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甘肃省苜蓿种植模式及改善措施的环境影响生命周期评价

发布时间:2020-11-17 07:24
   畜牧业是人类面临的多种环境问题的主要责任者之一,饲料作物生产是畜牧业环境污染的来源之一,苜蓿作为畜牧业发展重要的饲料作物之一,其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本研究以甘肃省四种不同的苜蓿种植模式为研究对象,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评估了仅施底肥-不灌溉、施肥-不灌溉、施肥-河水灌溉、施肥-井水灌溉四种种植模式的环境影响及主要影响阶段和污染物;针对不同的种植模式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为我国苜蓿种植业发展环境友好型的种植模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仅施底肥-不灌溉种植模式下生产1kg苜蓿干物质的全球变暖、酸化、富营养化、能源消耗、土地利用和水资源消耗潜值分别为:66.275g CO_2、1.599gSO_2、0.354 gPO_4~(3-)、0.660 MJ、1.485 m~2、6.390×10~(-5) m~3。全球变暖、酸化、富营养化的主要影响环节均为氮肥田间排放、氮肥生产和残余物排放,而能源消耗的主要贡献环节是氮肥生产和农机使用;CO_2是全球变暖的主要污染物,占总潜值的70.2%,NH_3是酸化和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物。(2)施肥-不灌溉种植模式下生产1kg苜蓿干物质的全球变暖、酸化、富营养化、能源消耗、土地利用和水资源消耗潜值分别为:113.560 g CO_2、3.448 gSO_2、0.856 gPO_4~(3-)、1.105 MJ、0.947m~2、7.10×10~(-5) m~3。主要影响环节和污染物与仅施底肥-不灌溉种植模式相同。(3)施肥-河水灌溉种植模式下生产1kg苜蓿干物质的全球变暖、酸化、富营养化、能源消耗、土地利用和水资源消耗潜值分别为:136.372g CO_2、3.634gSO_2、0.918 gPO_4~(3-)、1.431 MJ、0.864 m~2、0.670 m~3。主要影响环节和污染物与前两种种植模式相同。(4)施肥-井水灌溉种植模式下生产1kg苜蓿干物质的全球变暖、酸化、富营养化、能源消耗、土地利用和水资源消耗潜值分别为:353.884 g CO_2、4.269gSO_2、0.735 gPO_4~(3-)、3.779 MJ、0.706 m~2、0.454 m~3。其中灌溉是全球变暖和酸化的主要贡献环节,富营养化的主要贡献环节是氮肥田间排放和残余物排放,能源和水资源消耗的主要贡献环节是灌溉;全球变暖、酸化、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物来源与前三种种植模式相同。(5)通过适度减少施氮量和灌溉量,如果没有导致产量下降且没有增加其他额外耗材,则可减少生产单位苜蓿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但如果导致了产量下降则可能使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改善,却可能使土地占用增加。本研究中施肥-不灌溉模式的减施氮肥方案由于降低了产量,虽然降低了全球变暖、酸化、富营养化和能源消耗,但却增加了土地占用和水资源消耗;而施肥-河水灌溉模式的优化方案2和施肥-井水灌溉模式的优化方案1,由于适度减少了施氮量和灌溉量但并未引起产量降低,且没有增加额外耗材,因此六项环境指标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学位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S541;X8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苜蓿种植对环境影响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中国苜蓿种植的区域分布及种植模式
        1.2.2 影响苜蓿产量及环境问题的因素
        1.2.3 提高苜蓿产量及减少环境负荷的措施
        1.2.4 苜蓿种植环境负荷的定量评估
    1.3 研究内容
        1.3.1 苜蓿不同种植模式对环境影响的评估
        1.3.2 苜蓿种植模式的环境改善措施和潜力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区域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目标定义和系统边界
        2.2.2 清单分析
        2.2.3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第三章 不同的种植模式环境影响特征分析
    3.1 全球变暖(GWP)
        3.1.1 全球变暖潜值分析结果
        3.1.2 不同的过程环节对GWP影响
        3.1.3 不同温室气体对GWP影响
    3.2 酸化(AP)
        3.2.1 酸化潜值分析结果
        3.2.2 不同的过程环节对AP影响
        3.2.3 不同的酸化污染物对AP影响
    3.3 富营养化(EP)
        3.3.1 富营养化潜值分析结果
        3.3.2 不同过程环节对EP影响
        3.3.3 不同富营养化污染物对EP影响
    3.4 资源消耗(LU)
        3.4.1 资源消耗潜值分析结果
        3.4.2 不同过程环节对LU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种植模式的环境改善潜力
    4.1 不同种植模式优化措施的数据来源
    4.2 不同种植模式下的优化措施环境改善潜力分析
        4.2.1 不同种植模式优化情况下的环境影响潜值
        4.2.2 不同种植模式优化情况下的环境影响过程环节排放
        4.2.3 不同种植模式优化情况下的环境影响污染物排放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柯森;;试论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年20期

2 鱼红霞;邱大庆;马静;张建平;;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初探[J];四川环境;2016年06期

3 尤琦;;环境影响经济评价应用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难点分析[J];能源环境保护;2017年02期

4 尤琦;;幕景分析法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7年02期

5 申振;寇思勇;;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重点及实践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7年03期

6 李菲菲;孙耀明;;生活垃圾填埋场的环境影响后评价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年01期

7 骆艳艳;;近江板块:连接钱江新城与市中心,房源覆盖刚需与改善[J];当代企业世界(透明楼市);2017年04期

8 王思营;;关于旅游对环境影响问题的思考[J];山西青年;2017年05期

9 王帮容;;我的奶奶和爷爷[J];参花(下);2017年08期

10 张晋;;环境影响思想,选择决定命运[J];黄金时代(学生族);2017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学珍;云南山区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2 张剑;基于ERP机理的产品环境影响LCA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3 曹建华;林业投资项目环境影响价值评价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4 钟姗姗;流域水电梯级开发项目累积环境影响作用机制及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5 沈丽;高速公路建设的生态成本评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6 吴柏清;“3S”技术支持下的水电开发环境影响回顾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7 伍跃辉;废塑料资源化技术评估与潜在环境影响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8 王林昌;石油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9 陈劭锋;可持续发展管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中国环境演变驱动力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10 吴士锋;西北民族地区不同生活方式对环境影响的时空比较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丽霞;甘肃省苜蓿种植模式及改善措施的环境影响生命周期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2 李雪萦;中国饲料作物环境影响的区域差异及环境改善措施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3 王鹤达;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库布齐沙漠獭兔产业链环境影响及环境效益分析[D];内蒙古大学;2019年

4 郭江涛;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与案例分析[D];天津工业大学;2018年

5 宋洋;基于LCA的不同交通出行方案对环境影响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6 姜睿琛;铁路水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7年

7 贾若男;不同降水年型旱作冬小麦环境影响定量评价及调控[D];山西农业大学;2018年

8 李志凯;林下养殖业对环境影响的评价规范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9 商均明;危险废物填埋场环境影响后评价方法研究与实践[D];清华大学;2015年

10 毛怡倩;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研究[D];苏州科技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872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28872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0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