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组学解析超级稻杂种优势遗传基础
【学位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后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S511
【部分图文】:
研究分析日本日本晴与9311和PA64s的SV结果,发现与日本晴相??比,PA64s和9311共有的插入片段数量31065?(>50bp)小于共有缺失片??段的数量为65925?(>50bp),这可能可以解释9311和PA64s的基因长度小于日本晴基因组,并且9311插入片段的数量(46729)多于PA64s(43660)(图?3.1)。??
发现9311和PA64s间易位(染色体间)的片段数量(50bp)有15582??个不均匀的分布在基因组中。进一步分析染色体间的易位发现大于800bp??片段共有719个(图3.2),染色体间易位在每个水稻基因组剩余11条??染色体上分布不均匀,9311的Chrl2与PA64s的基因组不发生染色体间??易位,9311的基因组与PA64s的Chrl2不发生染色体间易位。??C)??9311?<。:?>?PA64S??图3.2三代组装前9311和PA64s染色体间易位〇800bp的片段)??图注:绿色是9311的基因组,灰色是PA64s的基因组??3.3.3重复??基于日本晴,发现检测到9311和PA64s共有的重复片段(50bp)的??数量有1286个不均匀的分布在基因组中,分别包含1?6个重复片段。分??别将9311和PA64s的重复片段进行同源注释,各有859个和920个已知??基因。??15??
我们对超级稻F,与双亲基因表达量的平均值进行差异基因分析,同??时利用高产、中产、低产杂种优势固定系分别与双亲基因表达量的平均??值进行差异基因分析。把得到的差异基因进行了表达谱绘制,如图4.3所??示。从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出高产株系的表达谱和超级稻两优培九的表达??谱非常类似,同时中产株系与超级稻表达谱的相似度下降,而到低产株??系中该表达谱完全不同甚至相反。这些相同的表达谱的基因为我们下一??步寻找重要的杂种优势基因提供了好的候选基因。??1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福存,石万海;2005年2月美国遗传基础已更新[J];中国奶牛;2005年06期
2 何毓娟;;甜研301杂交亲本1103的选育[J];甜菜糖业;1987年02期
3 谭安鸣;;"活化石"的遗传基础[J];化石;1987年02期
4 刘金香;浅谈人类行为的遗传基础[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1994年06期
5 朱静;;鸽羽冠多样性的遗传基础[J];中国家禽;2013年14期
6 郑庆伟;;玉米调控生长与抗病平衡的遗传基础和分子机制研究取得重要进展[J];农药市场信息;2018年29期
7 闫国华,周宇,张晓明,张开春;植物离体培养中的顽拗现象及其生理和遗传基础[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2年05期
8 童一;甄宗雷;卜勇;刘嘉;;智力的遗传基础及其研究方法[J];前沿科学;2008年02期
9 刘文欣,孔繁玲,郭志丽,张群远,彭惠茹,付小琼,杨付新;建国以来我国棉花品种遗传基础的分子标记分析[J];遗传学报;2003年06期
10 刘学玲,腾文星,李秀阳,姜立雁,杜立志,齐晶;拓宽玉米种质遗传基础的途径[J];农业与技术;199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商连光;多重组学解析超级稻杂种优势遗传基础[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年
2 张汉尧;云南牵牛花地理群多样性演化、遗传基础和重瓣基因标记的研究[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6年
3 李东;玉米籽粒代谢组的生化及遗传基础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4 毛东海;水稻产量性状和黄化表型的遗传基础[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孙妍;扇贝眼睛发生和视觉功能遗传基础的基因组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6 曹廷杰;河南省小麦新品种(系)遗传解析[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7 商连光;陆地棉回交群体杂种优势遗传基础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8 林志华;文蛤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及利用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9 陈伟;水稻代谢组的生化及遗传基础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10 张宏军;杂交稻骨干亲本“蜀恢527”产量性状及其一般配合力的遗传基础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晨光;不同遗传基础鹅生长发育规律及主要生产性能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9年
2 夏云曼;尽责性的遗传及大脑动态基础[D];西南大学;2018年
3 马玉群;糜子耐逆与高产兼容性的遗传基础[D];山东师范大学;2018年
4 江华;芒果炭疽菌遗传基础多态性研究[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4年
5 许文竞;不同遗传基础草原红牛消化代谢差异性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7年
6 孙家治;不同遗传基础鹅生长发育性能及IGF-Ⅰ基因mRNA表达差异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4年
7 鲍忠省;不同遗传基础公鹅繁殖性能差异比较及分子水平验证[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8 任青苗;灰喜鹊帮助者贡献及个性差异遗传基础研究[D];兰州大学;2017年
9 王静华;黄淮海大豆冀豆17和冀nf58的遗传基础分析及重要蛋白挖掘[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10 武斌;不同杂交组合肉牛遗传与营养互作效应的比较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386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2838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