对土壤枯落物分解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D];贵州大学;2019年

4 刘婷婷;低温胁迫下AM真菌调控水稻脯氨酸代谢机制[D];东北农业大学;2019年

5 罗巧玉;利用AM真菌和紫花苜蓿开展Cu/Zn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D];兰州大学;2014年

6 刘海跃;花棒AM真菌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研究[D];河北大学;2018年

7 戴东伟;AM真菌对生态浮床处理含盐废水的影响[D];北京化工大学;2018年

8 穆帝秀;不同磷水平下AM真菌对丹参生长发育的影响[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8年

9 司建朋;枯落物和AM真菌对香樟幼苗及土壤养分的影响[D];贵州大学;2018年

10 白雪梅;冰草-AM真菌联合作用对陕北原油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研究[D];延安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107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28107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6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