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地膜覆盖对旱作春玉米氮素利用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10-31 22:06
   玉米(Zea mays L.)是旱作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地膜覆盖以其增温保墒、提高作物产量的优势在旱作春玉米生产中得以大面积应用。本研究以旱作覆膜春玉米为对象,以山西省寿阳县农业农村部旱作农业与环境科学野外观测试验站为平台,采用小区套微区田间试验,设置旱作春玉米覆膜平作(Plastic mulching with maize,PM)处理和露地平作(Maize,M)处理,研究覆膜对旱作春玉米农田土壤水热效应和水分利用效率、氮素气体排放规律、土壤全氮及其活性氮组分的影响;同时,利用15N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玉米田当季氮肥吸收和分配规律对地膜覆盖的响应。本研究旨在为旱作春玉米氮素高效利用提供科学支撑,为旱作春玉米地膜覆盖增产提供理论依据。取得了如下结果:(1)地膜覆盖对春玉米土壤水热效应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覆膜的保水作用主要体现在玉米生育前期和中期提高了耕层土壤含水量,其增温作用主要集中在覆膜60天内,覆膜60天以后增温效果不显著。在玉米苗期和吐丝抽雄期,与M处理相比,PM分别提高0-20 cm耕层土壤含水量11.8%~13.0%和7.3%~12.9%。在整个玉米生育期,M和PM处理土壤温度变化趋势一致,覆膜60天为增温效果分界点,覆膜60天内PM处理提高土壤日均温2.0~2.1℃,覆膜60天后,PM处理对土壤增温效果不显著。从土壤温度日变化来看,覆膜60天内,PM处理对土壤增温效果在一天当中主要集中在9:00-2:00(次日)。与M相比,PM显著提高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P0.05)。(2)地膜覆盖对春玉米农田氮素气体排放的影响。覆膜对旱作春玉米农田N_2O和NH_3累积排放量无显著影响。氨挥发为氮素气体损失的主要途径,整个玉米生育期氨挥发总量占当季施肥量的16.1%~18.5%。(3)地膜覆盖对土壤全氮及活性氮组分的影响。PM处理对0-30 cm土壤全氮含量无显著影响,却有降低30 cm以下土壤全氮的趋势。在玉米收获时,与M处理相比,PM处理对0-10 cm土壤颗粒有机氮(PON)含量无影响,却提高了10-30 cm土壤颗粒有机氮含量5.0%~20.8%;PM处理提高了30-60 cm土壤水溶性有机氮(WEON)含量,降低了0-10 cm表层土水溶性有机氮含量。不同处理硝态氮(NO_3~--N)含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和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PM处理在玉米生育中期显著提高0-30 cm土层NO_3~--N含量;在玉米收获时地膜覆盖对0-60 cm土层NO_3~--N含量无显著影响。土壤全氮与活性氮组分(PON、WEON和MBN)显著相关,PON与WEON和MBN均存在正相关关系,但WEON和MBN之间正相关关系不显著。(4)地膜覆盖对春玉米氮素吸收利用和分配规律的影响。地膜覆盖同时提高玉米籽粒含氮量和玉米地上部分氮素累积量;同位素示踪试验数据表明,与M相比,PM不仅促进春玉米对土壤氮的吸收,还提高了对当季肥料氮的吸收量。从当季肥料氮素去向分析,地膜覆盖提高了当季肥料氮在0-60 cm土层的残留量和氮肥利用率,降低了当季氮肥的损失风险。由于地膜覆盖提高了玉米氮素吸量,使得春玉米地上部分氮素累积吸收量(278~297kg/hm~2)超过当季氮肥施入量(225kg/hm~2),长此以往并不利于土壤肥力的提升,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地膜覆盖下合适的施肥方案,实现增产与养地共赢。
【学位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S513
【部分图文】:

路线图,研究技术,路线


研究技术路线

春玉米,实景,苗期,播种时间


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它管理方式与所在小区保持一致。2015 年和 2016 年分别在小区里设置的微区。 在覆膜前完成施肥、旋耕、耙地等田间作业。供试玉米品种为京单 951,玉米株距 30 cm,行距 50 cm,播种密度 66666 株/hm2,播种方式为利用鸭嘴式点播机进行人工播种。2015年播种时间为 5 月 1 日,收获时间为 9 月 28 日;2016 年播种时间为 5 月 6 日,收获时间为10 月 1 日;2017 年播种时间为 4 月 29 日,收获时间为 9 月 27 日。 在玉米 5 叶期前,喷施一次除草剂,在无病虫害发生情况下,不喷施农药。

田间土壤,磷酸甘油,王朝,KCl溶液


NH3挥发:采用通气法测定(王朝辉,2002),试验装置如图5所示。将海绵(浸湿磷酸甘油溶液捕获氨气)带回实验室测定,加入200 mL 1 mol/L 的KCl溶液,振荡1 h后,采用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SEAL AA3,German)。 图 5 测定田间土壤氨挥发的通气法装置 Fig 5 The equipment of venting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ammonia volatilization from soil in field NH3挥发计算公式: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心灵;朱启林;赵胜利;龙光强;汤利;;不同种植模式粮田土壤氮素淋失的研究进展[J];土壤通报;2015年06期

2 李小刚;李凤民;;旱作地膜覆盖农田土壤有机碳平衡及氮循环特征[J];中国农业科学;2015年23期

3 高艳梅;孙敏;高志强;崔凯;赵红梅;杨珍平;郝兴宇;;不同降水年型旱地小麦覆盖对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5年18期

4 解文艳;周怀平;杨振兴;关春林;;旱地春玉米地表覆盖对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5年04期

5 孙仕军;许志浩;张旭东;夏桂敏;迟道才;;地膜覆盖对玉米田间土壤含水率和地温变化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5年03期

6 严昌荣;何文清;刘恩科;林涛;Pasquale Mormile;刘爽;刘勤;;作物地膜覆盖安全期概念和估算方法探讨[J];农业工程学报;2015年09期

7 王秀康;李占斌;邢英英;;覆膜和施肥对玉米产量和土壤温度、硝态氮分布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5年04期

8 杨帆;孟远夺;姜义;崔勇;李荣;董燕;孙钊;;2013年我国种植业化肥施用状况分析[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5年01期

9 漆婧华;张峰;王莺;孙国钧;;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覆膜玉米农田氮变化动态研究[J];草业学报;2014年05期

10 殷涛;何文清;严昌荣;刘爽;刘恩科;;地膜秸秆双覆盖对免耕种植玉米田土壤水热效应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4年1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东宝;北方旱作区作物产量和水肥利用特征与提升途径[D];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

2 林文;地膜和秸秆覆盖对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水库与作物产量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7年

3 刘乔斐;覆膜和施肥对黄土高原旱作春玉米生长和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4 刘蕾;中国玉米根系生物量及空间分布特征[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5 王少杰;黄土高原旱作覆膜玉米不同时期施氮效果及气态氮损失[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6年

6 解文艳;旱作褐土覆盖耕作措施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及玉米生长的响应[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7 罗莎莎;旱地高产高效玉米栽培体系土壤碳氮变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8 刘小娥;地膜覆盖对半干旱区玉米地土壤氮素循环和肥料氮去向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4年

9 杨黎;辽西地区春玉米农田N_2O排放特征与固碳减排机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10 王红丽;旱地覆盖种植的水热效应及其对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铭;中国玉米种业进出口贸易分析与规模预测[D];浙江大学;2016年

2 李晓莎;覆膜与施氮对旱作春玉米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3 孔雪静;地膜覆盖和秸秆还田对玉米地与土壤氮素转化相关的土壤酶活性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4 孔猛;半干旱黄土区地膜覆盖对玉米生长及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6年

5 高远;论我国农用地膜污染防治法律制度[D];海南大学;2015年

6 方瑾;不同覆盖耕作方式下玉米生长、土壤水温及无机氮变化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7 王乐;半干旱黄土高原旱作覆膜玉米农田氧化亚氮排放特征[D];兰州大学;2013年

8 张仙梅;覆膜方式对旱作玉米干物质积累及氮素有效性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1年

9 徐洪敏;栽培模式对黄土高原南部旱作春玉米干物质累积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10 刘健;三种质地土壤氮素淋溶规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645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28645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5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