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基于RNA-Seq的干旱胁迫下野生大豆转录组分析与基因克隆

发布时间:2020-09-21 17:55
   研究野生大豆的抗旱机制和获取抗旱型基因,对于改良大豆品质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实验室经过多年筛选的抗旱性较强的野生大豆永46为试验材料,用20%PEG6 000模拟干旱,分别在处理0h、6h、12h、24h和48h剪取野生大豆叶片,提取总RNA,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大量的差异表达基因响应干旱胁迫。从中筛选了5个基因进行功能验证,为野生大豆抗旱基因挖掘和重要代谢途径确定提供了数据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转录组测序共获得39 183条转录本,5个时期共有的转录本为27 875条。其中在KEGG数据库中有注释的转录本有24 656条,在GO数据库中有注释的转录本有19 780条,在NR数据库中有注释的转录本有35 534条,其中3个数据库均有注释的转录本有16 937条,都不能注释的转录本有1 867条。2.选取了7个基因进行了荧光定量分析来确定转录组测序结果的可靠性。每个基因验证5个时期。其中4个基因每个时期的RT-PCR结果与RNA-Seq结果的表达趋势完全一致;2个基因的比对结果基本一致,1个基因表达趋势完全相反,一致度可达77%。3.通过对5个不同时期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处理12h差异表达基因最多,为12 289个;处理48h最少,为2 841个。在4个处理样本中均表现为差异表达的基因数有5 346个,在Pathway代谢注释的途径中富集程度最高的途径有6条。4.根据RNA-Seq结果获得的基因表达量和功能注释结果,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共筛选了5个抗旱候选基因。对候选基因进行了克隆,在NCBI完成注册(注册号:MH932277-MH932281)。通过对核酸序列的同源性进行比较,克隆序列与野生大豆或大豆同源性较高,在进行氨基酸结构分析时发现,克隆蛋白多为亲水性蛋白。5.对5个基因进行了过表达验证,其中对干旱胁迫最相关的基因是glysoja_008314。
【学位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S565.1
【部分图文】:

分布情况,试验流程,转录本


图 2-1 RNA-Seq 试验流程图Fig.2-1 Principle and procedure of RNA-Seq1.去除杂质数据 测序原始图像转化后形成的序列数据称为原始数据(raw data)。数据过滤(filtering)后方可进行测序。过滤后的数据称为过滤数据(clean data)。过滤掉的转录本包括含有 adapter 序列的转录本,N 比例大于 10%的转录本以及低质量的转录本。过滤后的数据将进行数据质量分析(QC)。2.比对参考序列 将过滤后的转录本分别比对到大豆 william82 基因组和基因序列(alignment with gene/genome reference),根据基因组可视化(Genome alignment visualization)、统计比对率(map rate statistics)、转录本在参考序列上的分布情况(distribution of reads on gene)、测序饱和度分析(Sequencing saturation)以及转录本在参考基因组上的分布情况(distribution of reads and genes on genome)结果判断片段的质量(QC ofalignment)。通过的 clean reads 进行下一步的分析。

测序,饱和度


第二章 野生大豆干旱胁迫下的转录组测序(RNA-Seq)分析续表Continue样品 Sample 0 h 6 h 12 h 24 h 4唯一定位序列Unique Match8 310 074 8 252 163 8 621 802 8 302 300 8 086 8多定位序列Multiple Match2 332 172 2 459 240 1 886 329 2 371 174 2 301 62.3.3 测序饱和度分析测序饱和度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断测序数据量是否满足要求。5 个同时期的样品测序量在 12500k 后曲线趋于平缓(图 2-2),表明此时测序达到了饱和状态,测序量可以达到要求。A B

维恩图,序列数,时差,异基因


图 2-3 各时期的序列数量统计维恩图Fig.2-3 Venn diagram of unigenes under the different p表达基因定义对各个时期涉及的所有显著差同时期两两比较下的差异基因个数如图 2-4。比较,处理 12h 时差异表达基因个数最多,少,且处理 12h 差异上调基因最多,处理 6h两两比较中,与处理 12h 比较时差异基因最12h 比较时差异上调基因最多,处理 24h 和 4因最少;处理 24h 和 48h 比较时差异基因个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付娟;刘书含;李娟;周强;;野生大豆利用价值的研究进展[J];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9年02期

2 王树宇;;辽宁省野生大豆利用途径及保护模式初探[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年04期

3 ;我国农科院成功构建一年生野生大豆泛基因组[J];生物学教学;2015年02期

4 白雪梅;;黑龙江两岸中俄野生大豆研究和利用[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8年10期

5 严勇亮;路子峰;张金波;章艳凤;丛花;;野生大豆耐盐性研究进展[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年21期

6 高伟;陆静梅;牛陆;吴东梅;李岩;段肖;;不同生态环境野生大豆叶片结构比较[J];江苏农业科学;2015年10期

7 王玲;来永才;李炜;毕影东;刘明;刘淼;邸树峰;;黑龙江省寒地野生大豆资源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6年03期

8 ;中国农科院专家揭示野生大豆遗传变异特征[J];福建农业科技;2014年09期

9 李兴涛;佟晓楠;依兵;王晓光;;东北野生大豆种群对低钾胁迫的生理响应[J];江苏农业科学;2014年12期

10 郑世英;金桂芳;耿建芬;于凌春;;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种子营养成分比较[J];湖北农业科学;201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毕影东;李炜;刘明;刘淼;王玲;邸树峰;丁俊男;来永才;;寒地野生大豆资源挖掘与利用研究[A];第十届全国大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7年

2 崔永实;曲刚;李光发;张健;李福林;任尉洁;潘荣春;;通化野生大豆资源分布及其利用[A];“加入WTO和科学技术与吉林经济发展——机遇·挑战·责任”吉林省第二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2年

3 关荣霞;刘秀敏;常汝镇;宁慧霞;袁翠平;刘章雄;邱丽娟;;辽宁新宾县原位保护区野生大豆(Glycin Soja Sieb et Zucc)遗传多样性分析[A];全国作物生物技术与诱变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张文会;郭尚敬;郭彦;魏秀俭;孟萍萍;;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野生大豆耐盐性的影响[A];2006年中国植物逆境生理生态与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5 杨光宇;王洋;马晓萍;王跃强;杨春明;王英男;高淑琴;蔡蕾;;野生大豆在大豆品种改良中的应用[A];2008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位昕禹;吴纪安;陈祥金;于晓光;崔杰印;崔少彬;;早熟野生大豆资源的品质筛选与利用[A];第十届全国大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7年

7 普官秀;;我国“野生大豆流失案”的法律思考[A];2014 年《环境保护法》的实施问题研究——2015 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15年

8 杨光宇;洋锋;;野生大豆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协二○○三年学术年会农林水论文精选[C];2003年

9 孔庆林;罗丹;杨赫;张月;侯宇轩;李强;肖佳雷;;野生大豆内生真菌酸碱胁迫下次生代谢产物分析[A];2018全国植物生物学大会论文集[C];2018年

10 张晓可;於丙军;;NaCl胁迫下栽培和野生大豆及其杂交后代幼苗离子流的变化[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饶雨蒙;浙江野生大豆入“新房”上“户口”[N];粮油市场报;2018年

2 记者 瞿剑;我国率先构建野生大豆泛基因组[N];科技日报;2014年

3 付嘉鹏 赵瑞华;野生大豆改善种质短期难有作为[N];农民日报;2011年

4 记者 付嘉鹏 实习记者 赵瑞华;改善种质野生大豆短期难作为[N];粮油市场报;2011年

5 记者 吕天霞;我省开始抢救野生大豆品种[N];黑龙江经济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孔志军;铜仁发现成片野生大豆[N];铜仁日报;2008年

7 梅广欣邋记者 叶滨;巴彦野生大豆列入联合国“保护名单”[N];哈尔滨日报;2007年

8 唐开文;本市野生大豆分布广泛[N];北京日报;2004年

9 揭盾、黄善国;夷陵野生大豆得到有效保护[N];湖北日报;2004年

10 刘忠山;塔河发现原始野生大豆群落[N];黑龙江经济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Zaib-un-Nisa;野生大豆GsMIPS2和GsSNAP33基因在盐碱胁迫下的功能分析[D];东北农业大学;2016年

2 高成文;野生大豆脂肪酸代谢途径相关基因的核苷酸变异与群体遗传的区域差异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7年

3 刘雪骄;栽培大豆与野生大豆杂交后代优异种质评价与利用[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7年

4 翟桂玉;一年生野生大豆的饲草生产性能及栽培利用技术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5 赵茹;野生大豆保护遗传学基础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6 薛忠财;野生大豆抗盐机制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7 肖亮;抗感池转录组比较鉴定野生大豆抗棉铃虫相关的microRNA[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

8 牛陆;盐、碱胁迫对大豆属植物的结构演化及生理特性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9 周恩远;大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9年

10 王希;野生大豆非生物胁迫相关水通道蛋白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小芳;基于RNA-Seq的干旱胁迫下野生大豆转录组分析与基因克隆[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9年

2 符杨磊;冀东地区耐盐碱野生大豆种质筛选及转录组分析[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9年

3 王冰冰;河北省野生大豆抗草甘膦种质评价及基因克隆[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9年

4 王岩岩;野生大豆MYB转录因子GsMYB15的克隆和功能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年

5 赵亚津;防止野生大豆种质资源流失的检验检疫技术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8年

6 杨莹;中国野生大豆与地方品种群体对斜纹夜蛾抗生性的评价和遗传解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6年

7 相节;虫害诱导野生大豆对斜纹夜蛾产卵选择、幼虫发育和食物利用效率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6年

8 赵丹丹;东北地区野生大豆(Glycine soja)的遗传多样性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8年

9 索荣臻;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杂交后代品种(品系)光合特性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8年

10 杨柳青;耐盐性野生大豆种质筛选与评价[D];河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238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28238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c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