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辽宁不同时期水稻品种产量与品质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5 19:01
   本试验共以117个辽宁省不同时期审定品种作为供试材料,分析不同时期各水稻品种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品质性状的变化规律和相关性,研究不同水稻品种的产量和品质特性,从而为辽宁水稻优质高产栽培奠定实践基础。结果如下:1.产量随着时间的的推移而升高,三个时期的平均产量分别为:5.44 t/hm2,5.82 t/hm2,6.13 t/hm2。每穗粒数高的品种其产量也高,2003-2007年审定的产量极显著高于2002年之前品种的产量,与2008年以后审定的品种产量差异不明显。每穗颖花数多的品种其产量也高,本研究结果表明,产量,千粒重,每穗颖花数随着时期的变更逐渐增大,产量除和每穗粒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外(r=0.215),与其他产量构成因素之间不显著。2.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和胶稠度其未达到国家标准百分率:2002年之前审定2003-2007年审定2008年以后审定;胶稠度的一级达标率:2002年之前审定2008年以后审定2003-2007年审定的品种;直链淀粉含量一级达标率:2008年以后审定2003-2007年审定2002年之前审定的品种。品尝食味综合评分和STA1B的食味值时期间变异系数不大。蛋白质与食味在各时期都呈负相关关系,胶稠度与食味值的相关性随着时间的发展越来越稳定。RVA谱各参数与品尝食味的综合评分年度间差异不显著,RVA谱各参数与综合评分无较大相关性。3.糙米率与精米率、整精米率都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蛋白质极显著负相关;粒长与长/宽、直链淀粉极显著正相关,胶稠度与直链淀粉和蛋白质极显著负相关,产量与外观品质、加工品质在前两个年代间呈负相关,在2008年以后审定的品种产量和加工品质、外观品质正相关;产量和每穗颖花数与蛋白质三个时期均呈负相关,与直链淀粉呈正相关。各时期间整精米率与产量均呈负相关关系,这证明产量升高则加工品质下降;品尝食味综合评分与产量呈正相关,但并不显著。4.对参试水稻品种品尝食味综合评分及相关因素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得到方程:Y=2.6119+0.8965×X1+0.803×X2+0.7686×X3+1.2297×X4+1.7256×X5。冷饭质地和滋味因素对稻米的品尝食味评分影响较大。通过对参试品种的产量和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分析,提取了9个主成分,其中煮食味因子方差贡献率最大,可代表整个变量变异的13.557%。
【学位单位】:沈阳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S51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稻米产量构成要素与品质评价
        1.2.1 产量构成要素
        1.2.2 稻米品质评价
            1.2.2.1 加工品质
            1.2.2.2 外观品质
            1.2.2.3 营养品质
            1.2.2.4 蒸煮食味品质
            1.2.2.5 稻米食用评价方法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水稻高产研究
        1.3.2 影响水稻品质的因素
    1.4 水稻产量和品质之间关系研究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品种
    2.2 供试仪器
    2.3 试验方法
        2.3.1 田间调查
        2.3.2 产量性状测定
        2.3.3 品质指标测定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参试品种产量性状分析
        3.1.1 参试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比较
        3.1.2 参试品种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
    3.2 参试品种品质性状分析
        3.2.1 品质性状的差异分析
            3.2.1.1 加工品质分析
            3.2.1.2 外观品质分析
            3.2.1.3 营养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分析
            3.2.1.4 食味品质分析
        3.2.2 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3.2.2.1 加工品质与食味品质的关系
            3.2.2.2 外观品质与食味品质的关系
            3.2.2.3 品质理化特性与食味品质的关系
            3.2.2.4 RVA谱与食味品质的关系
            3.2.2.5 品尝食味的逐步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
        3.2.3 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的关系
        3.2.4 品质性状间的关系
    3.3 参试品种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间的关系
        3.3.1 产量与品质相关性分析
        3.3.2 产量与品质聚类分析
        3.3.4 品质性状和产量性状主成分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2.1 参试品种产量性状的比较
        4.2.2 参试品种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分析
        4.2.3 参试品种品质性状的分析
        4.2.4 参试品种食味品质性状分析
        4.2.5 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继平;隋阳辉;张文忠;姚晨;高明超;赵明辉;徐正进;;水稻灌浆期冠层温度对植株生理性状及稻米品质的影响[J];中国水稻科学;2015年05期

2 田青兰;李培程;刘利;张强;任万军;;四川不同生态区高产栽培条件下的杂交籼稻的稻米品质[J];作物学报;2015年08期

3 徐海;宫彦龙;夏原野;闫志强;王华杰;唐亮;徐正进;;中日水稻品种杂交后代株型性状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J];中国水稻科学;2015年04期

4 王海泽;何广生;程效义;全成哲;吕艳东;徐正进;;东北三省不同年代水稻产量及性状的比较研究[J];吉林农业科学;2013年06期

5 曾军;;辽宁省水稻不同产量类型品种产量结构的比较分析[J];北方水稻;2013年06期

6 赵庆勇;朱镇;张亚东;陈涛;姚姝;周丽慧;于新;赵凌;王才林;;播期和地点对不同生态类型粳稻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J];中国水稻科学;2013年03期

7 崔瀚文;姜琦刚;程彬;林楠;;东北地区湿地变化影响因素分析[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3年02期

8 徐铨;唐亮;徐凡;福]屟

本文编号:28269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28269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d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