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玉米茎秆维管束相关性状QTL定位

发布时间:2020-12-12 19:38
  玉米茎秆维管束相关性状不仅与营养物质运输有关,而且与倒伏性状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因此揭示玉米茎秆维管束相关性状的遗传基础对玉米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248份遗传多样性丰富的自然群体以及由X178和NX531为亲本构建的RIL群体为研究材料,结合SNP标记对玉米茎秆维管束相关性状及茎秆抗推力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连锁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玉米茎秆维管束相关性状在关联群体与连锁群体中均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且两群体表现趋势一致。大维管束数目、小维管束数目、总维管束数目在两种密度条件下遗传力均较高,变化范围为84.53%91.96%。两群体相关分析结果一致,茎秆抗推力与单位面积小维管束数目、单位面积大维管束数目以及单位面积总维管束数目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2.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两种密度条件下共检测到216个与维管束相关性状有关的显著关联SNP位点,分布于玉米10条染色体。其中低密、高密条件下分别检测到130个、86个SNP位点,单个SNP位点解释的表型变异范围分别为1.11%30.27%和1.03%27.63%;低密... 

【文章来源】: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作物维管束相关性状的研究进展
        1.1.1 植物维管束结构特性及其作用
        1.1.2 玉米维管束相关性状的研究
        1.1.3 水稻维管束相关性状的研究
        1.1.4 小麦维管束相关性状的研究
        1.1.5 其他作物维管束相关性状的研究
        1.1.6 环境条件对维管束相关性状的影响
    1.2 关联分析
        1.2.1 关联分析的原理
        1.2.2 关联分析的策略及步骤
        1.2.3 关联分析的优势及应用
    1.3 连锁分析
        1.3.1 QTL定位群体
        1.3.2 分子标记及应用
        1.3.3 作物维管束相关性状QTL定位研究
        1.3.4 关联分析与连锁分析相结合应用
    1.4 本试验研究目的及内容
    1.5 本试验技术路线图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田间试验设计
    2.3 表型性状测定
    2.4 数据统计分析
    2.5 基因型测定
    2.6 群体结构与亲缘关系分析
    2.7 玉米茎秆维管束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2.8 玉米茎秆维管束相关性状候选基因的挖掘
    2.9 玉米茎秆维管束相关性状QTL定位
3 结果与分析
    3.1 玉米茎秆维管束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3.1.1 茎秆维管束结构特征
        3.1.2 茎秆维管束相关性状的描述统计分析
        3.1.3 茎秆维管束相关性状和茎秆抗推力之间的表型相关
        3.1.4 SNP基因型分析
        3.1.5 玉米茎秆维管束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3.1.6 玉米茎秆维管束相关性状候选基因挖掘
    3.2 玉米茎秆维管束相关性状的连锁分析
        3.2.1 RIL群体中亲本材料维管束结构的差异
        3.2.2 RIL群体及亲本茎秆维管束相关性状的描述统计分析
        3.2.3 茎秆维管束相关性状和茎秆抗推力之间的表型相关
        3.2.4 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3.2.5 茎秆维管束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分析
4 讨论
    4.1 玉米茎秆维管束相关性状的遗传变异
    4.2 与前人研究定位结果的比较
    4.3 茎秆维管束数目和面积之间的共定位位点
    4.4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与连锁分析定位结果的比较
    4.5 茎秆维管束相关性状的候选基因分析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中文详细摘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GBS构建玉米高密度遗传图谱及营养品质性状QTL定位[J]. 赖国荣,张静,刘函,董小妹,赖锦盛,黄亚群,陈景堂,郭晋杰.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7(09)
[2]青稞茎秆形态特征和解剖结构与倒伏的关系[J]. 扎桑.  西藏农业科技. 2017(01)
[3]荞麦茎秆解剖结构和木质素代谢及其与抗倒性的关系[J]. 汪灿,阮仁武,袁晓辉,胡丹,杨浩,林婷婷,何沛龙,李燕,易泽林.  作物学报. 2014(10)
[4]种植密度对夏玉米茎秆维管束结构及茎流特性的影响[J]. 冯海娟,张善平,马存金,刘鹏,董树亭,赵斌,张吉旺,杨今胜.  作物学报. 2014(08)
[5]玉米穗行数全基因组关联分析[J]. 张焕欣,翁建峰,张晓聪,刘昌林,雍洪军,郝转芳,李新海.  作物学报. 2014(01)
[6]不同小麦品种茎秆显微结构与抗倒强度关系研究[J]. 冯素伟,姜小苓,胡铁柱,牛立元,茹振钢,李笑慧,尹坤.  中国农学通报. 2012(36)
[7]水稻茎秆解剖结构与抗倒伏能力关系的研究[J]. 杨艳华,朱镇,张亚东,赵庆勇,周丽慧,王才林.  广西植物. 2012(06)
[8]玉米自交系茎秆显微结构及其与茎节抗折强度的相关与通径分析[J]. 穆春华,张发军,李文才,孙琦,孟昭东.  玉米科学. 2012(05)
[9]甘蓝型油菜主茎显微结构与抗倒性关系的初步研究[J]. 刘唐兴,官春云,黎移新.  中国农学通报. 2011(05)
[10]植物NAC转录因子[J]. 李鹏,黄耿青,李学宝.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10(03)

博士论文
[1]玉米砷、汞积累连锁定位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D]. 付忠军.河南农业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水稻茎秆抗倒伏性状的QTL定位研究[D]. 罗丽华.湖南农业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131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29131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1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